1973级物理系半导体班的同学:
你们好!
翻开这封信,咱们都已进入花甲之年。和母校南大相距一个甲子。
四十五年前,怀着纯真的梦想,咱们从祖国的大江南北,前往钟灵毓秀、巍峨雄壮的钟山之下的金陵城,相会在朴茂平实、安静沉稳的汉口路22号。也从那时起,素昧平生的咱们多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南大人。
一进南大门,终身南大人。尤其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群工农兵学员走进大学校园,好像饥困的孩子闯进阿里巴巴的宝藏库,知识的饕餮盛宴成为我们青春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也果然如此,全班33名兄弟姐妹,没有辜负来时的期许,勤学苦读。咱们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自入学至今,班长王斌泰一直是我们班同学心中的偶像。每位同学都能自觉地围绕在他身边。他的努力拼搏、积极向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大家向前!在他的带领下,咱们班几十年如一日,大家团结得亲如兄弟姐妹!特此说一声,谢谢老班长斌泰!
在北大楼,郑有斗院士一丝不苟地指导田裕民等同学的毕业实习。在工厂毕业实践中,专业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付出,使很多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获益匪浅,有不少同学长期从事半导体工作并且做出了突出成绩。许永平同学在国外知名大学任教授,还有部分同学担任各级政府的领导工作。例如王斌泰同学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毕业后,咱们各奔东西。我婉言谢绝了留校任教的安排,回到老家山东,在山东大学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如今,光阴荏苒,又是几十年。
四十年光阴,几代人家国。当年的青葱少年如今多已满头华发,环境不同、岗位不同、境遇不同,可对母校的情怀依旧。
为保持这份记忆,2001、2008、2013、2017年,我们四次组织相会,九成同学重返母校。南园食堂、北园教学楼、汉口路小吃店、中山陵、玄武湖……那些熟悉的地方再次留下我们的身影。满心的欢喜和深深的同学情谊,让我们感觉到似乎从来没有分别过。
刚有微信时,冯忠华同学就建立了班群。全班同学和南大的几位老师都在里面。每天都有几十条的新鲜信息发布。群里有着严格的微信信息发布纪律,大家都能自觉遵守。这个班群,大家谁也离不开:交流信息、关心母校南大的动态,相互帮助和问候。有事无事,天天都要回家(班群)里看看,成了班上每位同学每天生活的必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相聚一团火,散开满天星。今天,是母校116岁生日,也恰好是我班群主冯忠华同学的生日。我写下这篇文字,祝福冯忠华同学生日快乐!祝福母校桃李芬芳,祝愿咱们的同学情谊地久天长!
(1973级物理系张洪仁于泉城济南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201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