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弹指一挥间,大学毕业离开南大已经快三十年了;自己也从一个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年向中老年迈进了。其标志之一就是喜欢怀旧,喜欢回忆往事,特别喜欢回忆在南大上学的点点滴滴……今天2月7号早上,曾经和我一起在南大学生会工作过的高成峰秘书长转发来一张微信群里的南大学生校服照片,再次唤醒了我温馨的回忆,我把照片传到微信上,立马引来五洲四海同学、朋友的一片赞扬声!我与钱进、张力、高成峰等曾经在南京大学学生会共事过的老同学联系,他们居然记忆犹新,回望的闸门就此打开——
钱进(南大法律系81级,时任学生会主席):1984年的初春当时我和主管生活部的张力副主席思考生活部应该为学生们做点实事。做校服的由头是当时的***总书记带头穿西装,给传统服装带来冲击引起的。我们就想给大家做校服。正好我们当时好像看了个什么内部的电影,港台的!里面的学生穿统一的校服。我们觉得特精神!因为那个年代条件差,人们在穿衣上不讲究,不管男生女生颜色很单调,款式千篇一律。而我和张力当时穿的最好的衣服是军上装!我穿绿军装,张力穿海军白上装,算是很“摆”(气派)了!那时候部队士兵是“两个兜”的(衣服上面有两个口袋),而军官是四个兜的(上下各有两个口袋)!我一开始穿的是“两个兜”的士兵服,小年轻总是爱虚荣,进校学生会后,暑假回家又让我妈找了很多人,换了件四个兜的绿军装穿。当时正好要筹备“中曰青年大联欢”,我是筹备成员之一,到南京饭店开筹备会,省委副书记周泽看到我说:“小钱你不能穿绿军装接待日本人,不然日本记者会报道:江苏省学联主席穿毛式衣服接待日本青年”。这更加增强了我们要做校服的决心。所以,我们想到就给南大学生做统一的校服,男生穿西服,女士穿连衣裙。
张力(南大经济系经管专业82级,时任校学生会副主席):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有不少困难。首先是钱从哪里来?当时的学生生活条件都比较差,没有钱,甚至许多人是靠吃“助学金”过日子。怎么能使学生们少出钱呢?这成了大难题。我们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和校方谈资金。记得当时是跟团委闵春发、李琦老师谈的,他们没反对,只是希望把好事办好。学校不可能出经费,就只有从降低成本上动脑筋了。比如内衬里就不能用了,而垫肩不可省略。其次是做什么样的衣服?男生的西装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只要确定颜色就可以了;难的是女生校服的款式和颜色。我们查看了很多流行的服装杂志里的样式,比葫芦照瓢用彩色粉笔画在黑板上让同学们选,边上贴了块铁锈红布条示意;还在南园的宣传橱窗里公示校服的不同款式及颜色,旁边设立了投票箱,请广大同学投票决定。经过反复讨论,结合大家意见,最后选定男生是藏青色西装,女生是铁锈红连衣裙。接下来的事就是找生产厂家,我们以有限的心理预算价找生产厂家。只记得找了好多服装厂,有南京的,还有苏州、无锡的,而且厂家做嘞不同型号洋衣让学生们试穿。最后经过综合比较,在保证质量和价格最优惠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南京的一家服装厂为我们加工校服,好像是保障残疾人就业的,在税收上有优待,有利于我们谈价格。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学生被冠以“天子娇子”,社会上对大学生还是格外青睐的。能接南大的订单可能为将来接其它学校的单子打开通道。所以厂家在不太赚钱的情况下还是愿为我们制做的。
作者:消息传开,成了初夏南大同学的热门话题!这期间,每到吃饭休息时间,由各系的生活委员领着同学们来到当时的学生会小办公楼量尺寸,每天都出现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的盛况。学生会的学长们在工作中教我遇事冷静,怎么处理。通过做校服让我学会遇事多想,和周围人怎么配合,学会感恩。在此非常感谢当时校会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我非常感谢帮我教我的校会朋友们,你们是我一生的财富。
高成峰(南大经济系经管专业82级,时任南大学生会秘书长):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得集中收款是利用晚上时间,当时的学生会还没有保险箱,半夜里只好悄悄地把一大包钱带回寝室,当枕头睡了一晚,既兴奋又担心。
钱进:当时决定做校服后就交给分管副主席和生活部了,具体工作都是阎晓霞带着生活部办的。
张力:我和钱进骑着学校后勤的三轮车去过厂子,有一批男生西服因为下料在一打一打的布匹上定位扎了较大洞眼,先是要求返工,讨价还价后压低了厂商价格。现款当时是和法律系陈宏程一起放在书包里相互护卫着一起去了山西路的一间银行,存到厂商账户上。那时从来没碰过那么多现金。
作者:校服做好后要进行宣传,我们决定找几个同学试穿,拍成照片发布出来。男生是钱进主席从法律系里叫的陈伟、胡荣、洪庚明!也是要高要帅!然后演讲协会刘茂华是经济系的,正好到学生会拿什么东西,让钱主席逼着也去参加拍的。当时管摄影宣传的陈华老师让我找女生,我说我也不熟,他说,我们站在小楼台阶上,我看中哪位女生,你就去请,结果女生全是外文系的。当时领试穿校服拍照的同学们在北园在转了大半天,摆各种造型。过了几天,《南京日报》把照片发表了出来,并解释说南京大学给学生做了统一的校服,展现了新时代的大学生精神风貌云云。
高成峰:1984年的国庆前夕,3000名日本青年来华参加中日青年大联欢活动,其中分团到南京,记得是9月28号上午来到南大,我就是穿着新校服精神抖擞地去参加接待和联欢活动。
作者:我们的校服当时轰动南京,据说中国当年的流行色就是铁锈红。甚至有许多社会上的年轻姑娘也想买这种连衣裙。真没想到十几块钱一件的校服给1984年的夏天南大校园带来一个崭新的亮点。后来学校舞会、校园歌手比赛都穿校服……很风糜了一阵子,也成了南京城的一道风景。这么多年来每逢南大校庆,南大学生穿校服的合影,一直作为经典照片在展示,是三十多年来南京大学唯一的一次,也不知南京大学一百一十多年历史上是第N次,三十年后,许多校友还说这身校服就是在今天也不落伍。这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最大的慰藉了。
(阎晓霞,南大外文系日语专业82级,时任学生会生活部部长,现定居日本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