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中旬,阳光灿烂的盛夏,南京大学1987级物理系的同学们返校聚会,纪念入学30周年。
同学们按计划陆续到达教学楼的一间教室汇合,再一起到物理楼前合影,午饭在南园的学生餐厅重拾大排的回忆。只来得及与身边几个同学握手,还未来得及招呼寒暄,就有人匆匆告别。提前离队的人,提醒大家时间可能快得让人毫无心理准备。不免有些遗憾。绝大多数人饭后再次集合,前往一家环境优美的大型休闲式酒店。晚饭前,有人拉起队伍打篮球,有人在水中切磋泳姿,有人掼蛋有人80分,在游戏中回忆点点滴滴。晚餐菜肴虽然丰盛,但大家更在意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大屏上播放着配着老歌的照片。各班轮流上前演唱或逗趣、或怀旧、或励志的歌曲。曲终席散,有些同学并没有睡意,三五成群继续回忆往昔。
2017年,对于大多数87级同学来说,是本命年。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四个本命年,半辈子的成长经历,两日短聚,来不及细细交流。回到故地,看到故人,仿佛回到从前。过去与现在,隔着30年光阴的故事,如梦如幻地交汇在一起。曾经青涩腼腆,如今云淡风轻。许多感慨,辉煌或失意,喜悦与辛苦,都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容颜里,偷眼端详,多数人的青丝混着隐约的白发,眼神沉稳但依然明净。
30年过去了,很多地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南大校园。令人欣慰的是,回到校园核心区域,依然有回家的感觉。不知道多少有怀旧情结的老校友为此感谢校方的细心保护。建筑无情,草木无心,这片核心区域却仿佛有生命有灵魂,是串联新老校友记忆与心情的物理性存在。
南京大学物理系87级,是一个光荣的标签。记得入学时,系主任致欢迎词,骄傲地告诉大家,本届学生的入学分数是全国最高的,高于清华北大等。那个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物理好啊,学物理最容易改行。台下的同学们短暂地哄笑了一下,听到成功改行的学长的例子,似乎并不动心,因为没有人因此打定主意就此转系。
30年后再相聚,曾经在一个课堂学习的同学们有了五花八门的履历,在各式各样的工作岗位挑起了重担。无论是否改行,没有人后悔在南大接受过正规严谨的数理训练。大家彼此尊重,不以行业职位排列尊卑。四年的大学生活,未必相知,但有个东西彼此熟悉,大家都不怀疑,其他同学与自己一样,有聪明的天赋,一样诚实勤奋有毅力的拼搏。
我们感谢功成名就的同学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赞赏无名者默默的付出。
小聚之后,又散向各地,但我们依然是一个集体。即使不在一起,也要并肩携手,奉献我们的黄金中年。让我们相互祝福,4年后再聚。
感谢校友总会的热心帮助。感谢辅导员陆林始终如老师、同学和朋友,与我们在一起。感谢为聚会付出巨大精力和微小努力的每一个同学。感谢参加聚会的同学。未参加聚会的同学,你们虽然不能来,但你们属于这个集体。
(文/梁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