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1993级日语专业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

发布者:徐月瑶发布时间:2018-01-09浏览次数:1863

弹指一挥二十载,耿耿同学情依旧。
       7月8日,南京大学日语系1993级的同学们返校举办了毕业二十年聚会活动,共同追忆那段难忘的大学时光和青春岁月。这次聚会共有17名同学参加,未能到场的6名同学也以不同形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聚会当天,尚未到约定的集合时间,同学们就早早来到了聚会地点南京金鹰珠江一号国际酒店的牡丹厅。大圆桌前的液晶屏上滚动展示着根据大家提供的各种资料制作的视频,指认同学、叙旧问近况成了大家热聊的话题。二十年,时光荏苒,如今的我们生活工作在天南地北,虽然眼角多了皱纹,当年的婴儿肥也不见所踪,但我们透过话语发现他还是那个他,她还是那个她。拂去岁月的尘封,一切依然那么清晰,这让我们既兴奋又感慨。

下午五点半,顾盘明、王奕红、彭曦三位老师到达聚会现场,同学们站在门口集体迎接老师们,并向他们献上鲜花。尚未等献花完毕,大家就都迫不及待地围上前来,要让老师们猜一猜自己的名字。虽然时隔二十载,老师们依然认出了大多数同学。
       就座后,在班长曹真的主持下,大家首先观赏了顾盘明老师当年为我们拍摄并保留至今的珍贵视频,既有室外会话课、圣诞庆祝活动,也有毕业前某次课堂上的感言发表。每当出现一个同学的面孔时,大家纷纷“指认”,当年满脸胶原蛋白的青涩逗得大家阵阵爆笑。大家借助视频寻觅、回味那份曾经拥有的青春岁月。无法出席聚会的赵青、李烨和谭葳葳三同学也特意录制了祝福视频,令大家看了十分感慨。
       宴会正式开始,大家品尝着美味的菜肴热烈交谈。席间,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敬酒,相互敬酒,彼此问候,一片欢声笑语。酒过三巡,姚昀同学展示毕业留言册上的留言截图,让大家指认是何人赠送给何人的毕业留言。不少同学对自己当年的笔迹感到陌生,每当姚同学说出答案时,当事人都是一脸惊讶,偶有人认出了自己的笔迹,却也忘了是留给谁的赠言了。
尤其是丁阳同学在留言中郑重其事地写道“勿忘、勿忘”,却在姚同学说出了答案后直言“忘了、忘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大家笑言,原来笔迹变化尤甚于容貌体型的变化。
       这次聚会活动前,在筹备组的要求下,各位同学及老师都提前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抽签互赠礼物。每一次抽签都是一次心动,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礼物相继揭晓,有自己出版的书籍,有DIY的小礼品,有家乡的特产……是谁抽中了谁的心意,谁的心意送到了谁的手中,这是一份小小的双向的悬念,为活动增添了不少趣味。季亚俊同学还为所有同学和老师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印有“20th年九三日语”字样的金士顿U盘。礼轻情意重,满满都是爱!
       宴会最后,大家在窦俊同学赞助的聚会蛋糕上点燃了“20”的蜡烛,许下心愿,祝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我们的日语系蒸蒸日上。
       次日早上9点半,大家集合前往南大鼓楼校园,一一走过我们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地方。我们流连于八舍,徘徊在小树林中,金陵大学堂的石碑前留下我们的身影;来到爬满爬山藤的北大楼,在楼前的草坪上我们嬉戏玩乐。
       最后回到逸夫馆,怎能忘了这里?这里曾是我们上课、自习的主要活动场所,曾经窗明几净的教室却依然如在眼前。我们不由“占据”了一间教室,请老师们站上讲台,为我们再上一堂时隔二十年的课。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93級の皆様、お帰り!南京大学へ”。当我们坐在位置上齐声说出“先生、こんにちは”时,我们真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懵懂的青葱岁月。微风吹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大家一起到第一食堂用餐,重温昔日的校园生活。餐后,大家和老师一起前往仙林校区,参观美丽校园,当然也来到了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我们的“実家”。
       在日语系会议室,我们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了座谈。我们作为工作二十年的职场前辈,跟学弟学妹们谈了工作后的一些感悟,几个同学表示,重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本身,更是老师们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是老师们言传身教中让我们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同时,我们也向学弟学妹们了解了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情况,感叹他们的条件比我们那时优越很多。
       在杜厦图书馆前,我们正式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二十周年聚会活动。在这两天中,我们回到了校园,见到了久别的同学与老师,一切都还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毕业二十周年,经常上自习的图书馆变成了校史博物馆,曾经上课的教室里坐的不是外院学子,食堂的饭菜比以前丰盛许多,让多少男生魂牵梦绕的八舍正在装修……不变的是大家的笑脸和友谊,点滴中结下的手足情、师生情是我们一生难以复求的巨大财富,还将伴我们继续前行。

    (文/丁彦、曹真,原载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微信公众号“NJUNIPPONGO”)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