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重逢时——社会学系2003级校友毕业10周年返校侧记

发布者:徐月瑶发布时间:2018-03-08浏览次数:1940

10月28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3级本科的22位同学重返母校,从五湖四海齐聚仙林校区社会学院,履行他们的毕业十年之约。本次聚会的主题是“少年重逢时”,大家回忆校园往事,共叙师生情缘。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老师、党委书记徐愫老师以及社会学院张玉林、贺晓星、闵学勤、杨渝东、蒋海云等老师参加了毕业十周年纪念座谈会。

成伯清老师首先代表学院对03级本科生此次回到母校组织活动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也回忆了和大家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成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十年来社会学院的发展情况,并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母院的联系,“常回家看看”,学院也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大家创造返校条件。

徐愫老师是03级本科生“社会统计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愫姐”。徐老师表达了对同学们返校的欢迎和想念之情,她希望今后大家要更多地互动和交流,加强联结,欢迎十五周年、二十周年再返校。

闵学勤老师见到同学们分外激动,她说自己是2003年留校任教,这是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同学们的毕业十周年纪念。她鼓励同学们,要在变化的时代中不断地找寻自己,找到自己。张玉林老师回顾了当年对整个班集体的深刻印象,用“没有沾染太多俗气,而且添了几分英气”来评价大家的毕业十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身上的勇气、责任与担当。贺晓星老师风趣幽默地表达了看到同学们十年同窗情时的“羡慕与嫉妒”。杨渝东老师作为班主任,表达了自己“亦师亦兄亦友”的特殊而深厚的情感,并希望大家能够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忘初心。蒋海云老师回忆了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会议、组织活动时候的感受,并对同学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座谈会上,返校的同学们也一一发言,各自回忆了当年的大学时光,介绍了自己毕业后的求学、工作与人生经历,表达了对学院、对各位老师的感恩、感激、感谢之情。大家真挚的情感、热烈的情绪、幽默的语言,将整个座谈会的气氛渲染得温暖活泼而富有生气。座谈会上还播放了03级同学一起录制并剪辑的毕业十年感言视频,未能返校的同学也通过视频表达了对母校母院的感恩和祝愿。

座谈会的最后,班长孟庆延代表全体同学给社会学院送上了刻有“桃李芬芳,健康社会”的纪念礼物,参加座谈会的全体师生也一起合影留念,把这一刻的美好定格。

下午,同学们返回鼓楼校区,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在南北园里寻找毕业时的青春记忆,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留下欢声笑语。

    (社会03级)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