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班级的称谓一般是一年一变。比如说一年后初一(1)成了初二(1),高一(1)成了高二(1),大一成了大二,到毕业那年便定格了。但我要说的是,1965年至1970年我们南大“老五届”的毕业生所在的班级称谓却在1965年那年定格了,以至于成为专有名词。
“老五届”指1966届至1970届,分別对应1961级至1965级。1966年夏,1966届应该鹏程万里了,却被“文革”的暴风雨阻滞了远去的步伐,迟至1968年才分配;然后67、68、69届均延迟一年分配,只有1970届有幸按时走出校门。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从1966年至1971年六年未招新生,加之整个教学秩序混乱,于是奇怪的历史现象产生了:“老五届”的班级名称在原位定格了。
65级被定格在大一,沒有学弟、学妹,当不了哥姐,只能做大二到大五的学弟、学妹,连学兄、学姐都升不上去,你只能“留级”。当时我们校友之间互相介绍皆曰我是X几的。政治系的称政一、政二,历史系的称史一、史二,天文系的称天一、天二,……我们中文系一个年级一个班,便称中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这种称谓延续至今,还是像当初那样称呼我们那五届。比如有人问:孙家正是哪个班的?知道的人便会回答是中三的,你不会误解成其他历史时期的中三。虽然1972年之后也渐有中一、中二、中三了,但他们一年要高升一次,直到毕业才定格。我们那五届的称谓却永远定格在1965年。所以我们班同学彼此常戏说:我们是长不大的“中一”。古稀老人永远年轻啊!
(原中文系1965级 朱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