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南京大学化学系1965级五班同学入学50周年毕业45周年聚会在母校知行楼校友总会思源厅隆重举行。当年任课老师、原南京大学副校长、原校友总会副会长袁传荣,当年任课老师翁筠蓉教授和王晓蓉教授应邀出席。
走进鼓楼校区学校大门,主干道上方悬挂着巨幅标语:“热烈欢迎化学系65级五班校友返回母校”。顾平等老校友们说,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大年一样。
会场两边幻灯片打出楹联:青春岁月怀揣报国志步入心仪学府,老骥之年心系复兴图鞠躬祖国人民。会场两侧是:师恩浩荡难忘书山岁月,友谊情深永怀学子年华。
会上,杨家金同学代表筹备组致欢迎词。他对老同学克服各自困难、千里迢迢赶回母校团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特别是王学德、柏宏、徐云霞因身体原因,为了45年一聚,由亲属驾车陪同接送参加聚会,令与会者无不动容。他的发言把大家带入那昨日的浪漫,难忘的记忆。“五十年前,天之骄子,有缘相识,同窗五载。学子生涯,历历在目。南园食宿,北园攻读。教学楼聆听,化学楼实验。图书馆习文,体育馆健身。雨花台凭吊,玄武湖泛舟。紫金山登攀,扬子江畅游。化工厂工读,江宁区支农。大桥处援建,溧阳县备战。”母校给我们留下太多的不解情结。四十五年前,我们劳燕分飞各东西。从此我们无不互相思念、牵挂、问候、祝福,我们在梦里见过,我们眷念母校。四十五年里,我们的境遇像同一首歌,有理想有梦幻,有成功有挫折,有顺利有坎坷,有欢愉有失意……,要说的太多太多。四十五年后,我们这群不安分的老顽童因情所致,千方百计寻遍天涯海角,终于迎来了这手拉手的盛况。全班30名同学除一人没有找到外,21人参加聚会,建立了29人的通讯录,搭建了本班微信群(燕子矶)和QQ群(橘子洲头)。长江之水深千尺,岂及同窗五载情。下面让我们利用聚会这个平台,敞开心扉,畅叙友谊,互诉别情,共话未来!
原江苏省公安厅副巡视员兼省巡警总队政委吴大有代表同学发言。他首先对筹备组辛劳的工作和老师、同学们对聚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当年我们五班是匡亚明校长亲自抓的全国理科大学教改实验班。这次聚会,我们班凝聚力这么强,出席人数这么多,热情这么高,不愧为全国理科大学实验班。这次聚会体现了我们班同学善良、真诚、阳光;重感情,讲团结,识大体;大仁、大度、大气。这次聚会是难得的聚会,难忘的聚会,值得纪念的聚会。他着重讲叙了同学们入学时的壮志和毕业后的业绩。50年前入学时欢迎新生的跨街标语:“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一直印在我们心上。我们没有辜负母校对我们的希望。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中有大学教授,有公安部二级英模,有中学校长,有企业厂长,有先进教育工作者,有优秀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有纳税大户。他勉励老同学们淡定人生,心系中国梦,安度幸福的晚年。
袁老师、王老师和翁老师像当年一样给弟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每一位同学都做了感情炙热的精彩发言。幻灯片播放着新老照片和资料,动人心弦的音乐、欢声笑语、掌声不绝。
第二天上午,集体游览鼓楼校区,参观校史展览馆。下午参观仙林校区“三馆一楼”(校史馆、图书馆、体育馆、化学楼)。一到仙林校区校门前,赫然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滚动电子屏幕标语:“热烈欢迎化学系65级五班校友!”老校友们心中无不感慨系之,深深地祝愿母校与日月同辉,永世传承。晚上,品夫子庙风味小吃,赏秦淮河夜幕美景。
第三天上午游览燕幕滨江风光带,大家漫步江边,无尽话语,频频摄影,流连忘返。下午参观“总统府”、“六朝博物馆”。顾我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炎黄子孙当奋发图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晚上与会师生大联欢。蒋宏明、徐远、王正亚、李仁顺等老同学不辞劳顿,远道从家中捎来电子琴、二胡、胡芦丝和口琴,在联欢晚会上一展才艺,抒情添彩。一首“老同学”歌曲令全场陶醉,歌曲“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表达了45年来深切的思念和深情的祝福,女声小合唱“茉莉花”唱出了我们和平安定幸福美好的生活,形意拳、谜语、笑话令大家捧腹不已。45年一聚在高潮中落下帷幕。聚会给人们留下的是无穷的遐想,无尽的眷恋。
(杨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