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8日晚,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美中心”)以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举行第14届硕士项目和第35届证书项目毕业典礼,来自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缅甸、新加坡、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96位同学,获得了两校共同颁发的学位证书或结业证书。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林,霍大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科恩,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南京大学兄弟院系和部门代表出席典礼。典礼由中方主任从丛和美方主任魏亚当共同主持。
王振林在致辞中代表南京大学向全球各地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和演讲嘉宾表示感谢。在提及过去一年中流行的“不确定性”一词时,王振林从物理学角度进行了专业的释义,并勉励中心的学子,在身处比物理世界更加复杂多样的社会发展与时代进程中,要拥有乐观豁达、宽广包容的心态,敢于从容不迫、果敢坚毅地行动,秉持慧而明理、敏而好学的智慧,抱有经国纬政、经世济民的时代担当。他希望中心毕业生都能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为中美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美国方案、中美中心方案!王振林借用李克强总理勉励南大学子的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最后,王振林向毕业生和中心校友发出邀请,欢迎他们返校参加今年中美中心的35周年庆典与明年南大的120周年校庆,在南京大学再次相聚。
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在线致辞
霍大科恩院长通过远程视频从华盛顿向毕业生发来祝愿。提及过去一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他高度肯定了中美中心在疫情期间为保持教学和学术工作正常运转而付出的大量心血。尽管受疫情影响,中美中心学子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也因此催生了新形式的连接:许多滞留海外的中心学生转移到位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的SAIS欧洲中心,与欧洲中心的同学共同生活并完成了学业;而一部分在中国境内的SAIS学生也在这学期来到中美中心学习。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的联系,让中美中心与SAIS和霍大的联系和互动更加紧密。
从丛、魏亚当主持毕业典礼
此次典礼特别邀请了中美中心前中方主任(2003-2013)黄成凤教授和前美方主任(2001-2007)戴博做演讲,分享他们在中心的经历与感悟。黄成凤教授在演讲中回顾了曾与戴博主任合作,集南大和霍大两校合力完成的三件大事:增设两年制硕士项目、建设新大楼,以及成功举办中心成立20周年和25周年庆典。她提到,一直以来,中美中心既是培养高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地方,也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在中美关系遭遇困难的今天,中美中心更要发挥好作为民间外交平台的积极作用,做中美两国人民友好和世界和平的使者。戴博先生通过云端阐释了中美中心独一无二的地位作用。他表示,中美中心建立的初心便是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他认为,未来中美关系的修护和发展需要能够做出理性选择的政策制定者,而中美中心的学子正是促进和引领对话的最佳人选。
中方学生葛永瑞和国际学生铠凌分别用英语和中文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表感言。葛永瑞分享了他在南京和华盛顿生活学习的经历感想,他表示,很庆幸在中心能拥有如此独特又丰富的经历,也感谢中心老师和朋友的一路相伴。铠凌表示,虽然“迷茫”是人们面对大环境“不确定性”的正常反应,但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家克服难关时所展现的动力、创造力、智慧、幽默和友善,也尤为令人动容。
从丛在代表两主任所做的开幕词中表示,中美中心的发展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见证者,是中美人文交流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心校友以自己的方式,为中美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理解,为世界和平做着重要贡献;他们也是中心进一步发展的推手和动力。同学们在中心进一步养成的善良和包容的品格,进一步收获的理性思维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必将成为开启未来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法宝。
美方主任魏亚当以一段温情的闭幕词作为典礼尾声。他为中心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感到自豪。
从丛、魏亚当为2021届毕业生现场颁发了学位证书和结业证书,并为远程参与典礼的毕业生线上颁发了证书。典礼结束后,中心举行了传统烧烤晚宴。从丛和魏亚当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共同演绎了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哈姆莱特》的选段。师生与嘉宾及家长们共同举杯,度过了难忘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