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渥太华南京大学校友会与南京理工大学校友会在SOHO Champagne举办迎新春联欢会,大家欢聚一堂,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SOHO Champagne在渥太华中部,交通便利,离风景秀丽的Dow's湖很近。开联欢会租用的活动中心高大轩敞、干净整洁。大厅、书房、卫生间、衣帽间、餐厅、开放式厨房一应俱全,崭新的茶几、沙发、高脚椅、餐桌等等家具皆有简洁明快的设计。这次活动前王淼准备了许多传统的春节音乐和放音设备,来给大家助兴,却惊喜地发现用不上。原来,SOHO不仅有先进的音响设备,曲库中还有中国乐曲。高志成很快就琢磨出音响设备其中的诀窍,不一会儿,在会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已经能听到和谐悦耳的音乐了!
能找到这么格调高雅的活动中心可不容易。2015年刚一入秋,南大校友会理事会就开始物色会场了。他们提出了五六个可能的地点,然后大家分头实地察看,可惜每个地方都有这样那样不方便之处。眼看进展不顺利,他们转而发动校友们提供信息。真是人多力量大,新的信息不断发到校友会EMAIL信箱。根据校友们提供的信息,经各方打听,多方勘察后,终于在校友邵云峰的儿子帮助下,找到了SOHO Champagne。筹办校友联欢会,能到得到校友二代的大力支持,着实可喜。这说明校友们经过艰苦奋斗,不仅自己已在渥太华安居乐业,下一代也成长起来,而且开始支持父辈。潘光睿会长为了办妥租赁手续,专门来SOHO跑了两趟。聚会前夕,又和陈智琦一起看现场,熟悉各种内部设施,确认预订,以保证联欢会顺利进行。
1月30日活动当天,理事们11点就到达SOHO Champagne为活动作准备。他们吹起来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几位校友爬上爬下椅子几次,把南大校友会的旗帜安全地高高挂起。理事们从家里带来了茶水、甜点、水果、棋牌、儿童游戏,把它们在各处摆好。丁建夫和唐金英夫妇说话少,做事多,是公认的老黄牛。他们为了能让大家顺利进门,默默地守在SOHO大门边为大家开门,一直到活动正式开始,等朋友们到得差不多了才离开。
过年当然少不了包饺子。钱旭负责和面,她的面揉得不软不硬。傅春荣做的饺子馅,是选用上等新鲜猪肉,配上白菜、香菇,手工剁制而成,精致得不得了。当饺子面和饺子馅摆到台子上时,不管是南大校友还是南理工校友,有空的人都卷起了袖子,加入了帮忙的行列。大家一齐动手,擀皮子的擀皮子,包饺子的包饺子,下饺子的下饺子。大家一起干活,当然少不了各种善意的玩笑,顺带分享当年学包饺子的旧事。南方来的校友们很有自我批评精神,他们一面很自豪自己包的饺子,一面自嘲南方人包的饺子大小不一,要被北方人笑话。其实,看着这么多校友们熟练或不熟练地擀皮子包饺子,很让人敬佩这些校友们的能干。大家能够在这异国他乡立下根,展开新的人生,靠的就是这种在不同生活环境下顽强的适应能力以及积极的参与精神。
这次聚会有一个创新——订餐。就是说校友们可以选择带家里做好的饭菜过去参加活动,也可以提前报名给理事会订餐。理事们推出订餐这个节目前,只是希望给校友们多一个选择,没想到非常受欢迎。这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订餐解决了部分校友没空在家做饭的困难。碰到这种没空做饭的情况,如果没有订餐的选择,有的校友就不得不放弃参加活动。有了订餐的选择后,他们只需报名提前订餐,到时直接来参加活动。用校友王祎芳的话说,“这是革命性的举措!”为了让大家吃好,校友会理事们把渥京中餐馆研究了个遍,孙祖同和高志成多方联系,方才确定下餐馆。他们从选择菜单、定价,到怎样取餐,力求各个细节考虑周全,保证人人吃得满意。活动当天,孙祖同专程开车到Aylmer取来了三大箱香味四溢的餐盒。
聚餐活动当然少不了许多家庭带来各式精美食品。有沙拉、意面、凉面、家乡背来的调料秘制的鸡翅,还有精美的做成天鹅形状的甜点、巧克力蛋糕和水果饮料。还有些菜式新颖,名字都叫不出来。这些美食,加上预定的餐盒,各式各色的食品把一个餐台占得满满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真有过年的热闹劲。餐桌前人头涌动,大家聊着天,各取所需,吃吃喝喝,玩得喜气洋洋。那些现包现煮的饺子真带劲,比冷冻饺子不知好吃多少,非常受欢迎。饺子皮新鲜有韧劲,细嚼之下,略有甜味,真正让人体会什么是“粮食的芬芳”。饺子馅柔和,入口即化,没一点粗粒,咸淡合适。吃这样一只大家一起合作得来的饺子,丰收、富裕、团圆、喜庆等等感觉一下涌来,觉得生活真美好。
王祎芳和冯永来两位校友十分热心公益事业。王祎芳虽然人不在理事会了,但出主意帮忙的事当仁不让。她得知给小朋友礼包的事有点不顺利时,还专门跑到商店看看是否有解决办法。30号她一早来到会场,忙这忙那,中途时却不见了。原来她和几位校友不畏严寒,去国会山为迎中国新年的快闪加油去了,等大家饭吃了一半了,才见她们匆匆赶回来。冯永来是永远的精力旺盛,走到哪给哪里带来欢笑。他上午忙着中文学校的事情,下午方抽出时间,风驰电掣地赶来聚会,带来一大瓶红葡萄酒,不仅殷殷劝饮,还现场传授酿葡萄酒的技巧。
今年为小朋友们准备的礼物是南京大学明信片。陈智琦从家里带了包明信片的彩纸,当别人欢笑叫闹时,他以教授的专业精神,静悄悄地在一个角落将明信片包得漂漂亮亮的。而整个分发礼物的过程则充满了欢笑、掌声和叫好声。这个节目的设计是这样的:小朋友们先从钱旭阿姨那里抽一个礼包,打开后,拿出明信片。他们在现场任选一位叔叔或阿姨,要这位叔叔阿姨以他们手中明信片上的风景为题讲个故事。完成任务以后,再到钱旭阿姨那儿领奖品——巧克力。小朋友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高,他们个个像小大人,跑来跑去,十分卖力地寻找知道明信片画面的叔叔或阿姨,认认真真地督促他们讲故事。于是校友们都纷纷讲了身边发生的精彩故事。
李爱中讲了他对“两江师范学堂”石碑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潘光睿对计算机系和北大楼前的草坪的回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特别是北大楼和楼前那一片绿油油的草坪,它们承载了校友们对张扬过的青春和那些曾经让人千肠百转的校园浪漫故事多少美丽的回忆。接下来,陈智琦讲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温耀斌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合作讲了南大校门和大礼堂,庄丽家的公子杜撰了个斗鸡闸的故事,作为一名从没见过南大的新生代,他急智惊人,想象力丰富。匡文兴讲赛珍珠纪念馆和教学楼。因教学楼及其两边的银杏树表现了对称的设计,他还回忆起以前美术课的老师讲课的样子。他模仿老师的腔调,说:“对-称-是-美-地-,不-对-称-也-是-美-地-”。话音刚落,就听陈智琦说“米-开-朗-基-罗-”,腔调一模一样!难免引来哄堂大笑,两人大概是师从同一美术老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忘记老师的教诲。看到大家的即兴表演,深感咱们校友会人才济济,要是组建一个话剧团,都不用另请演员了。
虽然没有机会分享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故事,在陶玉明会长带领下,南理工校友和家人也是这欢乐人群中的一员。大家笑啊笑,乐啊乐,两个共同的城市,南京和渥太华,把来自两个校园的校友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奉献,一起开心,一起聚会,用一张相片永远地记录下了一张张动人的笑脸。
还有很多故事来不及写,还有很多人对此次聚会的默默奉献没有说。此时此刻,唯一能够表达是对每一位校友和家人的感谢,对大家欢聚盛况的感动,和对未来的无限祝福。
校友王淼写的一首诗,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情:
在张扬的青春时代,
来到宁静幽雅的北园。
教学楼前银杏茂密,
北大楼前绿草如茵。
秋高气爽的日子,
桂花送来阵阵香气。
孤寂清冷的冬夜,
腊梅更加沁人心脾。
岁月静好,
年复一年。
一朝毕业,
挥别北园。
越过万水千山,
来到达斯湖畔。
隆冬季节,
厚厚的冰面封牢湖水,
皑皑的白雪铺满大地。
树上挂着冰枝,
鸟儿也不见踪影。
而此时,
我遇到了你,
亲爱的朋友!
你的目光如春风般和煦,
让人觉得温暖。
你的笑颜如鲜花般灿烂,
让人想起美丽的北园。
啊,朋友!
谢谢你前来相聚,
共同怀念往昔的校园。
我与你一起举杯,
共同期待美好的春天。
春天已经不远,
大地就要苏醒,
冰雪即将融化。
湖水静静地流淌,
野鸭欢快地嬉戏。
芳草青,枫树绿,
还有娇艳的郁金香,
将盛开在达斯湖畔!
喁喁话语,
连连笑声。
时间飞逝,
竟已不得不说再见。
朋友,
请你多多保重,
珍惜时光。
祝你新春快乐!
事事吉祥!
(王淼、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