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进入南大数学系,23岁成为南大数学系的一名老师。从初发芙蓉的妙龄少女到三代同堂的奶奶,77岁的苏维宜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都融进了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1956—2015年,苏老师先后担任博士生导师、南大数学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江苏省数学普及委员会主任、中国数学普及委员会副主任……承担并完成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国家学位办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
跨越半个多世纪,苏老师用爱与责任书写了一个人民教师光荣无悔的一生。
2015年9月10日,南京大学授予苏维宜老师“南京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记者借此前往采访了苏老师本人。
“我真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做的都是该做的。”
咖啡色墨镜,精致的烫发,鲜艳的红色发卡,远远地看到一位阿姨走近,正在感叹她的fashion,却被告知此人正是我们现年77岁的苏老师——竟然如此年轻。
谈及“青春秘诀”,苏老师笑容洋溢,用温和悦耳的声音脆答:“因为我喜欢年轻人,经常跟年轻人在一起。”在苏老师看来,最大的幸福就是和学生们一起谈天说地交流思想,一起探讨学术做科研。“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爱我,这让我感觉很安慰。”
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苏老师从始至终的梦想,“如果有下辈子,我还选择做老师”,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担当,纵使奋斗60年,苏老师也依然认为,“我真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做的都是该做的。”
如今,苏老师教过的学生大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很多还成了和她一样的教师。苏老师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这些弟子聚一聚,聊聊最新的时事热点、科研成果。就在9月4号国庆阅兵后的第一天,苏老师还和学生们聚在一起“共商国事”。
2013年苏老师退休,虽然没有了教学、科研任务,苏老师却因为惯性“根本停不下来”,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苏老师刚完成了自己著作的英文翻译,正在准备各类学术杂志的论文约稿。“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现在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部用的一套教材,里面的《高等数学》,已经用了有十年了,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
与匡亚明学院的不解之缘
1998年,苏老师应学校要求到匡亚明学院的前身——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任教,“一直到2013年的寒假,我一直在匡亚明学院上课,尽心尽力也很兴奋。”
苏老师在回忆自己53年的从教生涯时,总能想到在匡亚明学院上课的时光。
“遇到好学生,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幸运,我认为自己太幸运了,这一生当中碰到的都是好学生!”
苏老师不知道,在学生们心里,能遇到苏老师这样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才是最大的幸运,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苏老师为“苏奶奶”。
被称为“最年轻的学霸教授”的郑鹏回忆苏老师的课程时提到:“苏老师讲授的高等数学课我们夫妻俩一起上过。我们印象中的苏老师和蔼可亲又认真负责。她总是非常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记得有一次课后向她请教,她从不同角度反复阐述,答疑解惑,几乎误了午饭。并且,除了常规课程内容,苏老师还会讲解一些数学前沿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激发求知欲。毕业多年,同学之间谈起苏老师仍然交口称赞。”
匡亚明学院2005级理科强化班全体同学在给苏老师的信中写道:
“记得每次上高数课,课间和课后苏奶奶都被同学们围着问问题,高数课到课率很高,后排也坐满了人,讲课时苏奶奶都要很大声,非常感动。”
“苏奶奶并不鼓励大家过分钻研高中数学竞赛式的解题技巧,却很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比如暑期班时就和我们介绍小arc大Arc,后来还生动的介绍过何‘面’,用纸折了个莫比乌斯环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一圈,说明它只有一个面。记得听人说过,有次天气不好其他老师都坐着班车被堵大桥上了,唯独她自己开个车准点开课。”
“大学里最开眼界的一门课,就是苏奶奶的高数,尤其后面的现代数学部分,那是其他学校很少开也很难有老师能讲好的。虽然我主修方向是化学,但是大学里真正打动我的课程也就是这门课和许老师的理论物理了,打开眼界才能激发对科研的兴趣。祝苏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苏老师总能收到学生从各个地方寄来的祝福,2012级理科强化班张润天在给苏老师的卡片中动情地写道:
“苏老师在2013年暑假应邀为我们匡院理强的暑期学校做了一次讲座,内容是关于高等数学的一些基本而又容易忽视的概念。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苏老师,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小时,但苏老师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的大二上学期,我们的高数邱老师——也是苏老师曾经的学生,因为公事,便请苏老师前来代下半学期的课。苏老师年纪不轻,但上起课来却充满热情。从她那亲切的笑容中,我可以深深体会到她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热爱,渴望将自己的知识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苏老师甚至还亲自制作了电子版教材,不断更新,方便我们学习。
“如今,已过去快两年了,在今教师节之际,我真诚的祝福苏老师,教师节快乐!”
【致青年教师】
苏老师曾连续三届获得由同学们评选的“我最喜爱的老师”,并获得“恒星奖”,她在美国做访问教授时,墨西哥大学的学生也曾评选她为“最优秀的教师”,当苏老师决定回国时,校方和学生都极力挽留她。
在苏老师看来,一个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老师,他要对自己的职责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对待课堂上的50分钟,竭尽全力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据悉,当年苏老师给本科生上课时,每次上课前她都要花1至2个小时重新备课,根据学生特点更换、补充例子。
其次还要具有平衡教学和科研的能力,“科研是教学的支撑,一个老师科研水平高,就能看得远,给学生比较广阔的学术视野;另外一方面,教学也会促进科研,通过教学帮助我们自己把一些概念弄得很清楚、理解得更深刻,给研究生上课就更不用说了,很多都可以结合自己科研的内容。”
最后,就是要“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对老师的帮助其实非常大,教学相长,学生会告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我们要主动向学生学习。有时候讲义上有错的地方,他们都会跑过来和我探讨,如果我错了,就改正过来,如果他们错了,我也会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觉得自己很不错了,要谦虚一点。”
【致青年学生】
“好学”、“坚毅”、“谦逊”一直是我认为的南大人的品质,对于青年学生,尤其是刚入大学新生而言,我特别想强调“好学”!苏老师劝谏青年学生:
——一定要珍惜大学四年宝贵的学习时光,这是你一生中精力最充沛最适合学习的时间,这段时期的基础很可能决定你一生的成就。
——一定是要有判断力,知道自己这一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一定要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面对现在年轻人的“手机依赖症”情况,苏老师表示非常痛心:“我真心疼这些孩子,希望他们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南大人就应该有南大人该有的样子,要追求高远,脚踏实地;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创造精神;开阔眼界,增强事业心,“只要有事业心,他的境界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苏老师是一个事业心非常强的人,她永远都不会让自己退休,接下来她还要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做科研项目,将继续行走在数学的路上。
附:
教务处张弨老师
贺苏老师从教50周年文
讲台上,您循循善诱,是同学们最喜爱的老师;
工作中,您指挥若定,是同事们最信赖的领头人;
生活里,您谈笑风生,是朋友们最尊敬的知心人。
您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仁者;
您的师爱,是润物无声的力量;
您的热情,使校园变得璀璨。
您总是想着他人,我们做一点点工作,您再三表扬鼓励;
您总是忘了自己,奉献了很多,却总说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您对科学的执着,锤炼学生的智慧;
您对教育的热忱,塑造学生的品格。
您是那么朴实,又是那么优雅;
您是那么执着,又是那么宽厚。
这一切使您总是容光焕发,
您是数学界的常青树,您是南大的光明星。
苏老师,您是我们尊敬的老师,宽厚的领导,知心的朋友。
感谢您!祝贺您!祝福您!
(文/王莉莉,图/佘治骏,本文原载“南大青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