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校区行政南楼“南楼”匾额、楹联与绣屏揭幕仪式举行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3-01-09浏览次数:545

5月19日,南京大学在仙林校区行政南楼举行“南楼”匾额与楹联揭幕仪式,庆祝南京大学一百二十周年华诞。胡金波、吕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共同为南楼楹联揭幕。

楹联由南大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文学院莫砺锋撰写,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南大教授孙晓云书写。文学院教授徐兴无代校长办公室撰写《南楼记》以铭其事。匾额文字集自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手书,由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02级硕士,青年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卢康华集字设计。

校庆期间,仙林校区行政南楼绣屏揭幕仪式。苏绣《枣园曙光》由著名苏绣艺术家、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姚建萍领衔创作。胡金波、吕建、杨忠、谈哲敏共同为苏绣屏风《枣园曙光》揭幕。

(文/友正,图/佘治骏)


附:

南楼记


南楼者,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行政南楼也。楼对端阳,位居中枢,故以南名。公元两千又二十二年五月,南京大学成立一百二十年之际,始颜其额,并书联焉。名有实指之义,亦有引伸之义。南之实指如此,引而伸之,则为南京大学之指代。再引申之,古人释“南”为“任”,以其任养万物,而学校乃孕育人才,养成文明之地,故以南字为名,亦寓南京大学之教育使命也。联云:“东吴胜地,江涌银涛,山腾紫气,惟此龙盘虎踞;南国名庠,道臻诚朴,术造精微,共谁鱼跃鸢飞?”状写南京大学雄据江山之形胜,钟灵毓秀;以诚为道,以学名世,追求卓越,志存高远。额集李瑞清先生手书。先生字仲霖,号梅盦、清道人,曾任南京大学之肇始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为近世儒宗节士,其书法乃一代楷则。撰联者,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联者,南京大学孙晓云教授。

是为记。

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2年5月          


关于仙林行政南楼楹联涵义的说明


上联说南大的地理环境。南京以山川形胜而著称,又是六朝故都,而六朝的第一个朝代是东吴,故称东吴胜地。公元208年,诸葛亮到秣陵来劝说孙权联合抗曹,称赞此地的形势是“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并力劝孙权建都于此。南大位于钟山之东、长江之南,正处于形胜之地。古人相传地有宝物,乃有紫气上浮。《晋书·张华传》说丰城地下埋有宝剑,“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故“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钟山相传乃秦始皇埋金之山,山间常有紫气,故称紫金山。紫气也是具有文化意义的祥瑞之气,据刘向《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所以上联的主要意思是说南大处于山川壮伟、人杰地灵的古都南京。

下联说南大的办学业绩。南大的前身是中央大学与金陵大学,如今则是九八五高校,又是“习五所”,是名符其实的“名庠”(即著名大学)。二、三两句分别从道、术两个方面说南大的业绩。道即道德、道义,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全国各大学的校训,虽然不尽相同,但其中往往有“勤奋、求实”等词,重复率较高。南大的校训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与其它高校绝无雷同。其中“诚朴”二字,尤其独具一格,堪称南大校风的灵魂。术指学术、业务,是一所大学的学术能力。南大的学科无论文、理,都达到了精细深微的水平。“鱼跃鸢飞”本于《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朱熹解其意是“盖鸢飞全不用力,亦如鱼跃,怡然自得而不知其所以然也。”这是指学问或修养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进入了胜任愉快的自由王国。所以下联的主要意思是说南大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办学业绩。

最后还要说一下楹联中的两处语气词。上联中的“惟此”,意即仅有此地。下联中的“共谁”,意即与谁一起。南大的风格一向是谦逊内敛,不事张扬。但我奉命草拟这副楹联,正处120周年校庆的喜庆日子,所以全联的语气比较兴奋。尤其是这两处语气词,语调比较意气风发。校外人士如果对南大的风格不很熟悉的话,也许会觉得语气有点张扬,字里行间有点顾盼自雄的意味。假如真有人产生这样的误解,务请大家代我进行解释:上联的内容完全是客观事实,自从诸葛亮用“龙盘虎踞”四字来形容南京以来,已经过去了1814年,从来无人提出异议,也没有其他地方声称要争这四个字。所以“惟此”二字,的确是实事求是的。下联是表示希望与兄弟高校一起达到“鱼跃鸢飞”的境界,这个“谁”字既可指与南大同属“华东五校”或“习五所”的兄弟院校,也可指南大的同胞兄弟东南大学。所以事实上此联仍然体现了南大的谦逊风格。我的本意是说南大希望与兄弟院校携手前进,共创一流。借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说,就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莫砺锋)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