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学地理系求学五年的回忆

时间:2023-01-10浏览:21


1958—1963年,本人在南京大学地理系(现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陆地水文专业学习。母院迎来了地理学科创建百年华诞,特回忆自己求学五年期间的学习、实习和生活点滴以为庆贺。


一  读书


一、二年级上基础课,三年级开始上专业课。地理系办水文专业,得益于苏联专家萨莫伊洛夫。他认为华东水利学院是从数理统计方向研究水文,还应从成因方向研究水文,所以南大地理系水文专业应运而生。1958年开始招生,成立了水文教研组,杨戊先生为主任。本人有幸成为水文专业的第一批学生。

“普通地质学”课程由姚文光教授上,他是著名的小构造专家;“地貌学”由俞序君讲授,他很典雅;“地貌学”老师是盛承禹,他上课有板有眼;“土壤学”老师为黄瑞农讲师,教育经验丰富;“高等数学”老师为王明淑老师,她打扮入时。系里曾请朱炳海开讲中国气候讲座。此外,还有分析化学、普通物理学、测量与地图、水文地质、植物学、数理统计、中国经济地理、俄语、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由于我们是水文专业第一届,专业课大都请华东水利学院老师。吴正平先生授“水文分析与计算”,他很亲和;“水文预报”为赵人俊先生授,他讲课特点是让学生去思考;“水文地理”由杨纫章先生授;吕明强先生教“水文查勘”。此外,还有水力学、水文测验、水利工程基础等课程。水力学课程,我们还曾去华东水利学院水力学实验室做过实验。水文测验课结束后,由张家琼先生带我们去秦淮河支流上新河实习。记得租了船,用流速仪测水深,水面宽,最后测得流量。

五年级,学校允许我们自由选修第二外语,我选了英语。教我们课的是外文系何钟文老师,她大约刚毕业,很年轻,貌美如花。

五年级,做毕业论文,我的题目是设计暴雨,导师是省水利厅李鸿业工程师。

补充一点。成立水文专业,杨纫章、杨戊先生功不可没,两位杨先生为我们专业考虑良多,又要考虑教改又要备课。我班禇维德、高蕴珏同学留校在水文教研室贡献良多。水文专业办了好几年,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如周成虎,已是中科院院士,等等。说明这个专业办得好!


二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


一年级末,我们曾去宁镇山脉,龙潭一带地质教学实习,该处地质剖面很典型,我们顺便饱览镇江名胜古迹金山寺、甘露寺、北固山。

同年7月,去安徽宣城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地址为安徽周王煤矿,该处为丘陵,茅草长,其中有不少深坑。人家介绍,是日本人占领时期挖煤留下的,不小心掉下就完了,生活很艰苦。参加者有吴翠玉、林炳耀、沈景权和我。林已作古,痛哉!

二年级,系里安排去江西庐山自然地理教学实习。由黄瑞农、包浩生老师带队,植物土壤课实习,目的是了解从山脚星子县到山顶垂直地带性变化。我们增加了知识,又饱览了庐山的优美风光,仙人洞、含鄱口、三叠泉、五老峰、芦林湖等地,又瞻仰了庐山会议地址。

时值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伙食却顿顿有肉。原来,接待单位弄错了,以为我们是疗养人员。回忆起来,真是很有趣。

三年级,我们曾做过洪水调查,作为生产实习的内容。接的是浙江省水利厅的任务,由于径流洪峰模数等值线图缺楠溪点,让我们做洪水调查来补点。时值6月,由杨戊老师带全班同学从上海乘海轮至温州,过瓯江,到楠溪上塘镇沿江北上,全班同学在汇口石柱水文站分三支北上。清晰记得,水文站附近有深潭,水清见低,映上青山,美极了。

我所在的小组走西线,参加者有史运良、陈志英、禇维德、郝明龙。如今,史、陈两位同学已逝去,痛哉!

我们的工作是调查历史洪水,由洪痕水准测量算得流量。我们一路测量上朔到碧莲,完成任务后乘木筏漂流而下,只见水在下面流,其间砾石清晰可见,美呀,人如在画中,木筏飞速抵终点。


四年级,我们还去了柴达木盆地生产实习。由苏世荣、章海生老师带队。同学有陈志英、张静仪、王颂渝、凌信川和王培莉。我们乘考察队车辆由西宁出发,往西,翻过日月山,据说文成公主曾经此;过日月山,眼前是一派荒漠景观,令人震撼!又过青海湖、纳木洪,到香日德农场。我们的任务是测量农场內渠道渗漏。完成后,经茶卡盐池,汽车在由盐筑成公路上行驶,过大柴旦;大柴旦位于祁连山南,汽车开过,看到一望无际草原上,一群群黄羊在前掠过!


三  劳动锻炼


溧阳县农场劳动

一进南大,没几天,我们即被安排到南大尧化门农场劳动。步行50里带行李到农场,主要是翻地。睡的是草棚,床是竹塌,翻身嘎吱嗄吱响,全室都听得到。记得三件事:一,郭影秋校长上农场看望大家,并作报告;二,突击通过劳卫制,挑灯夜战,晚上跑步;三,宋东方老师来上俄语课。劳动50天。

二年级末,我们曾去江宁县湖熟劳动一个月。步行80里,走了整整一天,到江宁县湖熟村,睡的是地铺。劳动内容是夏收,割麦子,要保证质量,又要争速度,弯了腰,累死了。此外,修电灌站,扛石头。晚上去贫下农家访,了解农村。

后来还曾去六合县长芦公社农村,又是翻地,劳动20天。睡地铺,晚上老鼠在头上跳來跳去,很恐怖。时值三年困难时期,“稀饭无风三尺浪”。


四  毕业分配


1963年夏,我们毕业了。毕业前夕,学校请我们全体毕业生在大饭堂吃饭。那时,郭影秋校长已经调走,匡亚明校长抖抖擞擞爬上一张小方凳,讲了三句话。如今记得大概的意思是:一是,你们毕业了,从此走向新生活,祝贺大家;二是,希望你们把学到的知识,去报效祖国;三是,要保重身体。

由国家统一分配。当时学生服从分配是一条纪律,毫无征兆,系里宣布了名单。我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由于1963年海河流域发大水,名额北方为多。具体是,留校2人、地理所3人、天津市3人、河北省5人、官厅水库3人、水电部长沙勘察设计院2人、昆明院2人。名单宣布后,同学们依依惜别!


五  生活逸事


记得两件事。1962年有一天,我在南园,看到伏尔加轿车上走下一人,当时,郭校长在,他向我们介绍,这是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他也是我们南大兼职教授来上课,我看他没有郭校长高大,但很结实、精干,大家向他鼓掌。第二件,1962年南大60周年校庆,时任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来校祝贺并做报告。反映中央对我校的关怀。

我们所处年代,是三年困难时期,但同学们精神面貌好,乐观向上,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空余时,一起排练文艺节目。积极参加运动会,我班由禇维德、郑尧文、叶德彰和我组成接力队获4X100米系第二名。我喜爱运动,曾获系运会800米第二;校运会,我的400米成绩为59秒,差一点进入前六名。我是常熟人,喜欢苏州评弹,我们年级江浙人较多,空余下来约好张桂福等同学去新街口附近百花书场听书,严雪亭、张鉴庭等名家都听过。

(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