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校友通讯

《南大校友通讯》,我的一点看法与体会

发布者:XYH13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0

不久前,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南大校友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了,我联系校友总会的胡佩农老师,询问第99期是否已经寄出。数年来,帮我查询寄发情况,因各种原因未曾顺利收到而多次补寄《通讯》的就是她。通话中,她顺便提到,编辑部正在组稿编辑《通讯》第100期。她客气地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这个老读者给杂志写点感受与改进意见。

写什么呢?我把二十年来近80本《通讯》全部拿出来放在桌面上,首先注意到的,是总第25期、2004年夏季号,那是我得到的第一本《通讯》。其来历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那年仲夏,南京大学宿迁校友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报到处签名台旁,有人正在翻阅《通讯》。同志,手里杂志给我看看姚庚新,我们是战友……他把手中仅有的通讯送给了我。

从那年起,我就与《通讯》结下缘。我爱它、读它,想它、盼它,每到季末就翘首等待。翻看近几年《通讯》,写什么呢,又怎样写呢?那就从期刊栏目类别说说我的看法。《通讯》栏目与内容分三大板块:“母校时讯”,简要介绍广大校友们切实关注的母校南京大学近期大事要情、最新发展状况;“四海南大情”“欢聚母校”,主要介绍校友联络和校友工作近况,寻觅网上打卡地,回味少年时;“师友情深”“南大故事”“校史钩沉”“校友文苑”等,回忆勾勒往事,管窥南大历史与传承。还有附加栏目如“励学感恩”等,主要是校友捐赠,包括高额的和普通校友的校友基金捐赠(低款)。作为读者,我们从一期期的《通讯》里,了解到了母校的最新发展成就,一大批校友对社会的杰出贡献,还有校友们对母校的一片深情。由此,也增加了我们校友母校的自豪感。

纵观近80期《通讯》,每期行文真实朴素,没有一点修饰词,没有半点虚假意。数据、图表、书法、画画、照片件件货真,绝不马虎。文字准确零错误。这种作风来自编辑们的长期修炼和真诚奉献,正好体现了我们南大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精神,也彰显着南大校训的灵魂!

 

    (文/1962级生物学系校友 姚庚新)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