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金秋九月,暑气渐消。开学季的南京大学校园里,阳光灿烂,绿荫如盖,川流不息的青春身影中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身着印有南大校徽的紫色文化衫,不时驻足停留,合影留念,欢声笑语洒落一地。他们就是三十年前入学的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原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1993级本科毕业生。
三十年前的九月,他们怀揣着梦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南京大学,开启了难忘的大学时光。三十年后,曾经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早已霜染青丝,改变了旧时模样,但他们对母校的热爱和牵挂依然如攀满北大楼的常青藤一样苍翠欲滴、长青不变。9月9至10日,他们相约聚首金陵,回到母校怀抱。学校中大路参天的梧桐树间悬挂的“欢迎93级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本科生入学30周年返校”的横幅,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尤为醒目,母校对归来游子的欢迎之情如同九月的阳光一样热烈明媚。
忆往昔同窗四载书生意气,看今朝欢聚一堂各路精英。同学见面分外亲切,他们热情相拥,亲切交谈,感慨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他们三五成群,漫步在当年留下青春足迹的北大楼、大礼堂、图书馆、金银街……他们瞻仰标志南大两个源头的“两江师范学堂”和“金陵大学堂”碑石,来到以前的老图书馆、现在的校史馆,仿佛走进了南大一百二十年历史的“时光隧道”,看着满墙的历史名人、院士学者、知名校友,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作为浦口校区第一届学生,在当年的辅导员李永刚老师的带领下,他们重回浦口校区,三十年的岁月沧桑让同学们惊叹曾经的校园变化之大。同学们抚今追昔,辨认着从前的教室、食堂、学生宿舍、校车上车点……,回忆着曾经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黄昏时分,他们来到学校操场。他们在红色跑道上奔跑嬉戏,在青翠的草坪上高高跃起。工作二十多年,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小有成就,但此时此刻,他们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岁月,沐浴着已近夕阳西下时分依旧热情似火的骄阳,仿佛重新回到了青涩稚嫩的大学时光,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散发出年轻的光芒。
一朝沐杏雨,终生念师恩。此次活动,既是同学们庆祝入学30周年,同时也是李永刚老师毕业执教30周年的特别时刻,又恰逢教师节,可谓是“三喜临门”。作为同学们的第一任辅导员,他亦师亦友亦兄,一路见证同学们的成长,与同学们结下深厚的情谊。9月10日,他作为学院代表,亲自陪同同学们故地重游曾经共同生活战斗过700多个日夜的浦口校区,同学们也为李老师送上精心制作的蛋糕,祝福老师桃李芬芳、节日快乐。
两天的相聚十分短暂,重返母校带来的美好和温暖却会长久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南大校友总会赵国方老师和学院发展与校友办公室商老师的鼎力支持和精心安排,同学们在感动之余,纷纷表示将时刻牢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怀着“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的共同信念,初心不改,弦歌不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亲爱的母校增光添彩。
荷叶满池塘,金陵多风流。三十年重回母校。昔日同窗难忘怀,正重九,再聚首。
黄鹤一去返,往事梦难休。旧校园畅忆年少。欲折茱萸同饮酒,恰胜似,少年游。
(文/虞虹、商益娟)
附诗一首
宛若初见
鞋底黏满远方的尘土
披上紫色的外衣踏上归程
徜徉在百廿的校园
高举“你好,老同学”的牌子
在川流不息的年轻身影中
当年的模样
依稀可见
过去、现在——
被一条红色的横幅紧紧相连
记忆飘荡在参天的梧桐树间
阳光斑驳,树影婆娑
青春的味道
扑面而来
岁月的沧桑
爬上昔日稚嫩的脸庞
深藏眸底的光芒
在这一刻被点燃
北大楼上高悬的红星
宛若初见时
一样闪亮
(文/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