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情谊深似海,耄耋之年再相聚

——记化学系1956级同学入校60周年返母校聚会

发布者:黄毓发布时间:2016-09-01浏览次数:1106

2016年是我们入校60周年。当年,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踏进南大的校园,五年同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今,六十年风雨沧桑,我们己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但同窗之谊以及对母校的眷念,是永远难以忘怀的。

早在四年前,安徽的同学就建议,我们入校60周年时再聚一次。今年初,在肖昭华同学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下,决定于5月27日至29日举办这次聚会。联系函发出后,立即得到各地同学的热烈响应。许多同学来电或发邮件,表示珍惜这次机会,一定要来参加。钱清芬同学长期旅居加拿大,早在去年她就多次询问有关聚会的消息,聚会日期确定后,她就让女儿陪同回国参加聚会。也有不少同学因健康或其它原因不能来,身在美国的刘经华同学发来邮件说:“这是一次生离死别的聚会,不能参加实在太遗憾了!”言语过份伤感,但也确实表达了他渴望与老同学相聚的心情。最终,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和家属,达65人。

报到之日是最热闹的时刻。在宁同学等候着一拨又一拨外地同学的到来。有的一见如故,有的相见不相识,各人自报家门后,恍然大悟,于是热情问候,亲切交谈。最有意思的一幕是,正当大家相谈甚欢的时候,只见一胖胖的老人扶杖推门进来,“那是谁?”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来者,走到近处,不知谁喊了一声:“小三毛!”大家一下回忆起当年那个身材削瘦,脑瓜聪明,有些调皮的小三毛。大家好像又回到60年前的青春时代。晚上,将近90高龄的曾绍基同学赶来与外地同学见面;外地同学则利用休息时间,去探望因病不能来参加聚会的在宁同学。同窗深情,难以言表。

正式聚会在仙林新校区图书舘,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来,大家对图书馆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先进赞叹不己。我们十分高兴地邀请到化院的贾叙东书记和黎书华院长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他们做了简要而精彩的讲话。黎院长重点介绍了化院当前的教学和科研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望,中科院院士陈洪渊同学介绍了当今国内外化学发展的趋势和南大的贡献。大家听后很感振奋,这些信息都是我们这些老学生渴望了解的。大会交流时,曾在防化兵服役的陈焕褀同学介绍了家庭日常生活中防毒害的知识;储荣邦同学则介绍老年的保健养生之道,並示范让大家跟着学,有问有答,气氛十分热烈。其间,还与远在澳门的励名毅同学进行了视频通话。三个小时很快过去,大家意犹未尽。我们在图书馆前合影,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分别的时候到了,大家依依难舍。有同学提议再到老校区看看,于是我们一大群人从南园进,向北校区走。在南园,除了当年的八舍尚存,其他已难寻踪迹。走进汉口路大门,道路两旁当年幼小的法国梧桐,现在已长成枝叶交盖的参天大树。再向前,彷彿走进茂密的森林。小礼堂和老图书馆都掩映在浓密的树丛中。看到熟悉的图书馆,马上就联想到当年抢位子的情景。来到东大楼、西大楼、北大楼前,我们驻足良久。这里是当年我们学习、生活最熟悉的地方。在北大楼前的草坪上,我们读书、讨论、嬉戏,有时躺在如茵的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心中产生无尽的遐想。今天的北大楼依然是那样古朴、端庄,但满身披挂着“爬墙虎”,使她增添了几分苍老。这不正是我们这批耄耋老人的写照吗!

漫步在林荫道上,只见树荫下坐椅上,年轻的学子正埋头看书,旁若无人,这又使我们彷彿看到自己当年的身影。我们老了,但我们的母校正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走向社会,服务祖国。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祝愿您不断从辉煌走向更大的辉煌!


    (张寿龄)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