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114年华诞刚过后的6月13至16日,化学系1972级有机化学专业和高分子化学专业两个班的23位同学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汇聚南大鼓楼校区与母校领导和当年的老师欢聚一堂,久别重逢,感慨万千。
6月13日晚,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湖北、重庆、河南等地的巩作义、姚佩莲、赵玲,雷雪莲、李桂华、南培英,顾卫平、周桂芳、刘永盛、胡建国、李德贵、杨增胜、刘学付、刘定学、陈长发、孔祥平、夏莎,还有在南京工作的万玉纲、鞠景才、盛娟芬、王政爱、张林、陶圣鑫同学齐聚南苑宾馆,翘首以待与72级化学系年级主任、年级党支部副书记、南大原副校长、校友总会原常务副会长袁传荣老师和夫人王晓蓉老师,当年系总支副书记曹天锡老师和夫人的到来。6点半前,老师们准时到达后,南京的同学热情邀请大家到学校餐厅欢聚,共祝老师健康长寿。巩作义行前特准备了几幅书法作品。其中:“蟠桃至六千岁再熟,花甲加二十年重新”,一一写上参加聚会同学的名字,敬贺袁老师80寿诞;另一幅大寿字赠予88岁高龄的曹老师。当老师收到学生饱含深情的祝福,笑得像花儿一样,仿佛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重返青春年华。老师和同学们齐口同声地说:“聚会一次年轻五岁啊……”。可见,师生情同学情有多深。
6月14日上午9点,同学们来到南大校友总会所在的知行楼思源厅举行座谈会。主题是向母校和老师汇报毕业41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交流退休生活。出席座谈会的有袁传荣老师、曹天锡老师和师母、72级化学系年级党支部书记任广柱老师,以及全体参加聚会的同学。
南大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南大校友通讯》执行主编赵国方应邀参加同学们的聚会,他首先致欢迎词,欢迎学长们返回母校团聚。他说,校友总会是学校联系和服务各地校友的专门机构,希望校友们与母校以及校友之间多沟通、多联络,多参加各地南大校友会的活动,欢迎大家经常回母校。总会秘书处给返校学长们提供了近期的《南大校友通讯》,赵国方表示,《南大校友通讯》是传递母校信息、加强校友联系、沟通校友感情的纽带,希望大家积极投稿。
接着,由这次聚会主要发起人、72级高分子专业学生,现山东校友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巩作义介绍了这次聚会的组织筹备情况。他说:在组织过程中专门到京面见南大同学微信群群主赵存武和姚佩莲、杨增胜、鞠传珍等同学,共同研究聚会的初步方案,包括参加人员范围、聚会内容、方式方法等具体问题。后受托与南京的万玉纲等同学、上海的赵玲同学联系,并得到全群和群外同学的响应。南大校友总会秘书处也为这次聚会作了切实可行的安排。
座谈会上,化学系72级原年级党支部书记任广柱老师13日晚未联系到场,因此请他首先讲话。他语重心长地说:“每次同学聚会,都感觉自己年轻了,和当年的同学们在一起,感慨很多,有的同学不到60就去世了,你们千万要保重身体,注意保健,心态很重要。我个人28年的糖尿病,勤吃素,长走步,少发怒,这样对身体有好处。希望你们多留点时间给自己……”
此后,留校的万玉纲、张林,还有陶申鑫、王政爱、鞠景才先后发言,在部队工作的刘永盛、胡建国等,女同学李桂华等,以及所有同学一一发言。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时间在飞快地流逝,为了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主持人只好控制每人的发言时间。座谈会不时发出阵阵掌声。高分子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省化工局工作的赵玲(女)回忆到,在1973年暑假后,由于男生搬离八舍,她们宿舍利用周日从四楼搬到313。她正在高兴地擦窗户时,却不慎从窗口掉下了楼。当时正在八舍看望同学的袁传荣和任广柱老师听到有人喊赵玲掉下去了,袁老师第一时间冲到楼下抱起她直奔校卫生院、工人医院,后转到省中医院救治。老师和同学们都热情关心、照顾,如曹天锡老师夫妇熬了老母鸡汤,化学系女同学每人到医院值班一天。后赵玲身体得以康复,重返教室,完成学习任务,走上工作岗位,幸福地生活;她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深深地鞠躬道谢。她说:“今天才找到这个机会,感恩老师和同学们,了却43年的心愿。”这一幕使老师和同学们激动不已。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师生情,同学情,如鱼水情啊!
座谈会上,同学们的发言,或长或短,都饱含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深情。感恩老师在那个特殊年代把一群20多岁的毛头小伙和初发芙蓉的妙龄女孩,培养成在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有用建设人才。其中,有的当年留在本校和外校当老师;有的成为国家国防战线的尖端科学人才;有成为邮电、化学化工战线的先进工作者;有的虽然改了行,但行行出状元;有的虽然在基层工作,但都干出了成绩。总之,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贡献。有的同学说,“尽管当年入学时大家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但经过母校培养、老师辛勤教育和自身刻苦努力,后来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母校争了光、添了彩,都无愧于母校和老师的教育和期望”。
座谈会上,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母校不仅教科学文化知识,还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培养了我们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终生受益。”“我们的人生起点是从南大开始的,而今我们都已过花甲之年,有的在继续工作,有的在享受天伦之乐。大部分同学虽不能在工作岗位上直接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但仍要做到老有所乐,调整好心态,锻炼好身体,少给和不给国家和子女增添负担。”
座谈会上,袁传荣、曹天锡老师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对72级同学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人虽退休,仍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母校发展,保重身体,在有生之年多做对国家、对母校、对各自小家庭有益的事。要多参加母校的校庆和化学化工学院的院庆庆典活动,增进师生情谊和同学情谊。
座谈会由72级化学系年级党支部委员、高分子化学专业班学生,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副编审,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姚佩莲主持。她说,这次聚会是同学们毕业41年后的第三次聚会,前两次分别是2002年南大100年校庆、2010年化学化工学院90年院庆。这次虽然是小型聚会,但内容丰富,尤其在母校举行座谈会还是第一次。会上,同学与老师共忆当年那难忘的峥嵘岁月;畅谈毕业后各自的进步、成长和取得的成绩;畅谈母校教育情、师生情和同学情;畅谈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养身之道。受益匪浅,难能可贵,也必将成为历史。这次聚会,大家克服困难,远道而来,我们要特别感谢敬爱的老师,感谢到校或没有到校的为之努力的所有同学,尤其是赵存武、巩作义、万玉纲同学。
14日下午,大家参观校史馆后,漫步老校区,在刻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大字的校门口,在北大楼、化学楼、八舍等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合影留念。15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仙林新校区、化学化工学院新的院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现代化的化学化工学院展现眼前,我们自豪、骄傲!
要又一次分别,难舍难分,期盼4年后100年院庆再相聚。并祝母校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学生笃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学风,成为世界一流人才,为祖国建设服务。
(李德贵、姚佩莲)
附聚会感言:
忆往昔教学益彰奠基励志好情趣;
离别时意气风发志向高远有豪气;
四十载兢兢业业奋发图强真努力;
再相聚两鬓斑白步履蹒跚感慨急。
在其间国家社会家庭事业大变异,
惊回首人生旅途悲欢离合多唏嘘,
看今朝畅抒师生情同窗谊好惬意,
从此后感悟人生老骥伏枥再争取。
(赵存武)
忆江南(两首)
归故园,南大过百年。诚朴雄伟留校训,历学敦行显风范,雄风现江南。
故园忆,难忘师生情。恩师学子共同心,今缘同聚在南苑,何日再重圆。
(巩作义)
走进校园,时光倒流,当年你我,历历在目,风华正茂,趣事层出,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岁月无情人有情,故地相聚似当年,只要同学在一起,老年突然变少年,忆不完的昔日事,叙不完成的往日情,三日虽然有点短,留下情谊恰无穷。
(胡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