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对于93岁高龄的王德滋院士而言,自19岁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前身),至今已有74年的时间。在70余年的科学人生中,王德滋经风雨、历磨难,勇拼搏、敢担当,虽几经波折与考验,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的步伐,在人生的四次关键时期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励志读书报中华
1946年,王德滋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地质系学习,这既是他一生致力于地质科学的起点,也是他70余年科学人生的起点。
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既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民主进步的堡垒。本想好好读书的他,面临的却是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是关心国家命运?还是只顾个人埋头读书?经过认真思考,19岁的王德滋作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抉择: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误读书。在这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中,王德滋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地质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和洗礼。他先是参加了名为自然科学社的进步社团,然后又加入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其间,他还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先后参加了 五二O爱国学生运动、应变护校斗争和四一爱国学生运动。
1949年1月,经过地下党组织的层层考察,王德滋被吸收入党,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员,当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地质系的应变护校工作,同时,面向南京的大专院校同学,编印油印刊物《南京学联》,报道各地学运动态。
默默治学守初心
1950年7月王德滋从南京大学毕业,分配留校任教。这是王德滋人生的第二个重要时间节点。在政治运动频繁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只抓政治学习还是既要抓好政治学习,又要夯实专业基础的抉择时,他选择了坚毅地走强思想不忘抓业务的道路,成为政治和业务的双带头人。
当时的地质系是个小系,全系教师职工才18人。王德滋除了做李学清教授的助教,负责岩石学实验外,还兼任图书管理员和南京大学工会秘书。那时,地质系的党组织力量非常薄弱,教师中只有三名党员,另有两名辅导员和5名调干生是党员。师生在一起成立一个党支部,王德滋任支部书记。为了增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他们在师生中积极发展党员。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会议号召向科学进军,吸收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南大首批有7位教授入党,其中,地质系即有3位。1957年成立了地质系党总支,王德滋任党总支书记。不久,又有两位教授先后入党。在全系8位教授中,有5位入了党,比例之高,在全校各系是遥遥领先的。南大地质系之所以有今天,与上世纪50年代在教师中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成立了新的南京大学。这时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地质人才,南京大学地质系开始大量招收专科生,两个专业每年招收四百人,地质系在校学生人数最高时近千人,成为全校的第一大系。教学任务十分紧张。作为助教的王德滋也被徐克勤主任委以重任,担任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岩石学课程的主讲,当时该专业分为甲、乙两个大班,甲班的岩石学课由教授讲授,而自己仅仅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助教,他感觉相差太大,担心讲不好。但是形势所逼,赶鸭子上架,他只好硬着头皮接受系里交给的任务。他认为讲课的成效,关键在于是否认真备课,给人一杯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要想讲好课就不能靠现买现卖。王德滋认真写讲稿,不仅文字力求条理化,还包括图怎么绘,相当于是一份详细的教案。写好讲稿,王德滋又关起门来独自试讲,并给自己规定三点要求:一是做到脱稿讲课,不照本宣科;二要突出重点,重要内容讲深讲透;三是敢于面对学生,不要面朝黑板。那时王德滋才26岁,精力充沛,白天上课,晚上辅导,全力以赴。一位叫黄崇轲的同学,专门写了一篇报道,登在南大校报上,标题是《为学生敬爱的王德滋助教》。王德滋感到很欣慰,因为终于得到学生的认可,站稳了讲台。
1956年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王德滋积极响应。他认为大学教师不能光讲课,必须要搞科研,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那时他的教学任务很重,还担任党政工作,于是,他便决心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利用星期天、晚上和节假日搞科研。就这样,经过几十个周末的考察、实验,他终于写出了一篇论文《江苏高资下蜀煌斑岩的研究》,并于1957年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上,这也是他的处女作。
春华秋实担使命
自1950年留校任教起,王德滋便一直双肩挑担不歇肩。留校伊始,他最初担任李学清教授的助教。嗣后,历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教学科研处长、副教务长、副校长、地学院院长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王德滋始终没有忘记专业学习和研究。
自1963年调任教务处副处长后,他因行政工作繁忙,无法继续面向学生直接授课,便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材,1965年出版的《光性矿物学》教材就是他在教务处一边工作一边利用晚上的时间写出来的,可以说是见缝插针、分秒必争。王德滋对时间非常珍惜,有时候中午也不休息,他家里有一个竹躺椅,中午的时候仅仅在躺椅上休息一会儿,然后就继续工作,所以他的夫人讲:你哪里是睡午觉,你这是鸡眨眼啊。 1978年恢复了教师职称评审,因为王德滋成果较多,被破格由讲师提升为教授。《光明日报》《新华日报》以双肩挑担不歇肩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
从1978年到1988年,王德滋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科研处长以及南京大学副校长,这是王德滋一生中最忙碌的10年,工作与个人业务的矛盾十分突出。王德滋清醒地认识到肩上的两副担子不能等同视之,必须区分轻重,一副是全校科研管理的重担,必须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因为这关系到南大事业的发展,一副是个人科研任务的轻担,必须服从大局,量力而行,但仍坚持常流水,不断线。在一次校领导的谈心会上,王德滋说:我们的任期是有限的,而南大事业的发展是无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任期内努力工作,对南大的历史和未来负责。王德滋多年来主管南京大学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的十六字科研方针,为南京大学的科研工作和长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8年王德滋年届61岁,按教育部规定,他卸下了副校长担子,又回到了地质系从事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由于时间集中做出了不少研究成果,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校内舆论认为王德滋长期双肩挑,最终还能当选院士,很不简单。除此之外,王德滋还创办了《高校地质学报》,担任主编达十八年之久,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骥伏枥再出发
进入21世纪,已年近八旬的王德滋决定从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向第二线转移。这是王德滋科学人生的第四次重要抉择。
王德滋曾说:我是一名地质工作者,应该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回报社会,积极从事科普教育,这是我应尽之义务与责任。在他看来,资源、环境和灾害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但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因此,他先后作了多场题为《自然、资源与人》的科普讲座,向大众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了人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减灾防灾的自觉性。他做得比较多的另外一个科普讲座是《中国观赏石》,主要从地质学与艺术融合的角度提高人们的赏石水平。他还主编了《远古的奇观——南京雨花石》和《远古的遗迹——南京国家地质公园》等科普书。其中,后者于2016年获得了江苏省科普作品一等奖。
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参加沿江考察、浦口生态考察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催生了南京沿江风光带、浦口生态示范区以及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等的建设。
纵观王德滋的学术成长和人生经历,可以看到王德滋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心存希望和感恩之情,他对地质科学、对南京大学、对南京和家乡泰兴以及对自己的夫人始终保持终生不渝的感情。他爱国敬业、初心不改,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即便到了鲐背之年,仍然不忘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回报社会、服务国家,正如他的名字王德滋所寓意的那样,他用他的品德、学养和实际行动,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他的同事、学生、朋友和亲人,为后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王德滋,江苏泰兴人,著名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地质系,留校执教至今。1978年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地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岩石学报》副主编、《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高校地质学报》主编等。长期从事花岗岩、火山岩及其成矿关系的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4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2020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