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南京大学蒋雯若爱心社十周年纪念暨2017年度南京大学蒋雯若奖助学金颁奖典礼在仙林校区化学楼蒋雯若报告厅举行。蒋雯若基金会理事长、化学系1970届校友、南京大学镇江校友会会长宋勤华,蒋雯若基金会周盘敏校友,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志林,金陵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科技处负责人等与会。颁奖典礼由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贾叙东主持。
颁奖典礼开始前,校内外嘉宾与历届优秀获奖学生代表座谈。金陵学院党委书记冯维波、科技处副处长陈露洪回顾了蒋雯若奖助学金设立及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一个个感动的故事;化院党委副书记李兴华分享了她在2007年时以博士生身份获得蒋雯若奖学金的经历;2005级本科生、2009级直博生、南京师范大学杨朕在校期间曾4次获得蒋雯若奖学金,他对蒋雯若基金会在其科研道路上给予的帮助表示由衷感谢,并表示会将这份爱心融入到教师这份职业中去;多名在校获奖学生代表也汇报了近年来个人学习、科研、毕业之后的发展方向等情况。
颁奖典礼开始后,贾叙东介绍了蒋雯若奖助学金的设立和发展情况:自2008年蒋雯若奖助学金在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设立以来,化院已有261人次的本科生和248人次的研究生受到过蒋雯若基金会的资助。由历年奖助学金获奖学生为主组成的蒋雯若爱心社也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一届届爱心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成长。
现任蒋雯若爱心社社长、15级本科生顾頔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爱心社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方面的累累硕果,历届爱心社社长也在全球各地通过视频表达了他们的美好祝愿。随后进行2017年度奖助学金的颁奖,蒋雯若基金会嘉宾和学校及院系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
颁奖结束后,2016级硕士研究生顾玉明同学代表全体获奖学生发言。顾玉明同学曾因身体原因休学,在宋勤华理事长和蒋雯若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他重新以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科研中。他十分感激蒋雯若基金会的善举,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回馈,传递这份温暖。他在本科就读于江苏大学期间,也曾获得过蒋雯若奖助学金,并担任江苏大学蒋雯若爱心社社长,如今来到南京大学再次获得资助,无疑更是一种爱心的传承。
宋勤华校友和蒋雯若女士、宋诚先生一家三口都是化院校友,对南京大学和化学化工学院有着浓厚的情结。他介绍了设立奖助学金的初衷:希望能够鞭策鼓励品学兼优的学子们,并尽可能为学生解决经济上的负担,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学习科研中。他表示,会将这项工作继续坚持下去,对获得助学金的同学进行持续资助直至毕业,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后继续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志林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宋勤华和蒋雯若基金会回馈母校善举的感谢,并分享了化院在“双一流”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工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对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一方面,希望同学们秉承蒋雯若女士意愿,努力学习,知行合一,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良好背景下,努力成为有本领、能做事、懂感恩、有觉悟的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希望同学们以蒋雯若爱心社为平台,在公益实践中做贡献、受教育、长才干,实现自身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恩回馈情怀,努力成为对社会更有益的人,用实际行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世界,将传递爱心、奉献社会作为对蒋雯若基金会和宋勤华学长最好的回馈。
据悉,为秉承蒋雯若女士解难帮困、扶弱励强的遗志,实现蒋雯若基金会助学助困的目标和宗旨,自2008年起,蒋雯若基金会每年捐资60万元,在南京大学设立蒋雯若奖、助学基金,支持和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迄今为止,“蒋雯若奖助学金”设立已有十年。十年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已有500余人次的优秀学子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奖励和资助,在追梦路上阔步前行。曾经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获得过蒋雯若奖学金支持的化院校友——刘志博和谢劲,双双入选今年12月刚刚公布的第十四批国家青年项目;曾经在2008年获得蒋雯若奖学金的2003级本科生、2007级硕士生蒋彬也于2014年入选中组部“计划”计划,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任教。
另悉,今年开始,为深化资助育人工作成效,经蒋雯若基金会和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友好协商,就设立“蒋雯若奖学金”修订捐赠协议,对获得“蒋雯若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连续资助至毕业。
(黄可闻、朱青、陈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