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学长,
各位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代表,
各位校董代表和特邀代表:
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并感谢大家回到母校,来参加本年度的工作年会,明年是校友总会理事会的换届之年,届时我们将召开南京大学第六次全球校友代表大会。所以,我们对今年年会的议程与内容安排进行了调整,除了回顾、交流一年以来的校友工作,我们将重点讨论明年的换届工作,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校友工作以及对母校的建议等方面,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藉此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我们的工作,迎接未来五年新的辉煌。
下面我向各位校友简要汇报从去年南昌会议以来,校友工作的相关情况:
一、校友组织发展
首先,我想报告大家的是,在上个月召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换届大会上,南京大学校友总会被评为“高校校友工作优秀单位”。这一奖项是由校友工作研究分会参与投票的83家会员单位投票选出的,南京大学获得了76票,仅次于北大(80)、清华(80)和浙大(78),得票数与复旦大学等高校并列第4。从中可以看出,南京大学的校友工作在全国高校中的排位和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的地位是相匹配的。这一荣誉是对我们全球校友的肯定与褒奖,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代表以及活跃在各个地方和各个行业的热心校友群体。正是因为大家的无私奉献和广大校友的积极参与,为我们的母校、为南京大学的校友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多年来,我们的校友组织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而稳定的增长。截止目前,我们校友组织的总数已经达到了91个,其中,内地44个地方校友组织和10个行业专业校友组织,海外,37个。在第五届理事会期间,我们新成立了18个校友组织,这18个校友组织中包含了今年新成立的新西兰校友会和高尔夫球会。这一个个遍布全球各地、涉及多个行业、专业以及文体爱好的校友组织是我们联络海内外校友的基础,构成了我们服务全球校友的网络和平台。
在校友组织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正在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要求我们更加规范和加强我们的组织工作,在去年的南昌年会上,我们一起讨论并通过了《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关于加强备案校友组织指导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推进校友组织的备案工作,从外部环境来说,是为了落实政府加强社团管理、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行的政策要求,从我们自身而言,也是我们的组织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内生需要。一年来,在大家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国内54个校友组织中已经有近70%、37个校友组织完成了备案工作,备案的海外组织目前仅有6个,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推动和宣传。在此,我想说的是,备案工作今后将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年度工作,不仅是新成立的、新换届的校友组织需要及时备案更新,我们的备案材料还应当能够及时反映我们各个校友组织在组织建设发展中的变化和创新。
今年6月份,根据总会章程,我们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的工作例会,讨论了年度工作,并商议了相关人事调整,决定由唐泽威同志接替庄菁同志担任校友总会秘书处的副秘书长,同时聘请校财务处徐联娟处长、法学院李友根教授为校友总会的监事。7月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的副会长单位我们还召集了江苏片区高校校友工作研讨会,讨论了省内高校的校友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以来,我们有5个校友组织按期完成了换届工作,并以换届为契机,推进校友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校友会,通过换届,不仅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由82级经济系的杰出校友、银河集团董事长潘琦校董接替毛如柏学长担当起服务校友的会长重任,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由十多个院系分会、专业、行业和文体兴趣俱乐部组成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积极发挥、调动年轻校友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发了含校友服务、自助服务、通讯联络和公益捐助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联络服务平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组织了十余项大型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组织建设的创新应当与时俱进,其根本目标是为校友们提供更多、更务实的互助服务,多年以来,校友组织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双联”方面,即联络和联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友组织的自身演化以及校友群体的自我成长,校友们各自拥有的资源、信息和事业成就,使得校友会——这一“自愿自助”的社团组织正在步入服务我们实际生活和助力事业发展的信息共享的时代,校友活动不再是纪念性、象征性的活动,而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每天的信息分享如同中央电台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在组织建设创新方面,有两个案例值得分享与探讨。一个是,今年中秋,厦门陈国强会长在仙林校区组织60多位厦门籍在校生举办“中秋博饼会”,同时宣布成立厦门校友会学生部,负责联络在校的厦门籍学生,并在厦门校友会的支持下开展相关活动。由在校生担任学生部的部长同时兼厦门校友会的副秘书长,厦门校友会学生工作部的设立为我们密切地方校友会和在校学生的联络互动、将校友联络与服务前置以及加强在校生的校友意识培养,都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和体验。另一个是,今年10月苏州校友会成立了苏州校友商会,由宝时得公司的创建者孙国香校友担任首任理事长。苏州不仅拥有独特的地区优势,更拥有苏州研究生院、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昆山研究院和常熟生态研究院等多个南京大学和苏州市政府合作的实体;目前在苏州聚集了一万六千多名的校友群体,也是海归校友创业多年的聚集地,并且已经孵化出了一批成功的高科技产业,苏州校友商会的成立,使得苏州校友会成为南大地方校友会中,为数不多的,实现校友会、商会和研究院“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校友发展平台。
今年,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方面为推进校内校友工作,学校正式成立了校友工作办公室;另一方面积极回应众多校友多年来的呼吁,正式启动了复建南园小楼的计划,复建后的南园小楼将成为国内首个“校友文化陈列馆”,以展示校友校园生活的集体记忆为核心,成为服务校友活动、交流的又一个物理空间和返校校友回忆参观的校友文化景点。该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海内外校友的高度关注,不到三个月已经收到来自校友的捐赠资金50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含,张志宏校友承建此楼的捐赠。除此以外,学校今年作出的另一个重大决定是计划将老南芳园改造、建设成为我们的“校友之家”。目前,南京校友联谊会已经参与到“校友之家”的筹备工作中,召开了多次项目研讨会,并正在着手“校友之家”的方案设计。
二、校友联络与服务方面
校友组织的工作核心是增进联络和组织活动,而校友活动一直是校友组织的存在依止和价值体现。
从蛮荒时代的狼烟四起,到文明时代的鸿雁传书,从工业革命的电讯时代到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微信圈堪称是迄今为止,联络校友的最强集结号,更是团结我们校友的最强粘结剂。就目前而言,微信并不能替代我们《校友通讯》的联络和交流的功能,尤其是刻录校友生活历史的功能,但微信圈确实已成为当下召集活动、分享交流、组织值年返校最有效的联络平台。总会和各校友组织建立的各类校友微信联络群,已经构建起了海外内校友组织和校友之间及时沟通联络以及实现综合服务的平台。今年,总会秘书处已在开发由我们广州校友建言推动的“校友云”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为广大校友提供功能更丰富的互联平台。
在校友品牌活动方面,今年4月份,我们策划完成了第八场“南大人之路系列报告会”,腾讯公司副总裁、计算机系93级校友钟翔平返校讲座,并借此机会促成了腾讯公司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互联网+研究中心”;7月份,我们完成了第六届“海外校友子女夏令营”,来自23个校友家庭的27名子女参加了本次夏令营,该活动自2011年开办至今,学校累计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招收了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103位海外校友的子女参加夏令营活动。今年“校友口述历史项目”的主题是“1952年院系调整”,我们重点采访了金陵女子大学最后一名入学新生、55届化学系的严爱珍校友。从2013年启动的口述历史项目至今,我们累计采访了51位校友,积累录音录像资料近180小时,文字初稿76万余字,这些音像资料将成为校友文化陈列馆的重要展示内容。
去年校庆期间,我们推出的“校友微捐赠”,现已成为校友们“守望相助”的核心平台,今年在微捐赠平台完成的4次助困校友活动,吸引了近2万人次的校友参与、捐赠总额超百万元。
5月20日,学校举办了“首届校友集体婚礼”,来自全国各地的114对校友参加了集体婚礼,在今后这将成为又一个校友的年度品牌活动。
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由总会秘书处收录的校友组织的各类大型校友活动达300多场,有登记的秩年返校校友超过了70多个年级,2000多位校友。一年一度的深圳春茗会和香港春茗会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和港澳校友联谊的经典;广西校友会通过微信,在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白色等地200余名校友联络工作,成功组织跨城市的百位校友大联谊;厦门校友会策划的校友机长驾机送新生入学,在开学季成为高校校友圈中传送的一段佳话;天津校友会在中秋节专程为在校的每位天津籍学生送上特制月饼,一时成为在校生的热议话题;由福建校友会发起,14家校友组织共同为107岁张天福老学长贺寿,为全球校友送上了健康长寿的信心和福音。环境校友会“南二代”环保夏令营;医学院校友会的“大型校友义诊”;规划校友会的“城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湖南校友会的“校友西藏行”;镇江校友会的“南大校友风采录”;连云港校友会的“校友活动中心”;东莞校友会的“红茶文化之旅”;马鞍山校友会的“校友创新创业座谈会”等等,不胜枚举的校友活动不断演绎着校友圈的精彩与创新。
在海外校友工作方面,今年6月,薛海林副校长访美期间,在洛杉矶召开了美国校友工作专题研讨会,认真听取了与会校友的建议,充分肯定了在美校友组织为服务校友、丰富校友文化生活的付出与成果,鼓励大家把加强校友感情联络深入到校友事业的发展中。纵观同样活跃、不断创新的海外校友活动,纽约地区堪称海外的典型,2016年已经举办了8场大型服务校友生活、服务职业发展的联络联谊活动。10月份,张异宾书记访美参加中美中心成立30周年的庆典活动期间,专程前往纽约探望海外校友。
三、服务学校中心工作
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方面,多年来,校友工作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显示度最高的主要围绕募集捐赠资金支持母校事业发展;而随着仙林校区的落成和启用,校友工作对于学校中心工作的支持,已经远远突破传统,深入到学生培养、招生、就业、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和双创示范等方方面面。
2016年,在捐赠发展方面,我们参与、完成了近20项奖助项目的评定与发放工作,其中不仅包括扬州、泰州、无锡、深圳、管理精英等校友组织设立的奖项,还包括宋勤华、韦祖良、傅和亮、杨宗义、徐新、赵令欢、杜厦、周歆焱、郑钢等校友设立的奖项,全年发放校友奖教金、奖助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年度总额近1000万元。校友和校友组织对于学校捐赠工作的贡献正在逐年稳步增长。2016年第五届校董会上,又增加了高振东、黄建良、郑钢等5位校友成为母校的新校董。
在学生培养方面,校友们积极引荐优质的社会资源来校为本科生开办通识课程,各院系的资深校友和校友企业家积极返校,为学生举办各类创业学业指导讲座,助力母校“三三制”人才培养;激励在校学生早日成长成才。
在招生方面,各地校友会,如福建、河南、陕西、黑龙江、湖南等地方校友会,与母校招生组之间建立了多年稳定的密切联系,众多校友组织已经成为母校招生工作队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就业方面,学校就业中心一直高度重视与校友组织和校友企业的合作与联络,积极鼓励和吸引众多校友企业来校招聘,2016年,新城地产、厦门航空和铁汉生态等又一批优质的校友企业主动联络母校,回到母校招聘。环境校友会还为母校组织“环境专场招聘会”、筹建中的校友固定收益协会在返校活动之机,为在校学生举办专场的人才需求介绍会。
在支持母校双创工作方面,今年5月份,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一起入选国家首批建设的双创示范基地。随后,学校与镇江市、盐城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等地区,与百度、腾讯等国内龙头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展开了深入的洽谈与密切的合作。这当中,从项目论证、实地考察、人才支持和企业落地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众多校友和各校友组织的鼎力支持。此外,一直由珠海校友会联络“南大珠海研究院”正在进展之中,这一项目落地之后有望成为校友组织促进母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回顾过去一年的校友工作,我们为拥有前所未有的云集校友的能力而振奋,为校友组织服务功能的不断丰富、为校友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我们校友活动的不断创新而骄傲,但我们更看到了大家的辛苦,看到了维护校友组织运行的巨大投入以及对我们无私奉献者越来越高的期望和要求。2017年第六次全球校友代表大会即将来临,希望它能成为我们进一步规范校友组织建设、充实校友服务体系、提升我们工作的历史转折。最后,再次感谢大家一年来的奉献和辛苦,由衷感谢大家对校友总会秘书处的工作支持!
谢谢大家!
(本文为校友总会张锁庚秘书长在校友总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代表会议暨2016年度校友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