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母系恩情似海——天文系1959级校友返校举行“相识一甲子”团聚会

发布者:徐月瑶发布时间:2019-12-02浏览次数:389

2019年10月15日下午,南大天文系1959级(64届)同学“相识一甲子”团聚座谈会在鼓楼校区知行楼思源厅举行。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南大校友通讯》执行主编赵国方致欢迎辞,代表母校热烈欢迎学长们回娘家聚会;他特别肯定了韩星臣学长对校友总会、厉国青学长对天津校友会做出的贡献,号召校友们多参加当地南大校友会的活动,祝福全体学长健康长寿,热诚欢迎大家以后常回家看看。来自京、津、沪、宁、铜陵和国外的同学及家属,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母校的关心和对聚会的大力支持。


精心的筹备


1959年9月,40位新生来到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天文专业就读,相识至今整整60年了。从1994年第一次老同学大聚会开始,已经组织过6次大型活动,今年是第7次大聚会。以班长张明昌和吴连大、郑学塘、周洪楠、谢乃康、王永保等为骨干的筹备组去年就开始了工作。1959年入学的同学有9位去世了,健在的都是耄耋老人,怎样保障参与人员的平安成了首先考虑的要事。筹备组在微信群里发了“中老年聚会责任书”,又鼓励家属陪同体弱同学来宁;还准备了必要的药物,全程由班长带着。可行的措施得到大家认可。吴连大、周洪楠、胡佛兴、郑学塘等等制作了《1994聚会》、《相识一甲子》图文录、《一代宗师,学者楷模,永世流芳》等等美篇、光盘……同窗情、师生谊,青春的美丽、岁月的流淌都拨动着每位同学的心弦。以办事踏实、认真细致著称的谢乃康、王永保等同学,把住宿、餐饮、报到安排得井井有条。筹备组还周到地考虑了交通、旅游等事宜。

精心筹备后,有27位同学参加了座谈会,参与率超过80%,超出了预期。居住在外地的人员,除了因住院、腿脚实在不便等原因外,基本上都来到南京,他们异口同声地真诚感谢筹备组,感谢南京热心同学付出的辛勤劳动!会上,全体同学都为班集体在党团支部、班委会领导下的超强凝聚力点赞,为能够生活在始终互相关心、互相爱护60年的同学之家而自豪!


深深的感恩


5年大学读书时,我们是“今日我以南大为荣”。

1964年毕业,大家分赴各地的科研、教学单位以及部队、企业,发奋工作,为国效力,都有骄人的业绩。一次次聚会的座谈,更多的促膝谈心,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学姓名浮现了。韩星臣三十多年为南京大学的建设、发展呕心沥血,校内外共知;陈久金、张明昌、郑学塘等等一批同学著作等身;厉国青挖掘科技史实,为中国维护南海诸岛主权的外交斗争提供了有力论据;罗时芳用5个月攻克了美国专家3年都没做出来的软件难关,让外国人领略到南大学子的非凡才能。喜庆的10月,更传来吴连大、朱文耀两位同学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喜讯,为大聚会增添了亮眼的光彩,同学们向他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这也诠释着“明日南大以我为荣”的期许。

座谈会当天,同学们手捧《南京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册》,回顾母校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后续的参观校区和市内旅游中,大家交流的热辞是:感恩母校的哺育,母系的栽培,感谢天文系以著名天文家戴文赛先生为代表的许多恩师。“南京大学,我爱您!”是全班的心声。在母校光辉照耀下,这个优秀班级同学们的友谊,必将地久天长!

    (文/田留师)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