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共时光,校友联谊聚球场;春华秋实飞梦想,不忘母校忆沧桑。
今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恰逢同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有的3次。如何过好这个有意义的“双节”假期?南大南通校友会很早就关注天气预报,开始策划相关活动。经联系协商确定,定于2020年10月7日下午,组织校友羽毛球爱好者相聚在南通龙源羽毛球馆,举行一场以球为媒的联谊活动;晚上,组织参加活动的校友相聚于南通文景国际大酒店,忆旧话沧桑,畅叙校友情,进行联欢活动。
南通校友会羽毛球俱乐部成立于2017年,经过四年的努力与积累,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三固定”的特色。一是活动场地基本固定,在张洪清校友的大力支持下,龙源球馆已经成为校友活动的常备基地。龙源球馆硬件设施好,配套齐全,广受校友爱好者的好评。同时,钱耀华校友和吉家祥校友也为大家提供了相对固定、设施完备的活动场所,供俱乐部在举办大型活动时使用。二是活动时间大体固定,有了固定的场所,校友俱乐部的活动也随之固定下来。做到周周有活动(每周五晚在龙源球馆训练),每逢重要节日(校庆、国庆、新春)必有大型活动。三是参加人群相对固定,目前,南通校友已建立羽毛球群,人数已超过70人,其中活跃校友也有30人左右,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
10月7日下午,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温度适宜,校友羽毛球爱好者陆续来到相约地——南通龙源羽毛球馆。大家一进球馆,那高大宽敞的空间,间隔有序的场地,四周并排的坐椅,令人称赞。抬头四顾,正面墙面上挂着一条红底白字的标语“展示风采,超越自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校友球员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球馆,人员到齐后,即宣布活动程序、比赛规则,进行分组,尔后进行练球热场。接着,进行了比赛。只见一个个球像一朵朵雪白的喇叭花,在空中盘旋着,忽高忽低,时快时慢。特别是到了决赛时刻,场上的对抗更加精彩纷呈。这边挥拍动作娴熟、干脆,那边回球线路清晰、合理;这边打得格外激烈,那边打得酣畅淋漓;这边用“草翠花开”一招,那边用“柳暗花明”接招;这边纵身一跃,采用调虎离山计,球像一道白色的闪电一般劈向对方场地,那边凌空飞跃,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拍一击,只听一声嗖响,一瞬间就到了对方选手的拍前。那球时而像出膛的跑弹,时而像天外的流星,时而又像离弦的箭头;双方你来我往,难解难分,连裁判都看花了眼。比赛结束后,双方握手,这方称赞对方的球技变化多端,对方则佩服这方球的落点清晰旋转。
时光不知不觉地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此时,校友会早就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在南通文景国际大酒店,南通校友会副会长黄鹤群、副秘书长丁玉梅等早已等候在酒店门口,为大家接风洗尘,欢迎大家的到来。会长石明达在听取羽毛球俱乐部建设相关情况的汇报和比赛情况的介绍之后,对羽毛球俱乐部能够保持良好运行以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羽毛球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希望校友们以羽毛球俱乐部建设为契机,全面带动校友会其他团体、俱乐部的建立,把校友会打造成校友感情联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平台。
在席间,校友们边吃边聊,除了进一步切磋球技外,还畅谈了在母校学习的情景,交流了各自岗位上的工作情况,纷纷表示,今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友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各种条件,开展交流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为校友会增光添彩。
是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母校情、校友情、同窗情,这种由学缘关系而形成的母校情结,如同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一样朴实纯真。南通校友会希望校友们要继续发扬师承一脉、成长成才的校友之情,牵线搭桥,通力合作,互帮互学,共创美好的未来。
(文/黄鹤群、倪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