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强:循道治水,使水善利万物

发布者:jfx发布时间:2021-01-23浏览次数:2229

任洪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学院院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82/SC4)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首任主席,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生物环保专家组组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洪强长期从事工业废水、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在生物处理强化理论、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系统创新成果。开拓了我国复杂废水生物处理增效调控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新领域,在化工、制药、印染及其园区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增效提标、再生回用工程实践中做出重要贡献。领衔创建了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服务社会,校外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的先行者

任洪强说:“南京大学给了我发展的平台。”2006年1月22日,任洪强领衔创建了南京大学第一个校外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他带领团队探索高校如何有效引领区域特色环保产业升级发展、如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与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的高产能对接,以完成这些目标作为研究院的核心使命。然而,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研究院启动之初,历时一年多,访谈了900多家企业,开展了80多次座谈,并进行100多家企业的针对性调研,梳理出园区1800多家中小型环保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分级需求。

研究院建设,承载着“产业、学校、政府”等多方短期显效的期望,要统一“立竿见影”的成效需求与“长效持续”的技术创新产能间的矛盾。为此,研究院提出了“立足地方产业特色、顺应市场经济机制导向”的平台定位,在研究院运行中逐渐摸索出多个企业与多个方向学科团队的“线面”合作的有效支撑机制,通过建立互惠合作的合作机制,实现了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科研成果和产业的贴近共享,着力显现出政府投资集聚优质科技资源支撑产业高端发展的正效应。政府在平台投入和产业发展中获益,学校在平台发展中应用学科队伍得到壮大。

研究院有效推动了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领域重大原创技术研发、核心成果转移转化和工程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有力反哺了环境学科建设。14年走下来,任洪强教授带领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


潜心治学,创建公益性“水医院”

如何进一步提高产业服务水平,聚集更多特色专业人才,提升更高的企业诊疗服务水平,创新更高水准的高新技术,服务区域环保产业转型发展和国家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改善的重大需求?任洪强想到了建立一个“水医院”。为此,研究院通过购置、租赁、自制等方式,建成了具有“水质检测-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工程技术包-电商销售-标准服务”等全过程服务硬件研究设施和规范服务管理支撑体系。通过开放课题、共享资源等方式集聚了一批专兼职科研团队,开展环保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特色服务,赢得了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等多方的赞誉,在业内享有支撑产业发展的公益性“水医院”美誉。研究院荣获2014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拼一片天地、闯一条新路、干一番事业”,任洪强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身体力行地在做一些开创性工作,建立我国水环境领域技术—装备—工程—检测—服务—评估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已主导制定各类标准45项,包括ISO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23项,推动11家央企、41家龙头企业、5家上市公司、25家设计院转型升级,为助推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和增强我国环保产业国际话语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精心育人,求真务实的科研领路人

学生时代的任洪强,有幸拜入我国发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伦世仪先生门下。伦世仪先生严谨治学,潜移默化影响了任洪强。什么是科学的表达与逻辑,应该如何认识课题,把握文献,伦世仪先生都给予了缜密的要求和指导。多年以后,即便任洪强成为著名教授,在科研道路上,他依然承接着导师的风范。回忆起这段求学生活,任洪强深有感慨:“当时觉得太严,现在觉得受益终身。”

作为一名教师,任洪强教授鲜明的“经学致用”和“身教胜于言传”的指导理念深深感染了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品格。“我们不做你们的压榨机,而是要做坚定的后勤部长”,这是任洪强教授常对学生们说的话。有别于常规的研究生指导风格,任洪强不过分关注学生的产出,而是提供最充分的科研条件助力学生成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收获共知从而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赞誉。研究生自主开展科研实验采购试剂耗材、研究生与国内外课题组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研究生因私人事务需要老师支持……,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指导理念收获了学生的真情、从事科研的热情、干成事的激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任洪强教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预设课题方向,而是根据研究生的科研兴趣、自身知识结构和基础,给出团队的科研任务与之配对的建议,供学生自由选择,鼓励其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自由探索、形成自己的科研课题。“一个人要想取得最大的成功,重要的不是弥补不足,而是要将优势发挥到极致”,这种“因材施教、无为而治”的指导理念使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得到进一步施展,加速了学生的成长和长才。

为师三载,为师一生。对于一个好的老师来说,仅仅传递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任洪强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及核心技能的训练。不少同学对读硕、读博期间受导师任洪强教授若干次的“点拨”经历记忆犹新:用“墙面钉钉子”的故事,启发学生勇敢尝试勿畏首畏尾;用“沙漠钻井取水”的故事,强调方法架构对于总体研究的重要性;用“买衣服”的故事,阐释“好钢用在刀刃上”、合理选取研究重点。

“无论做什么,首先要沉下来而且要能坚持下来。”他时常勉励学生们要以一片沃土培育远大梦想。他希望青年人都能在自己的内心开垦出一块属于创新创业梦想的沃土,以创新谋未来、以实干创事业,做一个有梦想、有担当的人,在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奋斗中实现大作为。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回首过去,遇到的每个难题都是一次考验,“坚持到底”,是任洪强的解决之道。谈到自己未来的打算,任洪强很坚定地说:“坚持初心!而初心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精心育人、潜心治学、服务社会,努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文/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