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964年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按计划1969年毕业(五年制)。正当上完了两年基础课的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业被中断了。1967年秋季,大部分师生对运动感到厌倦,想要复课,于是系领导安排一些老师,恢复了一些专业基础课,开设了“天文学基础”和“电子技术”等课程。我和一些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老师们也愿意开始上课,当时采取自由报名参加的方法,自己决定是否去听课。大约上了3个月的课就放寒假了。
春节后不久,1968年3月13日,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3月28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也成立,按理说这时候如果采取措施恢复教学秩序,那是比较合适的时机。学生们希望恢复上课、学好知识,老师们也迫切希望恢复教学。我那时候对运动感到厌烦,对大学里一些人的争权夺利没有任何兴趣,但是,两级革命委员会对教学兴趣不大,已经恢复的教学工作被叫停。那么,大学不搞教学,搞什么呢?一是搞运动,二是劳动。
我们南京大学的师生们,先后经历了以下劳动。
1.参加夏收夏种
1968年5月底,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南京大学文科四个系(中文、政治、历史、外语)和生物系全体师生到安徽省城西湖军垦农场参加夏收夏种。其他系的师生到南京郊区农村(江宁县和八卦洲)参加夏收夏种。天文系的师生到八卦洲(长江中的一个岛)农村劳动。那时候割麦子和插秧都是人工,非常繁重。
6月24日回到学校。为了加强管理,集中起来搞清理阶级队伍,上级决定不放暑假了,所有人不准离校。
2.到长江大桥工地劳动
1968年10月全校师生到长江大桥工地(天文系的师生住在当时的南京粮食学校),作为市政工程公司的劳动力使用,主要是给混凝土搅拌机运送石子、黄沙和水泥,把搅拌出来的混凝土用手推车运送到施工处。因为灌注水泥必须连续施工,所以搅拌机一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所有施工人员实行三班倒,劳动强度比较大。12月26日,我们完成了劳动任务回到学校。68届学生毕业分配离校,学校里仅剩下69届和70届两届学生。
3.到南京郊外挖煤
1969年1月份,省领导决心搞试点,把南京大学办成“抗日军政大学”,全体师生搬迁到溧阳农村去,寒假不放了,作搬迁的准备工作,先把床铺运到溧阳去,让学生睡地板上。把木制的双层床敲开,集中起来,花钱雇运输公司运到溧阳宁杭公路沿线,再花钱雇人搬到社员家里。我们每天睡在地板上,等了两个月,到3月底,领导宣布:因情况变化,不去溧阳了,全体师生到南京郊外的灵山煤矿去挖煤。于是在4月初大家步行到麒麟门附近的部队营房住下来。工作是抡大锤、打钢钎、塞炸药、放炮。挖了两个多月,实在是挖不出煤来,矿井挖到深处,发现以前的矿洞,不知道哪个年代的支撑木已经变成朽木,煤已经挖空了。不知道挖煤之前是否做过地质勘探,省领导是根据什么来决策的。
4.到浦口筑长江防洪大堤
6月初,省领导一声令下,停止挖煤,全校师生到浦口去筑一条长江防洪大堤。7月份大堤完工以后回到学校。原来搬运到溧阳的床铺都已经运回了学校,大家就不用再睡地板了。
至于新修的大堤,由于没有夯实,不牢固。当年8月份长江水比较大,经不起汛期洪水冲刷,我们辛辛苦苦筑的大堤被冲垮了。
5.到溧阳农村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9年10月20日下午,江苏省二把手吴大胜突然到南京大学召集全体师生在大操场开紧急大会,传达上级的“一号通令”,并且宣布省里的决定:南京大学全体师生“疏散”到溧阳去,明天一早出发,各自背上自己的行李,包括被褥铺盖、四季衣服和一切自己认为用得着的生活必需品(准备在农村长期住),计划步行三天。第二天早上,全校六千多师生背着行李,排着队,浩浩荡荡走出中山门,沿着当时的宁杭公路,以每小时将近5公里的速度步行。总共220多里路,走了三天到达目的地。六千师生分散住在溧阳宁杭公路沿线的两侧,从最北面的东王庙到最南面的旧县,南北跨了三十几里路,天文系(120多人)住在上兴公社的上姚大队。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刚到达就赶上了农忙(秋收秋种),与当地社员们一起忙碌了二十多天。冬天农活少,我们根据上级安排,组织起来到林场劳动(修树枝),后来又到南京大学溧阳分校兴修水利。
春节后的1970年3月下旬,传达了中央20号文件,内容是在全国开展清查“五一六”运动,于是4、5月份基本上不劳动了,集中精力搞运动。到5月底,上级领导说师生们在溧阳住得比较分散,很难召开全校大会,运动难以深入,省领导决定,为了进一步掀起清查运动的高潮,全体师生从溧阳步行返回南京。
这次采取夜行军、拂晓住宿的方法。5月28日傍晚时分,大家背着背包排好队,告别社员。刚走上公路,天公不作美,开始下雨了;冒雨走了几里路后,雨越下越大,女生和年龄大的人跟不上。雨中无法停留(满地是水,无法休息),队伍就乱了,各人自己顾自己,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一口气走了46里路,到了预定的大休息点——句容县天王寺汽车站候车室。这一夜总共走了八十多里路,天还没有亮就到了宿营地——句容县葛村。睡了一个白天之后,晚上再赶路。
回到南京以后,上面规定老师与学生混合住到学生宿舍(两个老师和两个学生住一间),除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以外,其他时间老师不准回家。
一个半月以后,中央下了文件,在校学生毕业分配工作。我被分配到湖南省,拿到报到证以后,终于松了口气,抽半天时间,到长江大桥游览了一番,拍了几张照片留念。于7月26日离开学校。
(文/天鹰2819,原载“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