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物·口述

系楼历史 | 裴义理与数学系系楼“西大楼”

发布者:徐月瑶发布时间:2018-03-22浏览次数:4971

数学系的很多同学在大一刚开学时都会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诸如“如何证明连续性七大定理等价”或者如何求矩阵的秩和逆 之类的,而是: 

“为什么仙林校区的地图上找不到数学系系楼?”  

(error:404 not found)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数学系当然是有系楼的,数学系的系楼是鼓楼校区的西大楼······当然了,我们并不是孤独的,毕竟还有隔壁物理学院的同学陪着我们23333

那么今天就来聊聊西大楼的历史(大家不妨先猜一猜,西大楼建成距今有多少年了?) 

提起西大楼,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

裴义理  

裴义理(Joseph Bailie)(?~1935),加拿大籍美国人,林业学家。

有人可能就会问:一位林业学家,怎么会跟我们数学系的系楼扯上关系的? 

别急,我们先来看看裴义理做了哪些事情吧。

 

组织义农会

 
 
 
 

1911年,长江发生水患,许多灾民流落到了南京。裴义理就联合江、皖的士绅,发起组织了义农会。

那么义农会是干什么用的呢?很简单,其实就是用以工代赈的方法组织灾民们垦荒植树并且教会他们改良农事的方法,让他们得以继续生活。

在今天,当你去到紫金山,你会感叹那里的树木之茂盛,生机之盎然,殊不知这就是裴义理当年组织的义农会留下来的成果之一。 

义农会签名

 

创办金大农学院

 
 
 

1914年,裴义理向金陵大学提出办国内第一所农科大学的倡议,采用半工半读制度来培养实用人才。(果然从事林业工作的人都很是讲究实用的吗)  

1916年,裴义理任林科科长。创办初期由于经费仅5000元(相当于现在的40~50万左右),要求教员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奠定了金大农学院办学基础。

1924年,得美国洛氏基金会的中国医学委员会、美国对华赈款委员会等捐助建筑农学院一座(即今西大楼)

1925年,西大楼(当时题名为“裴义理堂”)竣工 (距今已93年) 与北大楼、东大楼鼎足而立,金陵大学校歌中“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由此谱成。  

1925年建成的“裴义理堂” 

(有没有觉得这个房子看着十分眼熟? )

 

提议设立植树节

 
 
 

1915年,紫金山起火,烧毁林木甚多,裴义理感到十分心痛,于是立刻写信给当时的农商总长张謇(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经常出现在历史书上的那位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建议定清明日为植树节,被政府采纳   

自此,中国各地年年举行植树典礼,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虽然规模较小,但成惯例,中国植树节实来源于此 

民国时期的植树节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之外,裴义理还去过河北治理黄河水灾、设立农村复兴委员会、组织保林合作社等等。

可以说,裴义理在林业上的成就是民国时期很少能有人与之比肩的。所以西大楼落成后,为了纪念裴义理教授创办农林科的卓著功勋西大楼题名为“裴义理堂”。  

 西大楼后来又是怎样成为数学系的系楼的呢?  

据现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南京大学历史系校友,“国家宝藏”的守护者)《古迹遗址行》 一书当中的记载,在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北大楼成为南京大学的主要教学用房,数学系与其他南京大学主要院系一起在北大楼进行教学活动,而西大楼则作为生物、物理、地质等系的教学和实验用房使用 

1954、1955年,东南和西南两大楼相继落成,中文、历史、天文、气象等系相继迁出,北大楼便成为物理、数学两系的实验和办公用房。  

1977年物理大楼建成之后,物理、数学两系迁出北大楼。而曾经作为生物、地理、地质等系的教学实验用房的西大楼之后使用单位又屡经变更,最终迎来了数学系,成为了数学系的系楼。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时间永远在它的数轴上向前变幻着,而南京大学数学系也在西大楼度过了不可数个白天黑夜。作为南数人的我们,不妨用心去理解下面的这些字符串:

如果说,把人的一生比作一个连续函数,定义域是以时间为x轴的一个区间,而我们所做出的贡献是y轴,那么绝大多数人的积分都是有限的。

我想,只有像裴义理一样,跳出以自我为自变量的约束,从而把定义域扩大到无穷大,积分自然也无穷大,他的贡献将会被后人们所传颂和铭记。

 

最后一个问题:

将来,数学系会在仙林校区也有一栋自己的系楼吗?  

这个问题就交给身为南数人的大家来回答了~

系史系列 

「致敬系楼——百年西大楼」

 
 

参考资料:《古迹遗址行》龚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编 | 张昊钧

责编 | 王安忆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