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代序,岁月更迭,2021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迎来了地理学科百年华诞。1921年,竺可桢先生在南京大学(原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内设地理气象门和地质矿物门,这是我国大学成立的第一个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地理学科,由此拉开了我国现代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帷幕。100年来,南京大学地理学科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把办学发展始终与国家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地球表层过程、水土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海陆相互作用、海岸港口选址、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地理与规划、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非洲地理和“一带一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地理学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奋进新征程,惟实励新,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
一 薪火相传,百年绵长
南京大学地理学科办学历史源远流长。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设立历史舆地科,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文史地部。南京大学地理学科历史沿革如图1所示。
图1-历史沿革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建为国立东南大学,同年竺可桢先生在此创建地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内设地理气象和地质矿物两个门。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改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地学系隶属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内设史地系。1928年2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称江苏大学,5月又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地学系隶属理学院,史地系的地理课程纳入地学系。同年,竺可桢先生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所长,胡焕庸先生从法国研修回来,担任地学系主任。1930年,地学系的地理气象门、地质矿物门分别升格为地理学系和地质学系,隶属理学院。1934年,翁文灏、竺可桢、张其昀、黄国璋、胡焕庸等先生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会址就在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同年9月创办会刊《地理学报》,张其昀先生任主编。中央大学地理学系由此成为中国地理教育和传播的中心,引领中国地理学发展和人才培养。
1937年,中央大学西迁至重庆沙坪坝,除了理学院的地理学系,师范学院(前教育学院)内设史地系。1941年,中央大学研究院下设地理学研究部,开始培养研究生,胡焕庸先生任研究部主任;李旭旦先生接任地理学系主任。1944年,地理学系气象组升格为气象系。1945年,师范学院史地系师生分别并入文学院历史系和理学院地理学系。1949年8月,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李旭旦先生任国立南京大学地理学系主任。1952年前后院系调整,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浙江大学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暨南大学史地系部分师生加入南京大学地理学系,任美锷先生任系主任。
1984年,杨戊先生出任地理学系主任,任美锷先生任名誉系主任。1987年,地理学系更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王颖先生任系主任。1995年,易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彭补拙先生、顾朝林教授、高抒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2006年5月成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高抒教授担任院长,下设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海岸海洋科学系。2000年11月,为适应现代地球科学发展需求,南京大学成立学科特区“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挂靠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10年9月,学校因建设工科需要,将城市规划与设计工学二级学科与建筑学科整合成立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目前,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下设自然地理学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挂靠学院。
二 名家荟萃,教泽流芳
一百年来,一批著名地理学家在这里教书育人,为我国地理学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引领了我国现代地理学教育和研究。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因此被誉为“中国地理学家的摇篮”。在南京大学地理学科百年办学史上,涌现出一批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图2)。
图2-南大地理9教授
竺可桢先生,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在校期间曾讲授地学通论、气候学和世界气候等课程,还发表了有关东亚季风(见1934年《地理学报》创刊号的第一篇长文)、台风、历史气候变迁和《新地学》等论文和专著。先生为培育地学英才,延聘名师,充实图书仪器、编著教材,开展科学研究,使地学系发展充实,声誉日隆,受到学界重视与赞誉。1936-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任地理所所长(1950-195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1955-1970年)、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1953-1974年)。首创区域气候研究,确立气候区划和自然区划的基本轮廓,研究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奠基人。领导和组织我国自然资源科学考察,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北荒漠、中国沙漠、东北黑土系统考察的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类多个研究所的实际创始人。
胡焕庸先生,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1926-1928年赴法国留学,1928年回国受聘为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教授,1930-1942年期间任系主任。讲授气候学、欧洲地理、经济地理和中国人口地理等课程。1935年胡焕庸教授在《地理学报》上发表题为《中国人口之分布》的论文,指出瑷珲(今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分布之西北、东南差异的分界线,即“胡焕庸线”。1943-1950年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1950-1953年任职治淮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参与淮河治理。1953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开展人口地理研究。是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开创人。
张其昀先生,地理学家,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毕业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编写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地理》,成为当时全国通用教材,对中学教育发挥了很好的提升作用。1926-1936年在中央大学地理学系任教,主讲历史地理和本国地理。张其昀先生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和历史地理学的鼻祖,《地理学报》首任主编。他开创了中国人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研究的先河,也是中国第一位研究现代国家战略学(方略学)的学者。
黄国璋先生,人文地理学家,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地理系硕士学位,随后受聘为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教授,开设人文地理、北美地理和地理考察等课,讲课为学生称道。1936年受聘为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任系主任。1940-1945年任中国地理研究所所长,1950-1953年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1952年起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系主任。
李海晨先生,地图学家,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并留校任教,1937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40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教授。先后主讲地理学通论、自然地理、气候学、中国地理总论、世界地理、地图学和地理教学法等课。1957年创建国内综合型高校第一个地图学专业。1960年代初,受海军航海保证部委托,在地图专业设置海图制图专门化组。1970年代初,带领同仁钻研计算机制图技术。1980年代带领同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栋梁之才。
李旭旦先生,人文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并留校任教,1936-193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主攻人文地理学,获得硕士学位,回国任中央大学教授,1942年接替胡焕庸先生任地理学系主任。讲授欧洲地理、人文地理学、地理思想和人生地理等课程。1946-1949年任《地理学报》第二任主编。1952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奉命组建地理学系,先后担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晚年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议,把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推向新阶段,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任美锷先生,自然地理与海岸海洋科学家、地理教育家,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学系,1939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1944年任中央大学地理学系教授,讲授地形学、建设地理学等课程。1950-1952年任《地理学报》第三任主编,1952-1984年任南京大学地理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大学就读期间与同学李旭旦合译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学原理》英文版,对中国地理科学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撰写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被译成英文、西班牙文和日文出版发行。
杨怀仁先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地理教育家。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理系,1943年获该校地理系硕士学位。1945-1948年在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兼任编审期间,根据历史事实考证,首次用中文命名东沙、中沙、西沙及南沙群岛,并将其总称为中国的“南海诸岛”,为捍卫国家主权作出了贡献。1949-1951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回国任南京大学地理学系教授。1952年在国内首次设立地貌专门化方向(后改为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专业)。1961年编著《地貌学》。1962年编著《第四纪地质学》,1987年改编为《第四纪地质》,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纪地质科学理论体系,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在地貌与第四纪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宋家泰先生,经济地理学家、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学系,1945年中央大学研究生院地理学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75年,以南京大学地理学系经济地理专业为基础,创办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专业,培养城市总体规划方向的研究生,并培养了中国第一位人文地理学专业城市规划研究方向的博士。1980年,首次提出“城市—区域”的概念。1985年,编著中国第一本从地理学角度系统介绍总体规划的专著《城市总体规划》。曾任《经济地理》主编,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组首任主任。
此外,先后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执教的还有谢家荣、涂长望、袁见齐、周立三、侯学煜、刘东生、吴传钧、施雅风、陈述彭、赵其国、刘昌明、苏纪兰、王颖、安芷生、徐冠华、秦大河、张建云、周成虎、李家彪等院士,黄厦千、沈思屿、徐近之、朱炳海、丁骕、严德一、王德基、马溶之、李春芬、刘恩兰、金祖孟、杨韧章、张同铸、华士乾、苏世荣、曾尊固、杨戊、陈丙咸、朱大奎、王富葆、郭来喜、包浩生、崔功豪、许廷官、黄杏元、彭补拙等学者,以及罗士培(Percy M. Roxby)、费思孟(H. Von Wissmann)、陈镜明、许崇育、Bernd Wünnemann、Jonathan Adams、Michael Meadows等外籍教授。
图3-1957年竺可桢先生来南大接见地学系教授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历来重视教学工作,坚持教学相长,推动课程改革,服务人才培育。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具有如下特点:(1)强调学科融合和课程融通。早在1930年,中央大学地理学系就开创性地把隶属于文科的经济地理和理科的自然地理整合,也即把传统的“二元”学科结构调整为“一元”结构,此举被誉为“中国地理学的革命”,这种“新地学”的学科方式为中国地理学奠定了基础。(2)课程体系完备、门类广课程多。中央大学期间,地理学系开设课程多达35门,涉及地理学各相关分支学科及方法体系,包括专业地理、区域地理、地理研究、地理教育和地理实践等不同类型。新世纪以来,学院的课程设计更加注重通专融合,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于一体。(3)重视野外工作和实践教学。地理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中央大学期间,地理学系就在南京周边、黄山、庐山、天目山等地开展地理学实习教学(图4)。
图4-杨怀仁先生带领学生实习
新世纪以来,学院还开辟了江苏沿海、秦岭、黄土高原、贝加尔湖、阿尔卑斯山等国内外若干条常态化的教学实习基地和国际科考路线,夯实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图5)。
图5-地理学院国际科考
(4)突出地理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央大学期间,就在地理课程中开设了政治地理学、建国方略、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进行地理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新世纪以来,学院更加重视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培养具有世界格局、中国情怀和地理情愫的新时代地理人。(5)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中央大学时期,每年都开设专业研究课程或专题研究课程,进行研究能力或研究方法的训练。新世纪以来,学院实施“课程学习→实习实践→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对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鼓励并支持本科生进入课题组和重点实验室参与科研,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
三 立德树人,硕果盈枝
一百年来,学院在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辐射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学院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态势,在国内创建了一批本科专业。中央大学时期建设了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专业。学科创建人多从欧美留学回来,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及时传播和发展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人文地理学思想。同时,还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理学综合研究,如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以及气候学、农业地理学和区域地理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注重专业建设。1952年首设地理学专业,下设经济地理和地貌学两个专门组。1955年在国内首建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个专业,自然地理专业下设地貌学和地理制图两个专门组。1957年地理制图专门组升格为地图学专业,1958年地貌学专门组升格为地貌学专业(1987年更名为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并在自然地理专业增设综合地理专门组、陆地水文专门组(后为陆地水文专业)。1961年,根据学校要求,调整专业,全系分为三个专业:经济地理、自然地理(设有地貌学与陆地水文两个专门组)和地图学专业(设有地图学和海洋地图学两个专门组,1987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专业,1992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06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977年建立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1983年陆地水文专业更名为自然资源专业,1987年增设水资源与环境专业。1995年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分设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方向)。2006年,开设海洋科学专业。
目前,学院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实力雄厚,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并赢得国际声誉。拥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海洋科学5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入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992)、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0)。地理信息科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9),位列ARWU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海洋科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1),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现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海岸海洋科学、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遥感、海洋地球科学、第四纪地质学等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海洋地球科学、资源环境遥感、第四纪地质学、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学、环境科学、国土空间规划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资源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点;建有地理学和海洋科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涵盖地理学、海洋科学和测绘科学等在内的南京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NI指数发文位居全球高校第二、中国高校第一,“地理与区域研究”位居QS全球大学学科排名第61位,所在的“地球科学”群进入ESI全球前1‰,“遥感技术”位列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6位。
学院积极推进实验教学中心、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目前拥有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地球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软件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地理与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江西庐山、江苏太湖国家级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教育部黄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一批国家和部省级野外实践基地。
学院注重教材建设,出版了一批我国相关专业重要教材。任美锷教授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杨怀仁教授编写的《第四纪地质》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王颖教授主编的《海洋地貌学》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黄杏元教授等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为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第一部教材。林炳耀教授等主编的《计量地理学》为我国第一部计量地理学教材。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出版各类教材和专著100余部,其中,《现代地貌学》《海洋资源概论》《全球变化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GIS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和《资源学导论》等分别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海洋地理》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奖,《海岸海洋科学》和《工程海岸学》相继入选海洋优秀科技图书奖。此外,还出版了《土壤学基础与土壤地理学》(1961)《普通水文学》(1978)《机助地图制图》(1983)《专题地图编制与地图集设计》(1984)《中国经济地理》(1985)《计算机地图制图》(1987)《第四纪年代学及实验技术》(1988)《自然资源导论》(1991)《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1992)《自然地理学》(2001)等其他一批地理学优秀教材。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亮点纷呈。其中,“GIS设计”“走进地理学MOOC”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自然地理学”“GIS设计”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经济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走进地理学MOOC”入选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Understanding Geography: Human, Land & Ocean”入选首批国际版MOOC课程。
学院积极开展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总结教改成果,获得10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表1)。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含一等奖3项)。这些成果涵盖专业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野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到应用推广,在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表1-学院的教学成果奖汇总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核心位置,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学院毕业和在校的本科生5653名、硕士生2975名、博士生1328名、成人教育885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588名,共计11399人。这些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如胡焕庸、李旭旦、李海晨、李春芬、鲍觉民、宋家泰等;有20位校友当选国内外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美锷、吴传钧、陶诗言、高由禧、李吉均、王颖、周成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张小曳,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朱震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承继成、毛汉英、周成虎、宫鹏、何大明、李满春,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许崇育,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蒋忠诚,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吴缚龙、何深静;毛德华、夏训诚、吴瑞林、魏克良、吴强、胥燕婴、杨保军、刘国洪、许志晖、袁喜禄、李侃桢、金卫东、郜秀菊、黄晶、杨桂山、王建、台培青、郑朝贵、陈平、曹桂发、吴秋华、刘波、林伟星、孙在宏、储征伟、张鸿辉等一批行业领军和管理人才;高抒、顾朝林、梁顺林、唐新明、时钟、鹿化煜、钟昌标、李新、汪亚平、朱青等一批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
近十年来,学生团队3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一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全国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等国家级行业技能竞赛奖励30余项。近年来,学院就业率逐步上升,本科生就业率常年接近100%,其中读研深造75%、就业创业25%。学生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四 科技报国,担当有为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关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灾害防治等国计民生。地理学经世致用,服务国家需求。早期,竺可桢先生的季风气候研究、张其昀先生的历史地理研究、胡焕庸先生的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现称为“胡焕庸线”)以及杨怀仁先生的南海诸岛研究,均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1952年以来,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自然资源利用综合调查之需求,一方面积极推动研究机构建设,相继成立了非洲研究所、环境地理研究室、遥感应用研究室、海洋地貌与沉积室、第四纪环境预测研究室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等。特别是,1990年,受世界银行贷款和加拿大国际发展中心资助,组建“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另外,承担国家任务大力开展科学考察,结合国民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开展了自然地理区划和准热带研究、岩溶发育理论、长江研究、第四纪环境演变、海岸地貌与沉积、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考察、海港选址、农业遥感、城市与区域规划、非洲地理和旅游地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8项(表2)、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任美锷院士牵头的“中国喀斯特的若干理论问题”荣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陈钦峦教授参与的项目“卫星遥感信息在山西农业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颖院士参与的“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研究及其应用”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满春教授牵头的“南海及周边遥感综合监测与决策分析支持”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表2-学院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汇总
新时代以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学院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国家重要科技项目,主持了一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重大应用项目等重大项目(表3),在地表过程演变、陆海相互作用、水土资源利用、全球系统变化、灾害应急响应、国土空间规划、卫星遥感观测、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大数据、地理智能分析等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国家和区域乃至全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表3-重大项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地表环境遥感及其植被碳循环过程监测,发展了三维植被参数激光遥感提取技术,精准刻画了城市植被降温效应,首次揭示了CO2浓度和温度上升对城乡光合作用物候差异的影响,发现CO2全球施肥效应呈下降趋势,自主研发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为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实现碳中和目标、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等提供科学支撑,主要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入选“十三五”国家科技成就展和“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针对陆海相互作用与沉积动力过程等科学问题,建立了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的二维分析方法,被国际学术界誉为“Gao-Collins方法”,阐明了河海交互作用海岸海洋沉积体系形成机制,揭示了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扬子大三角洲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学科卓越期刊,部分成果被写入欧美主流教科书,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带动了我国海岸海洋科学发展。围绕东亚季风和干旱环境演化过程与驱动机制等科学问题,开展定量高分辨研究,揭示了干旱环境和季风气候的阶段性耦合演化过程,提出上新世以来干旱环境和季风降水受全球温度变化控制、高纬和低纬过程联合驱动季风降水变化的观点,成果在学科卓越期刊上发表,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面向经济主战场,利用潮汐汊道发育理论成功完成了洋浦港、曹妃甸港和洋口港等30余个海港选建,突破了泥质平原海域建港禁区,推动了潮汐汊道海岸建港,结束了900公里长的苏北平原海岸区无深水海港的历史,填补了长三角北翼深水港的空白。围绕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体系与优化调控技术,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了面向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集底线约束、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于一体的国土空间综合管控方法,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成果发表在学科卓越期刊,参与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研制多部土地整治国家技术标准,成果得到中央和部省领导批示,荣获地理信息、国土资源、江苏省等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和一等奖。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南海岛礁资源环境监测与海疆权益维护研究,提出了南海珊瑚礁发育演化模式,确证了南海断续线为海疆国界线,研发了“星—空—船—地”协同立体监测技术,构建了“感—传—知—用”全链条南海国土安全监测体系,填补了敌占区南海岛礁水下地形数据的空白,构建南海动态监测与情势推演平台,服务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向中办和国办提交多份战略咨询建议,得到中央和部队高度肯定。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针对疫情防控、长江防洪减灾的遥感应急监测和地理信息服务,揭示了长三角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洪涝孕灾环境的影响规律,开发了城市水文效应综合评估、暴雨洪涝预测及其土地利用调控模型。研制的防洪调度决策系统在长三角主要城市防汛部门得到应用推广,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及中小流域防洪减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和应用示范,成果呈送中央、地方和部队,充分发挥作用。
五 继往开来,谱写新篇
奋楫争先谋创新,行远自迩再出发。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已经掀开新的篇章。近年来,学院励精图治,勇毅前行,在科教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为新时代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目前拥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技平台:国家2011计划“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等国家级平台,教育部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参与)和海岸与海岛开发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江苏省绿色发展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省部级软科学与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3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和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国家四青人才获得者10人次、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6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万人 计划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领军人才各1名、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1名和优秀教师奖2名、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主持1个、参与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研究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新的征程上,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创新驱动发展,再攀新高。面对机遇与挑战,南京大学全体地理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顺势而进,守正出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积极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全力推进学院“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地理与海洋科学前沿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高地,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书写奋进之笔。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百年院庆师生合影见本期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