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匡亚明学院1998级强化部文科班校友返校侧记

发布者:徐月瑶发布时间:2019-01-08浏览次数:1115

四年学完文史哲三系所有必修课,
期末考试70分才算及格,
名师博导轮番上场亲自授课,
这样的本科四年你能想象吗?
在20年前,就有这样一群南大人,
度过了属于他们的独特大学时光。

2018年7月28日至29日,匡亚明学院1998级强化部文科班院友欢聚母校,纪念入学20周年及本科毕业16周年。“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对南大的归属感和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将他们紧紧相连,点点滴滴皆是母校情。

初见·相约98

1998年,学院还未改名匡亚明学院,叫做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强化部分设文理两班,均采取提前招生方式。当年春季,学院相关招生老师至各设区市众名校,择会考优胜者纳入选拔范围。理科80人取50,文科50人取30。
        是年5月,考生悉数入住南苑宾馆,摩拳擦掌,意气风发,志在必得,誓要一较高低以自证。许多院友犹记得,当年的数学和英语考试“难出天际”,两场考下来,沮丧者有之,惊呆者有之,大哭者有之,欲弃考者亦有之。国内一流高校的门槛,非易进也。
        在世界足坛黄金一代即将亮相的那个夏天,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陆续抵达各位优胜者的高中母校。一众同龄人尚在作高考前最后冲刺的黎明前夜,南大通过严苛而负责任的筛选,带领我们提前站到人生的另一个关口。
        文科班13位男生,17位女生,循着南大抛出的命运之线,走到一起。
        一切才刚刚开始。南大用通识教育理念办强化部。进来的门槛高一些,面对的要求自然也要高一些:在双方共持的心理框架内,我们度过了较其他文科校友艰难数倍的四年。
        文科强化班的学生,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完成文史哲3个系的所有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美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世界近现代史,蒙元史、高数、逻辑学,都是必修课;期末考试,70分以上算及格。寄予的期待高一些,获得的“特权”也多一些:中文系赫赫有名的“程门四大弟子”亲自为我们授课,历史和哲学两系博导名师的课也可以选修;每次借书可比其他同学多借6本,可以到计算机机房上网,港澳阅览室对我们开放。
        “魔鬼般”的课程设计和人无我有的“特权”,使“强化部”这三个字,在南大校园里成为特别的存在。

四年三迁谱“传奇”

春夏秋冬,我们从浦口到鼓楼,从鼓楼到浦口,再回到鼓楼,四年三迁,成为传奇。
        浦口校区的阶梯教室、南平教室,鼓楼校区的教学楼、逸夫馆、图书馆……我们在没有空调的教室,听大师讲课,接受南大精神的“注入”。18岁到22岁,我们看待世界、解读世界、掌握世界的方式,从高中阶段的知识记诵,过渡到大学阶段的知识搭建,用框架整合零散,用结构归整单一。知识从静态的储存变成动态的工具,我们从少年变成青年。
        以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四年,在2002年夏天走到暂别的路口。北园的主干道上方,横幅张起,“今日你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你为荣”。毕业典礼上,时任南大校长蒋树声先生临别赠言,“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母校都在背后看着你们”。1998级文科强化班的孩子们,一部分远赴重洋求学,一部分通过保研或自考进入南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人成为初入职场的“社会人”,走向新的人生旅程。
        我们只有30个人,我们从未分离。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美国,香港、北京、长三角,20年后,一声召唤,我们急驰马蹄,为要一聚。跟1998年初见相比,我们不再纤瘦,发量减少,胶原蛋白流失,脸上有了沧桑的痕迹,但是我们有彼此。
        56亿人的地球上,我们磅礴的青春,我们宝贵的稚气,我们全部的秘密,我们心底的理想,因为30个人为彼此保存在大脑里,才永不磨灭。

“同学”20年再相见

我们没有成为强化部想要培养的大师。我们有的还跋涉在通往学术殿堂的山腰,有的躬耕于教书育人的课堂,有的默默守好一方公职,有的在商海弄潮,有的在用笔和镜头呈现社会的真相。
        与前后各届院友相比,我们可能没有那么杰出璀璨。但我们始终以南大为自己的精神原乡,始终以自己是南大人为荣,始终牢记自己是强化部的院友,有尊严,有责任,有追求,有腔调。对母校的爱,和来源于母校的自尊,我们一点不少。

“同学”,20年前,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句话。“同学”,20年后,这是一句话最美的开头。这是南京大学赋予我们的心灵密码,无论多少年过去,只要唤出这两个字,天涯海角,我们都会重新回到这里。
        先生未白发,同学犹健朗。人间至美,不过如此。下一个十年再见。
    (文/陶静霞,图/吴新生)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