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念支撑理想,让视野决定高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12浏览次数:1258


亲爱的2015届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老师:

今天能够被邀请参加母校的毕业典礼,感到十分的荣幸。

在南京大学的四年校园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最令我难忘的记忆是:1982年,入校第一天,同班的一位同学用扁担肩挑行李艰难地挤上了公共汽车。跟这位同学一样,进入南大,也是我第一次进入一座城市,在这里我第一次学会了苏北口音的普通话,第一次看上了电视,第一次走进了电影院,第一次看到了一座大山,还是第一次看见了外国人。可以说,在加入南大的第一天起,我才开始走出了乡村,一步步走向了更加遥远的世界。借此机会,我要再次向母校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流行歌曲从港台吹到了大陆,伴随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了阳光和朝气。那时候,封闭多年的中国正逐步走向开放。1986年崔健的《一无所有》伴随我们走向了社会,让我幸运地见证了中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告别了贫穷,我们也不再一无所有。然而,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我还记得,我们刚刚离开学校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正时兴经商和下海,还流传着“拿手术刀的不如拿理发刀”,“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说法。我也曾经一度迷茫,甚至怀疑四年大学所学到的知识是否真的有用,做科研是不是值得,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同学们,今天你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的转折点。腐败的蔓延基本得到了遏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中国大地兴起,知识和创造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国人所期盼;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满怀信心地带领我们走向一个真正法制的社会。然而,看待当今中国的现状,我们既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国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官僚主义的恶习不会轻易退出历史的舞台,封建的残余还隐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的贫富差距依然过大,还有大约70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社会公平的实现还有待时日,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不算太平。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的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了10万亿美元,或许不久将会成为世界第一,但环境污染的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还很低,我们的科技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不必怨天尤人,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多灾多难的历史,我们应当为生活在今天的中国而感到庆幸和自豪。中国的未来寄托在年轻的一代身上,这是一个你们能够施展抱负,改变社会,大显身手的时代。

离开了校园,我们才算真正走向了社会。中国还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脱去了大学的“襁褓”,你们也许将学会各色各样的生存技巧,你们也许会变得成熟、世故,你也可以学会妥协,但一定不要轻易向世俗低头;要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要变得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失去内心纯净的理想和信念,更不能失去爱心和良知。“诚实、善良、宽容、同情心、正义感、对他人的尊重”,都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美德。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听起来有些斯文。我更愿意把南大的精神简化为更加通俗的八个字“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离开南大三十多年,我从一代一代的校友身上不时能感受到,南大精神已经通过他们被不断地发扬光大。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在我心中就不是合格的南大校友。我相信:老实人不会吃亏,只有愚蠢和懒惰的人才会吃亏。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特点是对诚信的推崇。大学里,你们收获了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走向社会,你们会建立起更多同事间或朋友间的友情。1999年我从美国回国后,刚刚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支持,担任一个团队的负责人,我们研究所的张弥曼院士教导我要多帮助别人,她的话让我铭记在心。事实上,她和研究所的其他老先生们从我读研究生开始,就一直给予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慢慢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的道理,并且从中受益匪浅。这也是我从一个普通的团队成员,到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再到研究所所长的经历中获得的最大的体会。或许你很快会加入别人的团队,但不久你或许就将领导一个自己的团队。我认为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我相信,只有当你具有开阔的胸怀和团队的精神,你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为我们演绎了什么是大学精神的精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大学的精神,这样的精神需要伴随一生。我理解的“独立”和“自由”都是一种价值和精神的追求,但是我们又同时不得不面对现实。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仰望星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即使有生活中的羁绊,我们至少可以保持内心的自由。坦率地告诉大家,我个人从来就没有很远大的理想,也从不给自己设定长远的目标,但是“科学、民主、自由和独立”一直是我坚守的信念。而且我也相信,只要不失去信心和信念,你就不会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绝大多数将离开母校,无论你的学业是辉煌还是平庸,但一切都将写入你的履历或留在记忆中,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学校,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轻装上阵,重新启航。走向社会,我们的学习不会停滞,但将被赋予新的定义。如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并进一步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将大大推进国际化的进程,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需要民族的自信,需要不卑不亢的精神,更需要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欣赏和谦逊的心态。

我一直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与周围的人比较,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智商还不够高,你或许还拥有很高的情商;如果你认为自己智商和情商都不如别人,你或许拥有更加勤奋的基因;如果你非要固执地认为自己既不够聪明,也不够勤奋,你或许还具有别人没有的机遇和运气,或者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总之,我们都不能妄自菲薄,只要保持我们自己的信心,那么我们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幸福本来就是一种感觉,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尺。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具备了足够的天赋。一个开放、改革并不断走向公平中的中国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成功的上限不是你的天赋,而是你的视野。希望你们用信念支撑自己的理想,让视野决定未来发展的高度。当你们拥有了自己的自信心和信念,幸福也便会油然而生。

同学们,无论你们走向哪里,希望你们心中永远不要忘记这片校园的土地。不论遇到多大的曲折和委屈,不要忘记生你养你的祖国大地,也不要忘记母校的培养之恩。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享受在校园最后的美好时光,并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实现每一个人自己心中的梦想!祝大家好运!

 

    (图/佘治骏)

 

又讯

 

南京大学隆重举行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

6月24日,南京大学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仙林校区体育馆举行。毕业典礼由吕建副校长主持。

陈骏校长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赠送纪念品。

朱庆葆副书记向赴西部地区就业的2015届毕业研究生代表赠送纪念品。据悉,为响应国家到西部及基层、到艰苦地区及行业就业的号召,我校今年共有24位2015届毕业研究生赴西部地区基层就业。

毕业生代表、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毕业生霍达代表即将离开母校的全体研究生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留恋、对师长的感激和对母校的祝福。

教师代表、信息管理学院孙建军教授赠勉同学们两句话:一是诚朴以做人,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记住南京大学所秉持的“大哉一诚天下动”,诚朴做人,淡定做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二是励学而敦行。希望同学们毕业之后继续保持求知励学进取心,向前辈学习、向工作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陈骏校长做重要讲话,他称赞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向母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和学校一起努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南大特色的“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和“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导师一起探索新知,建设一流学科,使得南京大学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指数连续两年进入世界50强,位居中国高校第三位;积极参与毕业论文盲审制度这一新生事物的建设,使得学校的优良率超过90%,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关心学校发展,积极献计献策,许多很好的建议促进了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他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做一名忠诚战士,实现心中的梦想。

任利剑副书记宣读《南京大学关于授予2015届毕业生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决定》。今年我校共有2859名硕士生、422名博士生获得学位。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届博士毕业生何道伟代表优秀论文作者向学校赠送《2015届毕业博士优秀论文选集》,党委常委、副校长潘毅代表学校接受赠送。

出席毕业典礼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定强、陈洪渊、吴培亨,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周三多、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副校长邹亚军、校长助理范从来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各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和相关部处负责人,教师代表及部分学生家长、亲友等。    (齐琦)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