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鹰教授是一位长期活跃在图书情报学研究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学者,无论是在国际上发表学术成果,还是积极联络国外优秀学者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又抑或是推荐优秀学生出国访学,他都不遗余力并成效显著。近日,他又当选欧洲文理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院士。据悉,这是国内图书情报界学者首次荣获该院院士称号。
初见叶鹰教授时,他穿着一袭整洁笔挺的米色西装,与人交谈中时不时透露出顽童般的可爱,浑身洋溢着轻松、随和与热情的魅力。他目光温柔,谈起信息管理的现状与未来时,眼睛里流露出专注与谦逊。正是这样一位富有人格魅力和专业精神的和蔼教授,为我们书写了中国图书情报领域的一段传奇。
“经历多门学科,图书情报是我的挚爱”
“叶鹰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学者,也是一位不惧孤独、传奇的学者,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有耗之不尽的精力。”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教授范并思如此评价到。其实“智慧”、“传奇”、“不惧孤独”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因为这位智者与图书情报学的“结缘”,正是一段充满着执着与求索的传奇经历。
1978年,年轻的叶鹰进入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十几岁的他就敏锐地发现,自己有一半时间都用来与文献打交道,而进行文献分析与信息检索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进程和质量。“我发现,比起化学实验,我更擅长做文献工作,且满怀兴趣,所以我决定转到图书情报研究上来。”
1982年,在南京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怀着对图书情报研究的无限憧憬,叶鹰进入云南西南林学院图书馆工作。实务工作一做三年,其间他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进修半年,在其后两年多图书馆员职业生涯中,钻研图书情报学,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编出了一部文献检索专题教材,并在哈尔滨“全国林业院校文献检索首届师资培训班”上担任主讲教师。
在图书情报学上的专注与兴趣,促使叶鹰在198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深造。当年与他同班的范并思教授回忆到,“那时校园内知识界的思辨、反思风气甚浓,学术思潮激荡,而叶鹰也是热烈争辩、激情洋溢的同学之一”。有一次,在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叶鹰热烈地与老师争论“知识交流论”,还主动跨上讲台,谈笑风生地给老师、兄长们分享起自己的见解来。
在华东师大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叶鹰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工作了六年,在此过程中,叶鹰也给学生讲授信息检索课程,解答用户的咨询,尤其在外语信息工作方面十分突出,这得益于他在南京大学读本科时勤奋高效的学习。“南大四年,最重要的是奠定了我终生的学术基础。那时学风很好,刚恢复高考,大家都求知若渴,我也把绝大部分时间扑在了学习上。除了必修的英语,我在南大选修了德语、法语、日语、俄语和世界语五种语言,每多学一种语言,我眼前就多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学习外语我乐在其中,而这样的积累,给我之后研究带来很大帮助,别人不能处理的信息,我能处理。”
1992年,叶鹰作为访问学者远赴德国,这一次出访成为他意料之外的转折点。“在德国,我深切感受到一股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学术氛围,德国学术传统中的许多特质,如逻辑和时间观念极强、做事条理有序,潜移默化地影响德国学者的研究与治学。那么我们呢?我想中华民族是不是也有优良传统植根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中,还有没有还可以挖掘的精神可以发扬光大?”为了厘清这个疑惑,叶鹰在1993年考上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并于2005年出版了由其博士论文扩充而成的哲学专著《易玄虚研究》,对《周易》、《太玄》、《潜虚》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在研究哲学的同时,叶鹰并没有舍去对图书情报研究的投入。在2002年离开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院长岗位后,叶鹰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热情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定量信息分析,并创新“书理学”、“分析信息学”、“三元哲学”等观点。“三十多年来,我的学习没有停,从化学、图书情报到中国哲学,这是一种比较有益的发展积累,现实功利上来说是有损失的,但从个人学问上来说,我很知足。”
“在学科的汪洋中,熟悉‘水性’最为重要”
在教学方面,叶鹰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和长远的眼界。如果将学科研究领域比喻成海洋,与其让学生一头扎进大海盲目追逐学科前沿与热点那稍纵即逝的浪花,他更注重训练学生的“水性”,以激发他们持续畅游、探索海洋的兴趣与思考。
这“水性”究竟是什么呢?叶鹰教授不止一次地提到,其中最难习得的,不是专业领域的纯粹知识,而是日积月累的语言和技能。语言是知识的入口,更是思想结晶表达的通道。就英语而言,如今能够在国际专业顶尖期刊上多次发文的叶鹰教授也有他自己的发展过程。1982年,正值青年的叶鹰大学毕业了。而10年之后,他在出访德国时却发现自己依然无法应用英语流畅写作,也不能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自由交流。此后,他下定决心,凭借“每天看一点”的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坚持,终于有一天,他体会到了量变累积至质变的兴奋与欣慰。2000年叶鹰教授作为Fulbright研究学者去往美国交流,他更是珍惜机会,时时刻刻记得“多开口”。这一年,便成了他实现英语突破的关键年。然而,要说对英语的应用得心应手,那也是五年以后的事了。但正是因为这份简单的信念与可贵的坚持,叶鹰教授才得以将严密的推理、严谨的逻辑用非母语进行表达,使其在国外期刊上结出硕果,为学科在国际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博古通今的悟性也是习得好“水性”的必要基础。在信息资源高度开放的今天,“别有幽情”的古文献研究不再神秘,社会对古代文献的研究人才也有着一定的需求。有着深厚哲学背景的叶鹰教授总是热情地为学生们提供人文指导,但学生本身也必须有一定量的人文知识储备。叶鹰教授总是认为,深厚扎实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是年轻人今后在领域内立足、生根与不断拓展的前提。同时他本身十分注重数学素养的养成和计算机通用技术的熟练应用,并建议学生将此作为自我衡量的准则之一。
在叶鹰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从他身边走出了一位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伊利诺伊香槟学院硕士毕业的刘启元如今是美国雅虎公司的一名程序员,正是他与叶鹰教授共同开发了学科领域内受欢迎的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软件SATI;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赵星近年在学科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篇,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紫江青年学者……在叶鹰教授的队伍中,诸如此类的优秀学子后继有人。谈到叶鹰教授对自己的影响,赵星曾不无感慨地说道:“叶鹰老师以因材施教为教学要义,总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而非项目需求来对我们进行教学。在国际化培养方面,叶鹰老师总是为我们提供与国际学界交往、甚至切身融入和体验国外的社会情境。正是在叶鹰老师的教导下,我才迅速实现了从国内到国际水平的跨越和提升。”
“优秀的学者应是社会道德最后的守望者。叶鹰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言传身教的良师益友。”赵星还感慨道,“他有条件开车,却因环保之义坚持不开;他乐于交往真正的学者,而不喜与外界官僚觥筹交错。”叶鹰老师坚守的道德“水性”,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位优秀学者的人格魅力。唯有坚守这样的水性,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方向,不曾淹没与迷途。
“学术沙滩上的拾贝者”
叶鹰教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曾经形象地把研究热点比作浪潮,而把研究前沿比作沙滩。而对于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他又有这样精彩的论断:“某些热点可能成为前沿,如同浪潮过后可能留下沙滩;有些热点时过境迁而消失,如同波浪过后一无所有。当沙滩累积成陆地,就成为领域。以学科知识本体、智能信息处理、计量分析及可视化为代表的前沿,如同沙滩上的风景,可能在海浪的冲刷下会不断改变其面貌,但研究者总渴望在其中找到一些‘美丽的贝壳’。以Web/Lib2.0、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热点,如同海边冲浪,也许会有新体验,但也可能有浪潮过后的失望和无奈。海滩拾贝式或随波逐浪式研究皆有意义但价值不同。”
近年,叶鹰教授的目光聚焦在定量信息分析上,包括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目前,信息计量的理论机理和H型测度及其延展成为了叶鹰所关注的“沙滩上的贝壳”。他也毫不避讳地承认目前研究最大的难度体现在数学上,图书情报学这一学科的经验积累也还不太充分。
叶鹰教授时常感慨自己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打下了非常坚固的理论基础,深感那时候的教学大纲、教学体系实际上是非常有效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叶鹰教授觉得,大学低年级的专业课比例不应该减少,学生也应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很快进入到专业领域里。叶鹰教授也强调说化学毕业的学生就要像学化学的,物理毕业就要像学物理的,同样我们信息管理毕业就要像学信息管理的,要学出特色来,这当然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到三年级学生都要忙着做毕业论文忙着找工作,那个时候再叫他学专业课程就太晚了。所以在一二年级不能把专业课冲得太淡,还是要找一些基础的专业课进入到教学训练里面。
具有国际视野的叶鹰教授经常强调信管的学科要和国际前沿去竞争,要在国际前沿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些都要求教师和学生有非常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非常好的国际交往能力。图书情报学科以后要在学术上有独特的地位,学生要有核心竞争力,老师也要有它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在与国际同行的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平等、共同发展的姿态:可以共同地对话,可以和国际方面合作去解决一些学术前沿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套用前人研究,这样才是真正到了国际的学术前沿。正如叶鹰教授所言,图书情报学研究不应总是追逐热点,流行过后一无所有,而应专注前沿,研究之后留下永恒。
作为一名图书情报学国际化和科学化的探索者,叶鹰教授把自己的论文集取名为《科学化图书情报学探索》,展现了一个学者纯粹而又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学术精神。在众多这样的探索者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图书情报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