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可谓是厦门最热闹的节日,到处充溢着叮叮当当的骰子声。这种中秋博饼活动是闽南地区上百年来别具特色的民间风俗活动,如今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中秋文化。9月13日晚,南京大学厦门校友会作为全体在厦校友的家,在厦门夏商怡翔华都酒店举行了别具闽南文化色彩的博饼聚会,近百名校友共庆中秋佳节。
参加聚会的校友们多数来自厦门,他们有的刚跨出南大校门,也有已经退休的老校友。在这特殊的日子,新老校友相聚厦门,怀着关心母校发展的拳拳之心,感谢学校老师的眷眷之情。
相聚月明时,中秋共博饼。今年,为了响应“八项规定”的号召,校友会决定一改往年博礼品的惯例,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博月饼。南京大学厦门校友会会长陈国强表示,中秋博饼,博的是一个好运、一种气氛、更是一种对南京大学母校的祝愿,不在礼品或月饼的形式之分,而在一份心系母校的感情,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厦门校友会借此机会欢聚一堂共同祝愿母校更辉煌!
【小链接:什么是“博饼”?】
中秋节,厦门人除了传统的赏月、吃月饼外,还有一种名叫“博饼”的独特民俗活动。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闽南博饼风俗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就是博一个好彩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其中尤以厦门地区为甚。所以,闽南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