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大学大纽约区校友会好戏连台,牵头举办了多项活动。继今年4月到6月作为发起方,与在美国的各个中国高校校友会联手,承办了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杯篮球之后,金秋时节,我们又与天津大学(北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六高校在纽约中央公园联合举办了中秋迎新野餐会,为新老校友跨校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帮助从中国新来的校友尽快了解和适应异国生活环境和文化。
9月7日,阳光和熙的中央公园西北角GreatHill区迎来一张张笑脸,随着热心的志愿者们将月饼、肉夹馍、驴打滚、西瓜、香蕉、饮用水等食品一箱箱搬往目的地,约300新老校友逐渐赶到,开始为聚会热身。
正午时分,聚会正式开始。应邀前来指导和助兴的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傅博领事率先致辞。她首先欢迎和感谢大家的到来,接着重点介绍了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教育组的服务项目和中国留学生的发展现状。欢迎广大留学生及华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前往咨询求助。同时,作为春晖杯创业大赛纽约赛区的联络人,她真诚感谢广大留学人员的积极参与并邀请大家参加9月24日的大赛颁奖仪式暨项目对接和高层次人才洽谈会。随后我们会长谢晓莉和其他五所高校校友会的会长分别介绍了各自校友会的历史、组织和活动情况。
活动期间穿插了汉服表演和拼图游戏。在校友们的积极参与下,南京大学的校徽很快就由零归整了。
校友间的交流无疑是一项重头戏。新老校友三五成群,互相簇拥,在寒暄问候之后,新校友开始从老校友那里咨询学习生活、社交旅游、文化适应、工作择业等方面的经验,老校友侃侃而谈,颇感自豪。老校友间则开始探讨当前的经济走向,职业发展,房价趋势等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互通有无,颇受启发。还有的则寻求兴趣相同的校友,舞蹈、棋牌、球类等爱好者共同切磋。当然,也有不少单身校友伺机寻找意中人,希望在中秋佳节实现花好月圆梦。直到下午5时多,还有校友闻讯赶来,其中不乏北大和清华校友。直到太阳西下,大家才渐渐散去,意犹未尽。
此次活动是在美中国高校校友会横向合作和交流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受益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和随之不断壮大的留学潮,使在美国的中国高校校友人数迅速增加。目前南京大学大纽约区校友会注册人数已达600多人。我们纽约校友会也积极邀请年轻校友加入理事会,老中青结合。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相信未来校友会的工作将更具活力。
(金紫江)
又讯:
大纽约区南大校友会成功承办
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杯篮球联赛
由南京大学大纽约区校友会承办,南开校友会、天津医科大学校友会、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浙江大学校友会、中国科技大学校友会、天津大学校友会等协办的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杯篮球联赛于6月8日在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城纽约尼克斯队的主场著名的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了决赛,经过两次加时赛,最终由南开大学校友为主的五虎队以两分优势险胜由清华校友为主的铁球队。
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徐永杰教育参赞、傅博领事应邀观看了比赛,徐参赞特地为南大校友会颁发了最高奖“组织奖”以表彰南大校友会为成功举办此次杯赛做出的卓越贡献。比赛间隙,来自哥大、纽约大学、罗格斯大学的14名啦啦队员在现场激情热舞,也引得阵阵喝彩。这是华人在纽约举办的首场如此高规格的篮球大赛,对推动华人社区的健康生活理念以及提升华人形象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当地众多华文和英文媒体作了报道。
此次联赛于4月26日正式在哥伦比亚大学体育馆拉开帷幕,历时近两个月,有八支球队报名参赛。初赛分A、B两组,进行组内循环赛。小组前两名出线晋级半决赛。胜者进入冠亚军决赛,负者争夺第三第四名。全部比赛共计20场。冠亚季军获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奖杯。参赛队员主要来自在美的中国高校校友,代表了大纽约地区中国高校校友篮球爱好者的最高水平。参赛队员自由组合,有以一所高校校友为主的球队,也有几所大学校友联合的球队。
作为承办方,我们大纽约区南京大学校友会首先带头参赛,很快组建了以南大校友为主的十狼队,领队刘思东、陈青,啦啦队长常可都发挥了表率的作用,带领球队和啦啦队积极认真地备战训练。尽管我们最终没有进入决赛,但大家以球会友,提高了球技,加强了校友间的联系,增强了校友会的凝聚力。
本次篮球赛,我们校友会是承办单位,责任大,任务重。校友会成立了由部分理事和年轻骨干校友组成的赛事组委会,在前会长李军的领导和指挥下,和其他高校的校友会默契配合,完成了大量的比赛组织和准备工作;现任会长谢晓莉也在幕后积极支持;李军和谢晓莉还捐资赞助数千元,为杯赛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我们校友会分别建立了联赛组委会微信群,志愿者微信群等不同职能部门的社交群,及时沟通和交流,很多校友志愿者奉献了陪伴家人和个人的业余时间,每赛必到,为球赛为队员加油,实在不能到场的校友,也积极通过微信平台出谋划策。
通过承办这次北美高校联赛,极大地扩大了我们南京大学大纽约区校友会在南大校友和兄弟校友间的影响力。校友会老中青三代骨干校友齐心协力,锻炼了年轻校友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为未来校友会工作更上一层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纽约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