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张家德校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3-11浏览次数:2649


缅怀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张家德校友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重庆人民大礼堂是山城重庆的地标。在矗立了半个多世纪之后,重庆人民大礼堂在蓝天白云下仍然是那样熠熠生辉。大礼堂建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以美国白宫式的大跨度穹顶钢网壳结构与中国天坛式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完美结合而著称于世。中西建筑风格的巧妙结合使它光彩夺目,因循山势对环境的适当利用让它雄伟壮观。
    然而与重庆人民大礼堂蜚声内外的盛名相比,它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却并未有这样的声名,他就是我校校友张家德。有人评说:“总设计师张家德是位了不起的天才,如果他命顺,真应该跟建筑大师贝聿铭媲美了。”
    今年恰逢张家德校友离世30周年,在此让我们从他一生朴素的几个侧面一同回顾他精彩的人生,一同缅怀我们的校友前辈。

一  经历简介

    让我们以时间为主线,来回顾张家德校友一生与建筑设计事业有关联的重要时刻。
    张家德1913年出生于四川威远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4岁即学千字文,6岁开始背诵唐诗300首。193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建筑设计系。他除了主修建筑设计,还选修了结构设计;因为他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受天然材质的限制难以放大跨度,产生更为丰富宏伟的造型。唯有采用西洋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才望有新的突破。求学期间,他十分刻苦,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和才华,为此还受到了常来讲学的徐悲鸿教授的赞赏。
    1934年他毕业后留在南京,在以后的三年里,他承担了70余栋楼房工程的设计,其中南京国民会议室的优秀设计获得全国建筑工程师奖。
    1937年张家德回到了家乡四川,在成都他设计了中央大戏院、沙利文舞楼、聚兴城银行等工程。
    1939年张家德离开成都来到重庆,尽管那时他偶然因药物中毒而导致双耳永久性耳聋,但他仍然奋战在一线,一个又一个地承接设计任务。1942年,日机频繁轰炸重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张在渝成立了家德工程师建筑事务所,专事民宅的抢修和重建,而且多半是义务和半义务性质的。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张家德还设计了陕西建设银行总行、内江分行、小龙坎电影院。
    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他设计的重庆人民大礼堂方案被选中,自1951年8月起至1953年底,受新政府所托,他担任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设计建造了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人民大礼堂起初名为“西南军政大会堂”,1954年4月改为“重庆大礼堂”,1955年才改名为“重庆人民大礼堂”。
    1959年2月,张家德受命审查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工程的工程质量。
    改革开放后,1978年张家德已身患重病,仍承担了国际饭店的设计工作,1982年5月,他的肺心病再次发作,19日病情恶化,20日离世之前仍然深深眷恋着他的建筑事业。

二  卓越的成就

    张家德校友是中国当代建筑师中的前辈,与他大学时的同学如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张镩等人相比,他创作完成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其作品的知名度却属一流。他呕心沥血设计的重庆人民大礼堂获得蜚声海内的盛名,大礼堂集中展现了张家德校友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的成就。
    1987年,一部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和伦敦大学著名专家教授共同主编增订出版的经典著作《比较建筑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一书,首次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国内著名建筑43项,其中重庆人民大礼堂排列第二位,仅排在北京友谊宾馆之后。在仅有的16名中国建筑师的名单顺序中张家德也是排名第二。
    2000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被正式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称号,这是重庆市唯一入选的建筑。该奖项由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具有较高权威性。
    2001年,国内建筑评论界权威专家、天津大学教授邹德侬编著的《中国建筑历史图说·现代卷》中,把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作为1948年-1952年的代表性建筑,评价大礼堂是现代建筑的延续性展现,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利用民族形式歌颂新中国的赞歌,是采用民族形式的建筑特例。


    大礼堂采用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中轴线对称的传统办法,配以柱廊式的双翼,并以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这类建筑华丽、庄严,虽不完全实用,但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和威慑力,是建筑结构中最高等级的代表,是继北京和沈阳故宫后的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大礼堂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三个特点:第一,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由于受木材长度、粗细、易燃易腐等局限,建筑体不可能很大,除了利用高起的地势和巨大的台基烘托外,还借助于群体的有机组合,以取得宏伟壮观的艺术效果,人民大礼堂不仅地势高,而且台基宽阔坚实。第二,中国古建筑主要以建筑围成的院落为单元,通过明显的轴线关系,串联和并联成千变万化的建筑群组。第三,古建筑要比例匀称。大礼堂屋顶各部分曲线优美、柔和,向上微翘的飞檐,使本应下压的大帽子屋顶反而随着线条的曲折,显现出向上托举之感,宽厚的正身和宽阔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体现出庄重的美。

三  坎坷的人生

    天才似乎总是受老天嫉妒的,张家德校友一生遇到了很多不顺,他去世时也年仅69岁,而这本可能是实现更多人生梦想的年纪。然而这些不顺可能伤害了他的身体,但却从没有影响他的意志。
    30年代在成都期间,一场大雨将他全身淋湿,他病倒了,患了急性肺炎。高烧消退后,药物中毒造成了他永久性的耳聋。
    才遇天灾,又遇人祸。1939年,张家德校友郁郁寡欢地离开成都,去往战时陪都重庆,因为那里有他的亲戚和朋友。一路上,有个自称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同学无微不至地照料他,使他完全失去戒心,临近山城,那人悄悄地溜走,窃去了他夹藏在皮箱中的全部银元,同时还窃走了几十幅图纸,那是他在成都精心设计绘制的中式古典住宅小楼和西式别墅式小洋楼200多幅中的精品。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损失的作品图纸却是他心中最爱,这种痛心的感觉可想而知。
    十年后的1949年9月,同样的不幸重演,他在重庆的住所(一栋四层楼房)因为战争而毁于火海,其中又有不少建筑设计蓝图毁于火中。万幸的是他和家人都安全地从大火逃离出来。
    就连他最为著名的设计即“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成功也并非一番风顺,1951年他设计的“西南军政大楼(即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方案差点就因人为因素没有被当时的决策者看到,万幸的是张家德校友的坚持才使得他水到渠成地成为重庆人民大礼堂的总设计师和工程师,今天的世人也才能得以瞻仰这巧夺天工之作。
    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刚刚建好后的1955年,张家德校友以及大礼堂的其他执行人员就面临了诸如“项目铺张浪费”“形式堂皇,内容恶劣”等批评,项目人员都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作为知识分子的张家德更加惶恐不安。
    而在后来的十年动乱中,他更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无休止的批斗,他失去了工作,被监禁而睡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欲辩无言,欲哭无泪。张家德校友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最后却落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与心爱的家人分离的结果,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
    张家德校友一生大起大落,充满坎坷,但唯一不变的是对建筑设计事业的眷恋,他对建筑设计的执着让人敬佩。

四  执着的精神

    早在学生时代,他就以钻研学问为乐而无暇他顾,他靠两个烧饼就可以在图书馆里从早泡到晚。
    重庆人民大礼堂的设计图是画在长3.61米,宽1.53米的大画布上,张家德废寝忘食苦干十几天才得以完成在曲折“中标”而成为项目总设计师和工程师后,他一心扑在了整个项目工程上。
    重庆人民大礼堂采用的是大跨度钢穹顶结构,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因此在获得一批急需的外文资料(外国仅有的几个大穹顶结构建筑设计资料)后,张家德欣喜万分。但因为忙,没有大块时间来消化,他就把资料分成了十几份,每份再折成小册子,揣在衣袋里,利用每个间隙来细细研读,甚至连坐在马桶上的时间都不放过。
    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张家德的工作千头万绪,他忙得晨昏颠倒,常常吃了这顿忘了那顿,导致了严重的胃病。胃疼时就吃上两块饼干,而不舍得花一点时间到医院去,直至大便出现了沥青色,回家时连楼梯都上不去才意识到病情危重。然而在住院后的第三天,他又带着一包云南白药回到了工地设计室。
    在十年动乱而无法工作的日子里,他默默开始了对地震作用下超高层结构的设计研究,他将所有的痛苦抛于脑后,仍然希望着实现梦寐以求的向往——在中国的土地上盖起一幢幢美轮美奂的大楼。
    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身患重病的张家德仍承担着国际饭店的设计工作,白天四处奔波调研,晚上边喷着气雾剂镇着哮喘边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后来由于经济紧缩,工程被迫下马,他一下子仿佛苍老了许多。
    1982年5月,他的肺心病再次发作,19日病情恶化,他却还在深深眷恋着他的建筑事业。他问身边的小女儿:“爸爸还能再活10年吧?”“能,能!”女儿已是满眼噙泪。“那好,等我病稍好一点,我就给邓副总理写信,请他批准把建国际饭店的钱拨下来。钱一拨下来,这个工程的施工还要由我来搞!”他痴痴地注视着墙上那幅衬有蓝天白云的国际饭店38层彩绘效果图,无限神往的样子。
    1982年5月20 日,张家德已生命垂危。在弥留之际,他嘴里还喃喃地说着:“图……图……我的图……”在第11次昏迷之后,他永远地闭上了睿智的眼睛。

    张家德校友的一生光明磊落,如果他能少一点坎坷,如果他能多顾着一点自己的身体,也许他能实现更多的梦想,我们也能见到他更多的精彩之作。可惜人生难再,历史没有如果,在校友离世30周年之际,我们也唯有送上深深缅怀之情,送上晚生们崇高的敬意。
    (本文根据ARCHICREATION,2005-12;《重庆晚报》以及网络相关资料等改编,谨向原作者致意)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