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源广场追忆——记中国教育史上一次罕见而影响深远的联合毕业典礼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17浏览次数:1118


二源广场追忆——记中国教育史上一次罕见而影响深远的联合毕业典礼
彭黎明/ 文

    走进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正大门,沿着宽阔美丽的中央大道,便来到巍峨的杜厦图书馆前记录着母校厚重历史的“二源广场”。只见广场上屹立着庄重的“南京大学鼎”,卧立着鲜花围绕的“二源广场记”碑,历史原书笔体的“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校名碑醒目地立于左右,仿佛在向参观瞻仰并拍照留念的人们叙说着南大两个共同著名前身辉煌的历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军兴,中华民族生死危难。为保全华东地区宝贵的教育精华免遭涂炭,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举校溯江西迁,其本部当年底开课于抗战陪都重庆沙坪坝嘉陵江畔之松林坡,与重庆大学风雨同舟相邻艰苦办学;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中大牙医专科学校(1939年发展为6年制牙本科)则西迁至成都华西坝,汇同随后依次内迁于此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由1913年建立的金陵女子大学于1930年更名而来)、燕京大学,在东道主华西大学的鼎立支持下,6高校联合抗战办学共享华西校园。届时成都华西坝与重庆沙坪坝一样,成为国内教育界精英融于一体的学术圣地之一,肩负着抵御外敌延续五千年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
    漫漫八年艰苦抗战路,华夏军民同仇敌忾英勇奋战,胜利的曙光正在步步来临;漫漫八年西迁办学路,名师学子强我中华发奋拼搏,英才辈出伟绩蜚声于海外。1945年8月,华西大学因场地有限先行举办了本校应届学生毕业典礼;接着在同一地点,极为隆重地举行了由抗战西迁办学的国立中央大学(迁蓉相关院系)、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齐鲁大学5大学应届学生联合毕业典礼。当时的四川省主席张群应邀出席了本次重要的5大学联合毕业典礼,在毕业典礼上对5高校应届学生进行了毕业祝贺。
    此次联合毕业典礼还举行了少见的毕业招待酒会。在酒会上,张群省主席频频举杯向参加5大学联合毕业典礼的学生和教师们祝酒。有人问张群:“战争能够在中秋节之前结束吗?”一旁人搭话:“估计还有半年,最多一年吧!”正在此时,一位秘书走进酒会现场递给张群一张纸条,张群一看,惊喜万分举臂高呼:“抗战结束了!日寇投降了!我们胜利了!”顿时全场欢呼雀跃、含泪拥抱,联合毕业典礼招待酒会变成了抗战胜利的欢庆会,人们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联合毕业典礼后,客居成都西迁办学的5高校毕业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华西大学校园,唱着抗战办学的胜利凯歌奔向各方。
    5大学联合毕业典礼,标志着抗战西迁联合办学的圆满成功和结束。随后各西迁高校纷纷回迁,国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也先后踏上“漫卷诗书喜还乡”的东返征程复员回宁。
    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不久去“国立”二字迳名南京大学;1951年9月,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新的金陵大学;1952年9月,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分别调整出部分院系后合并,仍名南京大学。从此,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含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成为今日南京大学的共同前身,蔚为大观。
    南京大学的共同前身参与其中的5大学联合毕业典礼在举行的年月和举行的时日上与祖国8年抗战胜利时刻的到来巧合得如此之重要,使此次联合毕业典礼记录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之结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极为罕见的、影响深远的双重喜庆联合毕业典礼,以令人难忘的历史篇章载入南大辉煌的史册。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