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母校百年华诞庆同学南京聚会
张如德/ 文
2012年5月20日,是母校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早在去年,历史系1959届在宁同学就决定在今年校庆之时,邀各地同学会聚南京,共庆母校华诞,再叙同窗友情。各方闻讯,欢欣鼓舞,积极响应。5月19日,在南京广州路科技大厦,在宁的杨振亚、周静鵷、沈汉首先迎来了1959年离南大后此番从福州初次回母校的唐崇波,接着,上海的曹惠民、杨虞斌、唐玉田、姚国云来了。下午,苏州的叶传钺、无锡的张如德偕老伴阮正芳、镇江的吴家坤偕老伴赵慧英、芜湖的史文清、郑州的霍光汉、香港的蔡吉祥诸同学,纷纷来到。大堂中充满欢声笑语。看到当年瘦小灵活、仅重90来斤的“小猴子”唐崇波,现在已长成150多斤的壮夫,大家几乎认不出他了。已入耄耋之年的他,竟还像个50多岁的人。
此次南京同学为尽地主之谊,全包了外地同学的伙食、旅游费用。虽说现在大家都不差钱,但在宁同学的这份心意,却是千金难买的。
当天下午,年过80的王亮功同学和从常州的婚宴上退出的翟国璋同学也赶到科技大厦欢迎外地同学。5点多钟,沈、周二位领大家到南园学生食堂就餐。这食堂是在当年学生草棚食堂原址上重建的。回忆那时的食堂,竹篱草舍,绿树繁花,极具田园风致。每当开饭时近,竹篱门外,碗筷叮当,草棚里面,饭菜飘香,注目篱门,垂涎千尺。美哉,草棚食堂!
晚饭是每人一大海碗宽汤面条,外加两大筒面饼卷馅。这份量,谅现如今四位骨感美人都吃不下,居然被我们这些老家伙吃下去了。廉颇虽老,尚能啖饭。母校的饭食就是好吃。
晚饭后,我们在南园散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南园格调基本未变。在宿舍旁的大道中,树影婆娑,灯光闪烁,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情不自禁,口占一绝:
重到南园
偕朋重又到南园,风景依稀似昔年。
多少悲欢当时事,常伴云月入梦来。
慢慢地,我们走回科技大厦,登上18层楼打算就寝,李庆余同学来宾馆与大家会面了,不免又热闹一阵。待躺上床,想母校就在旁边,心里非常舒畅。想着,想着,就进入梦乡。真是:三生有幸读南大,一觉金陵梦也香。
5月20日早晨,整个汉口路校区就沸腾了起来。大门口,一届届各系科的老学生在排队照相。我们绕过照相队伍,侧身挤入校门,步行在林荫大道上,并在校园中散步,约9时到达逸夫馆前。当此时,逸夫馆前也热闹起来。年近九旬的徐洁明大姐,身板硬朗,相貌清癯,步履稳健,一点都不显老。大家热情招呼,都为她的健康高兴。年届85的老班长沈家五来了。前几天,他跌了一跤,致使眼角生青,犹如青面兽杨志。大家劝他不要来,他却坚持要来。此心可鉴,此情十分感人。诗、书、画俱精的汪家伦偕老伴吴万銮来了。家伦上几年还策杖而行,此次已丢得拐杖,稳步行走,诚可嘉可贺。曾一度遭遇凶险的张树栋来了,他以顽强意志,终于战胜了病魔。如今,除双手有些颤抖外,其他可大好了,真不简单。朱自振来了,此次面目清秀,身体灵便了许多,大概在茶园中漫步久了,吸收茶叶清香,身体自然滋润多了。姜雪明和夫君赵长保恩恩爱爱地结伴来了。雪明一点没变,依然热情开朗,感情充沛。李庆余来了,西装领带,一副学者派头,做定了咱年级的形象大使。杨如林、宫庚明来了。他们仍如往昔,少言寡语,但办事认真踏实。
10点,历史系庆典大会在逸夫馆报告厅隆重举行,系领导报告中,提及系里众多名师,恰全是当年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他们是:韩儒林教授、陈恭禄教授、王绳祖教授、蒋孟引教授、王栻教授、曾昭燏教授。赵理海教授、李仲融教授、刘毓璜教授、胡允恭教授、洪焕椿教授、王觉非教授。这些国内外著名学者,虽说已驾鹤西去,但他们的道德文章永远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的音容笑貌长留学生心中。还有茅家琦教授、蒋赞初教授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学问。我们祝他们健康长寿,再结硕果。祝祖庆年老师早日康复,健康如初。
下午,我们乘车去仙林校区参加校庆大会。仙林校区,天光云影,绿树鲜花,人头攒动,彩旗飘扬,好一派吉祥喜庆景象!体育馆内座无虚席。大会热烈、庄重。每有发言,即掌声四起。当一排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发表热情洋溢的感言时,场内喊声震天,欢声雷动。我们忘了年龄,跟着年轻学子,摇动手中小旗,拼命喊叫。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要为母校喊几嗓。太好了!母校您虽已高龄过百,但生机无限。母校啊!您真是观音菩萨,年年十八。
21日,大伙在全年级最年轻的同学沈汉的指挥下,驱车来到溧水县秦淮河源的白马镇,参观最具震撼力的私人收藏宫殿——周园。周园是周贺桐先生的私人会所,占地百余亩,建筑仿故宫,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里面保存了周家五世百年近万件珍贵藏品。想不到这许多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却藏身于这美丽的临水小镇之中。中华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中华文明将永放光芒。
5月22日上午,在校友总会思源厅举行座谈会。在翟国璋同学的主持下,由杨振亚、曹惠民等同学介绍全国各地同学的近况,说起不少同学都想来参加校庆,但限于身体条件,而难以如愿。很多同学送来了美好的祝愿。游克娴大姐上次聚会捐资千元,此次又赞助600元。远在大洋彼岸的陈文娟同学,也赞助了500元。周静鵷同学不仅负责此次聚会的一应财务管理,还给来聚会的每位同学赠送了三种礼品。难能可贵的还有:如德同学及夫人阮正芳,只要遇到同学聚会,均以带病之躯,瓶灌、箱装、手推,热心地带来沉重的自酿美酒,每每令同学们感佩加不安。这次校庆聚会前,诸同学虽已再三叮咛、预阻如德夫妇,请他们务必珍重老年健康,切莫再馈赠佳酿。不料,此次张氏夫妇,竟又瓶装、箱载,为110校庆送来数瓶美酒助兴。如德终因白天负重劳累,当夜,心脑血管发难,夫人阮正芳急奔药房购药,给他服下,如德状况,方始缓解。会餐时,大家纷纷感叹:酒美,如德夫妇心更美;酒浓,如德夫妇情更浓。全体同学说:“是分享,更是感动!”会上同学们争相发言,叙友情,祝健康。
时近中午,大家在拍完集体照后,至南芳园餐厅,举行告别宴会。系党委书记孙江林应邀参加。每个同学都在充分享受着大半个世纪的融融同窗情。频频举杯畅饮,相互亲切谈心,一一惜别,书不尽记。最后,我赠诗一首,作为本文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