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义创新勇士 慈善先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0-28浏览次数:1110

 
 
 
 
杨宗义创新勇士 慈善先锋
 
 
 
 
 
杨宗义,1964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南京市医药管理局宣教处团组织负责人,南京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研究所团总支书记。1991-1995年担任中新合资济南华福终端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首席代表。1995年创立福中集团,一直担任福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过去我们经常会做一些别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福中最后总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你问我为什么福中会成功?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这就是成功的原因。” ——杨宗义
 
标新立异,创新争优,敢为人先。这就是杨宗义,福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一个中国IT业界叱诧风云的传奇人物。正是靠着这种“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的创业精神,杨宗义用15年的时间,把一个只有3人的小公司,打造成了一个拥有近2000名员工,资产数十亿元,产业横跨IT、医疗器械、房地产、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沿着福中集团一次次跨越腾飞的足迹,我们探寻到了杨宗义和他的团队成就大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创新。
 “3+3服务”成就霸业。15年前的南京珠江路,电脑市场几乎被几个大的电脑商垄断。刚刚成立的福中电脑公司,没有任何知名度,甚至连员工都雇不起,如何能打破垄断局面呢?生性要强,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杨宗义,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销售经验,杨宗义认识到,服务,是这个行业的****。于是,在1996年3月1日,他突然抛出一颗“前三年包换,后三年保修”的重磅“炸弹”,自此改写了中国电脑售后服务规则,福中电脑一夜成名。这时,福中电脑公司成立还不到半年。在当时品牌电脑普遍实行一年质保,兼容机3个月质保的时代,福中电脑长达6年的服务承诺经过媒体报道后,首先在南京电脑市场爆炸了。“这怎么可能?”,“杨宗义是个疯子!”,“撑不了三个月,福中就要倒闭!”在同行的一片谩骂、质疑和攻击声中,福中不但没有倒闭,反而越做越大,“3+3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3+3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计算机》、《计算机世界》等媒体纷纷给予大幅报道,3+3声誉鹊起。1998年开始,福中电脑在珠江路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可怕的70%以上,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杨宗义并没有止步,他又着手让福中电脑走出南京,走向全国。随后,福中电脑又通过特许加盟的方式,从安徽泾县到广西南宁、新疆哈密、黑龙江伊春,迅速占领了三、四级市场,发展加盟店近500家。2003年以来,福中电脑还先后又在全国各地开设了16家分公司,市场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3+3的旗帜插遍全国。2001年,福中电脑3+3先后成为南京市、江苏省著名商标,福中电脑也先后获得南京市、江苏省名牌产品,福中3+3品牌无形资产价值达到1.34亿元。2005年1月,“福中3+3荣获了中国电脑行业最佳服务品牌,福中电脑获得中国十大电脑品牌,杨宗义也因此荣获中国品牌建设杰出贡献奖。2008年,福中3+3又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飙升至20亿元。
产业升级转型,实现跨越发展。2002年起,面对IT产业的变局,杨宗义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积极引领他的福中集团加快战略调整,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收购位于新街口核心地段的金都大酒店(现福中数码港)和有着30年历史的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现福中医疗高科),大举进军商业地产和医疗器械领域,顺利实现集团产业转型升级。在刚刚过去的福中集团第三个五年发展期,杨宗义又牢牢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以前瞻性的眼光,加快房地产领域的投资,着重进行商业地产和科技地产的开发,成功打造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三大科技园,同时涉足高档住宅和城市改造工程的投资。另外,福中集团还大胆与国外金融巨头合作,在金融投资领域迈开坚实的步伐。
有人这样评价这位福中集团的创立者:杨宗义天生就是一个“浑身充满创新细胞的创业奇才”。这个当年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年前独具慧眼收购,并精心打造的福中医疗高科,现已成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佼佼者。拥有微波肿瘤治疗仪、电脑灌肠治疗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等数十个自主知识产权系列产品。2010年,福中医疗高科推出的新一代电脑控制型微波治疗仪(肿瘤专用)成为国家卫生部“瘤内免疫靶向放疗联合微波消融技术”课题唯一指定产品,成功进入包括北京301、303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在内的全国200家三甲医院。一个中国医疗器械的远航者、领跑者正在从杨宗义手中诞生。2011年,在福中集团步入“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他又提出了要以医疗器械为突破口,实现2014年海外上市的宏伟目标,带领他的团队踏上第三次创业的伟大征程。
 
“企业首先是社会的,然后才是投资者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已不是单纯的贡献和付出,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责任和觉悟,一个企业家的道德和良知。” ——杨宗义
 
致富不能忘本,这是杨宗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杨宗义7岁丧父,家中姐妹众多,靠老母亲一手拉扯成人。充满磨难的不幸童年,让杨宗义尝尽人间冷暖,也让他比常人更懂得感恩和奉献。作为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杨宗义的个人生活简朴和低调,但在公益、慈善方面却总是出手不凡。
乐于慈善,无私奉献。从创业之初,杨宗义就开始不断回馈社会。在公司很小的时候,他就资助过面临失学的贫困儿童,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公司渐渐做大,他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更加慷慨。十多年来,他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赈灾捐款方面一直都是勇于争先,获得社会广泛赞誉。1997年,福中在南京成贤街小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设立了奖教金和奖学金。2002年开始,福中集团对口援助西藏建设;2006年,投入2000万元设立光彩事业专项基金;2007年,认购玄武区1000万慈善基金。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还是414玉树大地震,在每一次自然灾害面前,杨宗义都带领福中人踊跃捐款捐物,尽一切力量向灾区送去温暖。贵州、河南、陕西、西藏、四川、苏北……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杨宗义和福中集团的爱心足迹。杨宗义的慈善之举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并赋予他崇高的荣誉:2004、2005年,杨宗义连续两次荣登《福布斯》中国慈善榜;2005年和成龙、李嘉诚、霍英东等知名人士一道,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首届中华慈善奖;去年12月,杨宗义再次***南京市委统战部、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南京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授予“光彩事业之星”称号,杨宗义自2004年起连续四次获得此项殊荣。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杨宗义是南京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曾经在大学期间因为家庭贫困受到南大每月18元的生活补助,一直怀有深厚的“南大情结”。取得今天的成就,他时刻不忘母校的培养,因此早早立下了“回报母校”的志向。为此,他对母校南京大学的感恩回馈也特别引人瞩目。2010年12月,在福中集团15周年庆典晚会现场,董事长兼总裁杨宗义斥资1000万元捐助教育事业、光彩事业、文化事业和贫困地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作为受捐单位代表接受了捐赠。2011年5月,在南京大学第四届校董会第三次会议上,身为南京大学名誉校董的杨宗义,又一次慷慨捐赠1000万元,支持母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母校11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大礼。除了设立奖学金和大手笔捐赠以外,他还无数次应邀到大学开展讲座,与在校学子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经验,为支援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杨宗义的熏陶和带动下,扶贫济困、热心慈善事业,在福中集团已经成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和一种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福中集团赞助各类公益活动100多项,累计捐款捐物超过2亿元人民币。杨宗义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民营企业家乐于慈善、无私奉献的赞歌。
杨宗义代表着一群人,他们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中国企业家们。正是他们这种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商业智慧,和乐于慈善、无私奉献的公益情怀,扛起了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在书写传奇的同时,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