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探寻少数民族音乐之旅——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田联韬校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27浏览次数:1043

 
 
 
 
五十年探寻少数民族音乐之旅
——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田联韬校友
秦刚/文
 
 
 
 
 
田联韬,1930年出生,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41年入读万县金陵中学初中部,1948年入读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1949年5月参军,先后在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西南人民文工团、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任队员、队长、创作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0-1984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1984年起,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创作及研究工作。
 
一身旅行的装扮,揣着笔记本,肩挎一部相机,田联韬不止一次深入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寻找深藏在少数民族生活中间的民间音乐。对此,他满心欢喜,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的他从事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已经超过五十年,他用毕生的精力来诠释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和追求。
 
音乐教授曾是学工出身
 
田联韬年少时,社会非常流行的一句择业谚语是“男学工,女学医,调皮捣蛋学体育,公子哥儿学文艺”。当时城市里的很多家长和青年多少都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家人和他本人也不例外。1948年,一心要当工程师的他金陵中学毕业后,顺利考取了金陵大学,如愿以偿成为理学院电机工程系的学生,那时,音乐、手风琴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然而,入学后的第二年,南京解放,革命的愿望使他毅然加入了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身背一架只有18个贝司的手风琴为各地战场的官兵和群众服务。不过这时,由于一直有做工程师的愿望,他仍没有把文艺工作作为毕生事业的打算。直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派出了中央慰问团,代表政府向少数民族群众慰问,因为缺少人员,当时已是部队文艺骨干的田联韬被借调到老一辈民族学家费孝通所在的中央访问团第三分团,远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慰问演出。这8个多月的慰问、演出、采风、创作的经历以及所到之处观众的热烈反应,给他的思想带来极大震撼,让他深切地感受到文艺工作在群众中的影响,从而也根本转变了他对文艺工作的看法,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密切接触和向兄弟民族采风、学习的经历,也培养了他对少数民族同胞及其音乐的感情。田联韬回忆,这是他后来热心于少数民族音乐工作的重要原因。
1960年,田联韬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工作,在这个体现了中国民族团结大家庭的学校,他从事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研究和教育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在民族学院,他接触了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并且有多次机会深入民族地区,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他感叹,“作为汉族知识分子,为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尽力,为少数民族培养专门人才,是我应尽之责”。
 
生活是他汲取灵感的沃土
 
在田联韬看来,每一首少数民族歌曲都似乎在介绍一个故事,叙述一份经历。每次采风,田联韬都为这份音乐之后的故事所打动。
一次,田联韬去新疆采风。当时他从和田到喀什,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坐长途汽车,从东到西,要经历好几天的时间。初夏的季节,在沙漠的边缘,是一片沙砾,没有村庄,很多地方没有村庄,也看不见人烟,除非到了绿洲。这个时候,田联韬坐在车里,有点昏昏沉沉,昏昏欲睡。突然在他的后座就传来一阵苍老、悠长的歌声。田联韬回头一看,是一个维吾尔族的老农民,他也坐车从和田到喀什去,这一段路程,当时车里非常安静,他突然就唱起来了。虽然,田联韬不懂他的歌词,但是他马上就感觉到,这位老汉是受着自然环境的感触,而引发了他心里的歌。这歌声可能这里面包含着他对亲人的惦念,也可能包含着他自己的人生的甘苦的经历。
这段深沉的歌声给田联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采风的过程中间,也接触过不少民歌,但是像这样的群众自己发自内心唱的歌,我是头一次听见。这是我在生活过程中间总会记得,总会想起的一段经历,给我留下的声音和形象的印象,是长久都不能磨灭的。”
还有一次,他在云南阿佤山寨采访当地儿歌时,一位背着娃娃的少妇主动唱起了一首催眠歌,但是这首歌的篇幅非常长大,内容是叙说自己凄凉身世的孤儿歌。这首特殊的“摇篮曲”引起了田联韬的注意。在后来的采风过程中,他又在其它佤族村寨发现许多与那首“摇篮曲”相似,但是曲调和唱词却不相同的孤儿歌。这在其他民族中比较少见,而且在经济水平较好的佤族地区也很鲜见,显然它们已是当地形成的一个歌种。考虑到它的文化背景,田联韬敏锐地意识到,当地之所以存在着这种孤儿歌,是因为佤族长期以来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经济水平和贫穷困苦的生活,以及过去的猎头习俗等,造成了当地居民死亡率较高、所以出现了许多孤儿,因此便有了许多的孤儿歌。
1980年,当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约田联韬为根据傣族民间叙事诗《召树屯》改编的电影《孔雀公主》作曲时,他虽之前早已去过云南傣族的主要聚居区,对傣族音乐已有一定了解,仍再次去傣族地区采风。在前后四个多月时间里,他走遍德宏和西双版纳两个州,进行实地考察,采访了干部、学者、民间艺人、音乐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还包括佛教僧侣、巫师、巫婆等,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傣族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各个曲种和乐种,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增添了对傣族人民生活的了解和感情。在此基础上,他创作的电影音乐《孔雀公主》,不仅得到北京和云南同行的赞赏,而且受到当地傣族群众的喜爱,称赞“这是我们傣家的音乐”。
 
孜孜以求,收获成果一片
 
凭借着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一腔热爱,田联韬不仅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少数民族音乐音响、图片、文字资料,而且还从事了大量的教学、创作及研究工作。
荷兰PAN RECORDS音像公司出版了他采集整理的《藏戏音乐选段》CD光盘;由他谱写的《家家户户运粮忙》荣获全国群众歌曲创作评选二等奖;1983他创作的电影音乐《孔雀公主》更是被北京电影制片厂评为当年最佳音乐创作;2006年,他出版的专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荣获了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研究》、《人民音乐》等重量级学术杂志上,他有十多篇论文发表,由他创作的音乐作品过百首,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电影音乐、电视音乐、舞蹈音乐、器乐和歌曲等。
他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教委“七五”、“八五”规划博士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系统研究”、“藏族传统音乐考察研究”及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系统研究”。2004年,七十有余的他又开始主持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文化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藏族音乐考察研究”。他还多次应邀赴欧洲、美国、香港、台湾及国内各地出席音乐学术会议和举办民族音乐讲学活动。
如果说累累硕果串起田联韬对少数民族音乐满腔挚爱的话,那么三尺讲台,他辛勤耕耘,培育出桃李满园,则体现出他对振兴少数民族音乐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1984年之前,他就先后培养少数民族作曲理论专业本科生数十人。近20余年来,他又着力于培养少数民族音乐理论研究高级人才,已培养白族、纳西族、蒙古族、藏族、达斡尔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汉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生多人。许多学生已在各地成为有影响的音乐家,其中不少学生是本民族第一位音乐学专业的博士或硕士。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