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原到大洋——记长江特聘教授郑洪波的科研足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4-27浏览次数:1138

 
 
 
 
从高原到大洋
——记长江特聘教授郑洪波的科研足迹
 
 
 
郑洪波,长江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西澳大利亚大学理学博士。先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历任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中华青年联合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获得第十届侯德封青年地球化学家奖和中国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其所在课题组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日前,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郑洪波参与的项目《亚洲风尘起源、沉积与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当今世界,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气候为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极端天气,未来的气候会怎么样,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到底有多大……这些科学难题困扰着普通民众,也令各国科学家苦苦思索。郑洪波所在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组正是通过追踪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粉尘”来解读上述难题。
“粉尘”是大气的重要成分,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亚洲粉尘是全球大气粉尘系统的重要贡献者,这些粉尘来源于哪里?是如何在大气中传送的?又是如何参与了全球气候过程?要准确地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就需要摸清粉尘的来龙去脉。项目组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手段,示踪出亚洲粉尘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沙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等等,而且通过地球化学方法,重建了过去数百万年来亚洲季风演化的历史。这些研究成果,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基础和背景。正是基于这一课题对相关科研领域的推动作用,郑洪波和他的同事们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青睐。
小小粉尘,竟然记录着这么多关于地球的故事!由物及人,郑洪波作为“粉尘”的研究者,他的身上,又记录着怎样的故事呢?
 
三十年求学和“回归”路
 
30年前,郑洪波怀揣着“探求”地球的梦想走进了南京大学。与那个时代的很多幸运儿一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成为了时代的“骄子”。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正是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人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时代,这种大时代的烙印即使在今天,也很容易在这批“60后”身上找到,他们也自认为,他们是有使命感的一代。在海外多年,无论走到哪里,他们这批人谈论最多、朝思夜想的还是自己的祖国。大学毕业后郑洪波考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于2003年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和安芷生院士,扎根西北,从事中国黄土的气候变化研究。
20年前,郑洪波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优秀青年奖学金,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地理系进行访问研究。1994年获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就读,199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0年前,在悉尼机场,这位地质学博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国的征程。在国外求学和工作10余年,郑洪波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对发达与落后以及两者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有很深刻的体会,深深感到国家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依然存在的差距。时至今日,他经常对他的学生,尤其对国外来的学生讲,真正的中国不仅仅只有大城市的繁华。农村广袤而贫瘠的土地,土地上寂寥的炊烟深深地烙印在他心里,他一直想改变它。1999年,郑洪波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每年回国工作3个月,与国内科学家进行实质性合作。岁月的时光匆匆流过,转眼到了2001年,尽管澳洲明媚透明的阳光和空气是那样地吸引他,他也持有了澳大利亚居留证,但他还是决定回国了。说不清道不明是什么原因,像翱翔蓝天的风筝,一根线总在牵引他。大概这就是“祖国情怀”吧。
 
从高原到大洋的科研足迹
 
对于一个行外人,高原和大洋如何连到一起?郑洪波教授对记者的一席话道出了个中奥秘。青藏高原被形象地称为“第三极”,这个巨大高原的形成对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热点。高原是什么时候隆升的?又是如何影响着气候?带着这些科学问题,郑洪波研究组数次到达这个世界屋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记得2003年,科研组考察长江源头。飞机抵达拉萨后,头痛得要炸裂开来,就地休整后,就要赶往工作区域,途中还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身后的背包里背着重重的仪器和工具,呼吸着高原稀薄的空气。累了,搭帐篷休息,休整后,再继续前行。一次遇上青藏公路堵车,3天3夜堵了长长的十几公里,原来是前面的一座桥被洪水冲垮了。没有什么能阻挡郑洪波他们前行的脚步,一行数人当即将背包举过头顶,艰难地趟过冰冷刺骨的河水。上了岸后,拖着几乎失去知觉的双腿,他们叩开了一户藏民的家门,围着炉火,用一杯杯酥油茶取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研组对青藏高原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受到科学界的高度评价。他们提出青藏高原北部自中新世末期快速隆升,高原隆升对亚洲粉尘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剧了亚洲内陆气候干旱化,二是隆升产生的风化剥蚀产物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少在中新世末期即已出现,从此成为亚洲粉尘的重要源区,而粉尘的主要沉积区就是中国的黄土高原。这些认识构成了本次国家二等奖的重要内容。
中国黄土、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被形象地称为记录地球气候变化的三部史书。中国黄土研究的先驱者刘东生院士毕生解译黄土这部史书,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从而摘获2003年国家科技最高奖。郑洪波有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跟随刘东生院士从事黄土古气候研究。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晚,力量弱。郑洪波在担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期间,在老一辈科学家领导之下,致力于学院的学科建设。继“海洋地质”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后, 又获准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之前,温家宝总理专程视察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对海洋学科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海洋科学依然是一个艰苦的专业。郑洪波教授和记者回忆起那些在海上科考的日日夜夜。有时候,那一望无际的湛蓝,收获的是科学探险的浪漫,但更多的时候,是没日没夜的天旋地转,工作和睡觉的时候需要把自己绑在床铺上。选择了这个职业,郑洪波无怨无悔,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使他对苦的承受力超过一般人,换句话说,是苦并快乐着,他坚信风雨过后才会现彩虹,在自己所主持的学科发展良好的同时,个人荣誉也纷至沓来:比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第四届青年科学家奖,第10届侯德封青年地球化学家奖,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入选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等等。
 
站在新的起点
 
2008年,郑洪波又回到阔别已久的南大,任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他们的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内容——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与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
全球变化研究的目标,一是认识变化的规律和机理,预测未来变化的趋势,还有一个是要寻找解决的办法,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他曾对记者说:“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更不是当代人独有的。比起历史长河和宇宙万物,我们实在是渺小。我们有责任把更蓝的天,更清新的空气,留给子孙。”这就是一个地球科学家的胸怀和人生感悟,也是他领衔的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面对的课题。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