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油菜科学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刘后利教授
孔庆东 杨学朴/文
刘后利是我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国际油菜界泰斗,被誉为“中国油菜研究第一人”。回顾半个世纪以来,刘后利先生的教学科研足迹,足可窥见我国油菜科学的发展全过程,刘先生既是“目击者”,同时也是“亲身参与者”,作为中国发展油菜科学和油菜生产的见证人,刘后利的一生与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紧紧相连……
万里辗转赴美 一颗丹心报国
1916年1月8日,刘后利出生于湖北汉阳县蔡甸镇柏林庄农村。刘后利小学毕业后考入日本人办的私立国文中学。刚读完二年级,"九·一八"事件爆发。他愤然和同学们一起退学,转入省立汉阳十二中学。那时刘后利在语文课写了一篇长诗“农民泪”,老师甚为感动说:“不是农民的孩子,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该文在全班传阅。
刘后利幼年在农村长大,并长期随母亲下田劳动。年幼的刘后利立志学农,也从未动摇,“为了振兴祖国农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高中毕业后,1935年7月刘后利被武汉大学生物系和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同时录取,但刘后利毅然放弃武大转而去南京学农。
1935年刘后利到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作物生产和遗传育种。中央大学农学院拥有不少名师,如冯泽芳、金善宝,不仅是国内知名教授,更是是蜚声国际学坛的专家。在他们的熏陶下,加之刘先生的勤奋,所以后来在学术上的成就自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受当时教授遗传学的周承钥教授的影响,刘先生对遗传学下了一番功夫,这也为其以后在作物育种学方面的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大学二年级暑期生产实习期间,在昆山农场,刘先生每天从初级试验一直做到高级试验,从株行圃到品种试验圃逐一进行查看并记载,头顶烈日、脚踏泥水,在场内挂藏室中对每一份材料的形态特性逐一观察。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而他却乐此不疲。这个充实而快乐的暑期过后,刘教授由一个初入门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水稻研究工作中的熟手。
大学毕业后,刘后利留在农艺系参加筹办农业经济组。1943年刘后利参加教育部首届举办的赴美自费留学考试,以农学类第一名录取。进入伊利诺大学研究生院一年之后他获得了硕士学位。刻苦上进的他打算进一步深造自己,但是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除了英文他还要掌握其他两国外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这就要求他要在一年半时间内通过法语、德语考试。刘先生顶住了压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三年时间获得两个学位,如此成绩当时同行的中国留学生中首屈一指的。在伊利诺大学的三年期间,刘先生在美国著名大豆育种专家C.M.Woodworth的亲自指导下掌握了大豆育种的田间布置程序及田间观察的试验方法,以及室内考种与分析方法的全部过程,这使得刘先生除水稻外,又在第二个重要作物的育种工作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美国留学期间,刘先生以农学系为主系,植物系为副系,还在数学系选了统计学原理,广泛选课,成绩也相当不错。
1946年6月,刘后利完成硕士学位,1948年2月完成博士学位。而以3年的学费(从1945年2月起到1948年2月为止)读完三年两个学位,在同行的中国学生中当时是没有的。
完成学业,刘后利抑制不住对祖国的思念,他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谢绝了朋友的挽留,偕夫人帅崇德女士,携带三年来收集到的大批文献资料,毅然回到了祖国。
受回武汉老家的乡土情绪的影响,刘后利决定去武汉大学。到武大后刘先生开始教授专业基础课,同时还兼任农艺系副主任职务。当时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低、营养不良,欧美人是从动物产品来充实营养,而从中国实际国情来看应发展植物油类,不仅能达到改善国人营养的作用,还可以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大量种植,同时为这里的农民增加一笔收入。考虑到这些情况,刘先生决定独辟蹊径从事油菜研究,他把自己的想法与一些朋友和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并得到支持与赞许。1953年,他改为从事油菜研究,为国家开辟了一个“小作物”(油菜)崭新的研究工作。
孜孜不倦淡名利 只为桃李满天下
受院系调整的影响,刘后利从武汉大学农学院调到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并由农艺系代理系主任到筹办茶业专修科担任副主任,到最后落脚到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属研究系统。所以他不再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和行政任务,而以培养研究生为主。
1960年以后,刘后利开始培养第一个研究生傅廷栋,就是后来在油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他也是刘先生从本科四年级学生中特选出的优秀学生。刘先生交给他第一个研究课题是油菜花芽分化,在试验过程中傅延栋又从试材中发现polima雄性不育株,同时进行繁殖及进行种间杂交得到不亲和系,后来国内各地从事油菜的技术人员来华农参观,刘先生又把这些不亲和系种子分送给各单位带回去开展油菜杂交研究工作,这就是我国油菜杂交研究的开端。在这期间,1979年后农业部三次派刘先生出国,先后去过波兰、西德和加拿大三国考察油菜育种工作。考察中,刘先生引进了一批品种并搜集了有关油菜品种分析实验技术,这就进一步充实了刘先生的科研与教材的内容,也为我国油菜事业与世界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1980年,刘后利开始系统培养大量研究生,前后一共培养了26个硕士研究生,10个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和2个研究生班共25人,他的工作量最大,但工作成效显著。
他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也是全国农学类的第一位博士生——孟金陵,他的研究论文题目是“甘蓝型油菜自交的效应”。后孟全陵由于工作做出了成绩,而先后被工作单位推荐为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常委。刘先生带的第一位博士后是李再云,他的研究题目是“油菜和诸葛菜属间夺种的遗传研究”。由于刘先生的研究生大部分都在油菜育种方面有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对我国油菜生产工作,起到了理论上或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无论从刘先生的学历及资历或者从刘先生的研究成果或对社会的贡献,他都应该是一位院士或工程院院士,然而他却不是,因为他回国时,年岁较轻,成果还没有表现出来,后来到了90年代刘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当时按规定75岁已不能再被推选为院士,正是所谓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说。刘先生对此事并不在意,刘先生在自传中写到“回顾我这一生,我深深感到我不虚此行,我的生活十分充实,中外都看到了,也接触到许多别人所不曾接触到的东西”。
傅廷栋、张启发、李再云等都是刘后利先生的得意门生,他们的名气甚至超过了老师。傅廷栋院士在很多场合都深情的说:“我永远是十字花科(油菜属十字花科)的副科长,而我的老师刘后利才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