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根:实现煤制乙二醇突破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1-19浏览次数:1065

 
 
 
 
姚元根:实现煤制乙二醇突破
沈汝发/文
 
 
 
 
日前,煤制乙二醇技术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受到专家关注。他们认为,煤制乙二醇技术可以利用我国相对富产的煤炭资源生产乙二醇,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今年初,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姚元根担任组长的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组集体获得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乙二醇是国家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主要用于聚酯和制冷剂的生产。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石油路线制备,我国目前乙二醇的年需求量已超过800万吨,由于产能低,每年进口量达500多万吨。
“煤制乙二醇的技术路线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特点。”姚元根说,这一技术的成功和工业化应用既有战略意义又有显著经济效益,将对我国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95年,中科院物构所就开展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研发,完成了实验室小试和模试研究,并与企业联合开展相关中试工作。但这一项目一度被搁置。
2004年,原项目组已解散,许多老同志已退休或已去世,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科研经费也无法落实。在姚元根多次建议下,经研究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时任副所长的他负责重新组织新的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组,综合研究所已有的技术研发积累,采取新老结合的办法组建新的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组。
2005年初,姚元根领导的技术攻关组与江苏丹化集团合作,他们创新采用“专利实施许可+合作中试+新知识产权共享”的模式,实现了从实验室小试走向中试,迈出了关键一步。在开展技术放大的同时,加强了新型催化剂和工艺流程的研发。同年6月,与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由这家公司投资1.8亿元,相继建成年产300吨中试和1万吨工业化试验两套装置,并于2008年10月完成了全部试验任务。
2009年3月,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顺利通过中科院组织的成果鉴定。
同年12月,在内蒙古通辽市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20万吨工业示范装置打通了全流程,并成功生产出合格的乙二醇产品。
姚元根说,目前环氧乙烷水合生产乙二醇的工艺存在着能耗水耗高,经济效益低问题,并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煤制乙二醇项目的成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姚元根少时的求学路不平坦。他出生于江苏常熟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备尝生活和求学的艰辛。“父母亲在我孩童时期各生了一场大病,治病的费用使得家庭不堪重负。”姚元根回忆说,“家庭的现实也培养了自己勤劳善良的品质,从小就能帮父母干农活。”
因家境贫寒,姚元根一度打算辍学。他说,“那时家里太穷了,尽管当时农村上中学花不了多少钱,自己成绩虽好,但我还是决定回家务农。”后来班主任到他家家访,母亲才知道儿子没有报名上高中。
“母亲知道后既焦急又伤心,她对我说,你哥只念了初中,我们家再穷也要让你念完高中。1978年我读完了高中,考进厦门大学化学系。”姚元根说。
“没有母亲的坚持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是我一生最为敬重的女性。”姚元根说,“后来母亲患癌症过早去世,我却因为在英国留学,没能送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终生遗憾。”
1982年,姚元根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1985年和1988年先后获得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到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做博士后,1991年留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92年到日本冈山理科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
1993年,姚元根回到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1998年被聘为研究员,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姚元根长期致力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他现在将科研的重心放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要勇于创新,服务于国家需求,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认定,姚元根全面主持了百吨级中试及万吨级工业试验的实施,确定试验方案并负责新型催化剂研发、生产和技术鉴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这一技术成功实现了工程产业化,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30年磨一剑,在实施产业化进程中,姚元根克服了来自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压力,使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荣誉面前,姚元根很“淡定”。他说,项目的成功应归功于物构所长期的技术开发积累,归功于物构所领导的决策和支持,归功于30年来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
姚元根说:“成绩只能代表着过去,科学就像一座山峰,最美的风景是在山顶上,还需要不断的攀登、努力。”
 
(本文原载新华网福建频道2010年11月04日)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