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念与感恩生长在你的怀抱中 摇曳在你的四季里
管永星/文
2008年底回母校参加高考恢复30周年纪念大会时,母校领导报告中提到不少校友慷慨捐赠的事例,在座谈会上我发言说:走出南大的校友中,有做企业成亿万富翁的,更多的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一份普通薪水的工作,但校友们对母校的眷念之情相同,不与其财富多少级别高低成正比,所以,母校在接受杰出校友们数十万、百万、甚至千万捐赠的同时,也应该给广大平凡的校友们一个回馈母校的机会,例如,可以发动一人捐一棵树,钱多的捐大树,钱少的捐小树,这些树扎根在母校的土壤里,摇曳在母校的四季中,既妆点了母校的环境,更是具象了一种留恋,鲜活了一种感恩,让校友们对母校的怀念有了生命,有了寄托。???
这个粗糙的建议在会上即得到不少校友们的认同,随后被母校认真考虑,细致策划成了一个系统的捐赠活动。母校一直蜗居在南京市的中心地带,只有几百亩地,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后来政策允许在南京市区东边的仙林校区新建3000亩的校园,考虑到老校友们只对自己生活学习过的老校区有感情,对从未谋面过的新校区没印象,如果自己捐赠的树生长在新的校园中,立即便注入了一份特别的关注与期待,老校友们与新校区的情感纽带自然建立起来。所以向分布在五湖四海的校友发出真诚呼唤,诚望海内外校友以仁心善举,捐助新校园的绿化建设。?
我们安徽校友会去年5月份组织了一次活动,内容之一就是倡议到会的校友们为母校栽一棵树,多少不限,心意而已。结果捐款队伍排得老长的,场面分外感人,有的老校友身上只带了准备打的回家的几十元钱,也全部捐出来了,陆陆续续地总共募集到5万元整(其中我本人捐200元,也代表早已经去世的丈夫捐了200元,所以他仍然出现在捐款名单中,只是名字有黑框)。前天与母校校友总会联系好,昨天我们校友会一行三人代表安徽的校友们到新校园去选地种树。
想到做个捐赠多少元的大牌子也是浪费纸张,所以我们做了一件极其老土的事,将现金5万元带到现场,我代表安徽的校友们将此沉甸甸的心意郑重交到母校校友总会领导手中。
说是种树,其实新园区有严格的规划,肯定不能任由我们买树乱种的,所以母校特别人性化地将所有的绿化都标出了价格,便于我们认领。5万元实在是成不了大气候,我们选了好多个地方,有的地方很醒目,但树木很昂贵,有的地方树木不贵,但地儿太偏,所以我们最后选定校医院大门前的庭院,有好几亩地大哩,全种的女贞,我们坚信虽然现在种的树不大,但它们会长大的,我们安徽的校友们会将无穷的思念与关心遥送到这片树木中来,滋润着她们长大成荫。
选定地方了,我们安徽校友会的三人开心合影。相信再过几年,或10年以上,身后的这些树定会长大。
从此,我们安徽校友们对母校的思念与感恩生长在母校的怀抱中,摇曳在母校的四季里。我们的情感在母校的新校区有了根系、有了期待、有了寄托。但愿校友们有空常去看看。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ffd460100i9ba.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