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求创新 『拼命三郎』求新药——记蒋华良校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14浏览次数:1145


兼容并蓄求创新  『拼命三郎』求新药——记蒋华良校友  
孙英杰/文


    蒋华良,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师从嵇汝运院士和陈凯先院士,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留在药物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副所长等职。他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科技部 863 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蛋白质科学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研究”专家组成员,兼任国家药学杂志Journal Medicinal Chemistry亚洲编辑以及ChemMedChem等5个国际杂志的编委。

    勤奋、拼命——成功的法宝
    “要我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只有四个字‘拼命三郎’。”一位熟悉蒋华良的同事说。他的拼命,来自于他的成长经历,也来自于他的个性。
    从江苏武进乡间走过来的赤足少年,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在宜兴,宜兴是江南的鱼米之乡,自古崇尚教育,有教授之乡的美誉,出了很多名教授和院士。爱读书的姐姐和表姐对其也不无影响。从小学到高中,从本科的南京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到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量子专业研究生,再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师从嵇汝运院士和陈凯先院士进行药物研究,“勤奋”二字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
    1993年,药物所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安装后,蒋华良刻苦地进行课题研究。为了延长工作时间,蒋华良索性晚上睡在实验室。这一睡就是五年,直到1997年底他的爱人从常州调到上海。攻读博士期间,蒋华良没有节假日,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收获。博士毕业时,蒋华良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博士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论文。
    2003年初,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SARS。在国家危机关头,蒋华良领导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全面投入到寻找抗SARS药物的研究中。从4月20日到6月10日,蒋华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带领科研人员夜以继日进行抗SARS药物研究。为了获得抗SARS药物研究的样品,蒋华良与同事沈旭一起在12小时内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为了较快获得SARS重要蛋白质,蒋华良、沈旭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连续工作三昼夜。 发现老药肉桂硫胺具有较好的抗SARS病毒作用;研发的抗禽流感和甲流感药物也于近日上市;研发的抗糖尿病和抗老年痴呆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蒋华良很开朗,他给我们讲笑话,我们都笑得不行了,他却是最后一个笑的人,很有点冷幽默。”“蒋华良会用英语唱沪剧、越剧、锡剧,一点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科研人员的拘谨、沉闷或学究气。”几位同事对蒋华良的描述,也佐证了蒋华良对自己从事的专业研究并不固步自封,而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对各个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专业兼收并蓄。
    这,也与蒋华良的求学之路有些关联。读初一时的蒋华良阅读了许多科学家的传记。华罗庚自学成才的经历,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精神,给蒋华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读了徐迟发表在《人民文学》上介绍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后,蒋华良感受到了数学的美,陈景润在六平方米的亭子间里“十年磨一剑”,摘取“数学皇冠”的情景,深深地烙在了蒋华良的脑海里。年仅12岁的蒋华良立志要当数学家,并开始自学数学,计划能到大学学习数学或理论物理学。
    1983年蒋华良参加高考,虽然当时学生填写志愿的就业导向性没有现在严重,一心想学数学或理论物理的蒋华良,还是在中学老师劝说下改填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此举改变了蒋华良的人生历程。然而,从小爱好数学的习惯也给蒋华良今后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进入药物所后,蒋华良又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学习了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分子生物学的有关知识。新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化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化学、生物学、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也是学科新生长点的源泉。他应用多种学科交叉的方法和技术,开展药物设计、药物靶标结构-功能关系、药物新靶标发现等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
    蒋华良还清楚地意识到,在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整合优势队伍,打破学科界限。他领导的研究群体由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化学合成、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人员组成,建立了适应“基因组时代”科技发展新趋势的新药研究模式。他与所内10余个课题组在合作中组成创新团队开展有关研究,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基金的资助,向更高的目标进军。

    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10月21日,在庆祝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周岁的生日庆祝大会上,15位学生“拿”到了院长蒋华良的岗位津贴。学生们激动地说:“院长把岗位津贴给了我们”,“拿着用老师津贴设立的奖学金,我很感动,我会更加发奋努力,不辜负蒋老师的深情厚意……”
    蒋华良院长作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家“863”生物信息组的专家。他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一职,按规定学校为他申请了院长岗位津贴。几年来,他不但没领一分钱的工资,还拒绝领取学校按规定给他的每年6万元特殊岗位津贴。争执不下,蒋华良就决定把6万元的津贴拿出来。作为基金奖给家境贫寒、学习优秀的大学生。
    蒋华良在颁奖仪式上对获奖同学表示衷心祝贺。他说:“好多获奖同学说了感谢我的话,其实你们首先感谢的应是华东理工大学。我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把学校的钱用另一种方式给了你们,目的是对你们前一年学习和工作的奖励,更是为了鼓励你们和其他同学加倍努力学习。” “蒋华良绝不是‘挂名院长’,药学院成立以来来,他付出了许多心血,也颇有成效。”学校许多教师说。药学院建设已初具规模,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取得了好成绩。药学院申报的药物化学和农药学的博士点顺利通过,并获得多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药学院整体水平名列全面药学院前10名。
    为何只干事,不取酬?蒋华良说得实在:“到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兼职主要是想多干些事,多发挥作用。至于经济方面,药物所给我的工资和津贴已经够用了,科研人员个人钱拿多了,不是件好事情。再说,国家当初培养我们不容易,应该懂得反馈和奉献。”其实,蒋华良院长自掏腰包奖励学生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年前,他就用万元奖金在上海药物所里设立了优秀论文奖,每年奖励两名发表重要论文的学生。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钱,而是精神,他希望“学生们学习蒋院长的精神,将来在社会上要多关心周围的同志,要多想到回馈社会”。
    蒋华良的坦诚、直率、正直、大度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使团队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壮大。他以他的言传身教诠释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简单却深刻的寓意。在成绩面前,蒋华良从来没有表现过一丝满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是蒋华良科学研究的座右铭,他认为“成绩是过去的,科学家努力工作,才有未来”!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