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工学院北京校友2008年联谊活动纪要
唐树艺 王民栋\文
工学院2008年联谊活动是10月18号在国家教育部和乐堂举行的。
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胜利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成功的发射神州七号,成为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一年。同时2008年又是灾难深重的一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使国家和人民遭到巨大损失。盛事和灾难都检验了我国国力、科技水平和民族凝聚力。这些是人们常说的话题,自然也成为我们联谊活动的内容。活动安排有歌唱奥运歌曲,地震报告,畅谈2008等议程。
会场在前一天就已布置好,金色辉煌的“寿”字悬挂在中央,隶书撰写的“校友歌”和“祝寿歌”并排在旁,加上“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工学院校友联谊会”的红色横幅及已有的彩条,使会场增加了和谐气氛。要做报告的张青松学长和他女儿来得最早。他们一进门就忙碌着安装和调试多媒体投影仪。满头白发的金述华学长很早进入会场,每次活动必参加的91岁高龄丁钊学长也早早的到来,其他学长们陆续到会。刚从美国归来的校友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骆继宾学长,以及中大音乐系的方应暄、王萃年学长应邀参加了大会。
大会由唐树艺和王民栋学长主持。9点10分大会开始,首先唱“校友歌”,因有王萃年学长的钢琴伴奏,大家唱得更起劲,连唱了两遍。按惯例第一项活动是祝寿活动,向100岁、90岁、80岁的学长祝寿。首先由校友会常务理事李滔学长代表校友会宣读寿星名单和祝寿辞。今年的百岁寿星是土木系的陈士伟学长,90岁的有16位,80岁的有16位(名单后附)。到会的五位,是土木系的滕传珩、李承曾,机械系的冯宗律,电机系的何文兴、马致中。宣读祝寿辞后,由王民栋学长领唱,王萃年学长伴奏,大家齐唱祝寿歌。各系分发贺寿卡。土木系寿星滕传珩学长代表寿星发言,他讲述了自己80年的经历、感受和健身经验,对大会表示感谢。何格高学长代表90岁寿星章昌五学长向工学院全体校友致敬,感谢大家对他的祝福,他也祝福全体校友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何格高学长还代表正在参加中国水利科学院成立50年院庆,也是该院创始人的水利系的叶永毅、杜国翰、李桂芬、张晓宇、陈炳新等学长向工学院全体校友致敬问好。百岁寿星陈士伟学长也寄来了诗稿(因未能及时寄到,大会未能宣读,诗稿附后)。
第二项活动是特邀著名歌唱家音乐系方应暄、王萃年学长演唱奥运歌曲,为提高大家兴致,方学长先带领大家唱了熟悉的40年代歌曲,包括“总理纪念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黄河之恋”、“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热血歌”等。方、王两位学长合唱的奥运歌曲“我和你”“北京欢迎你”得到全场的热烈掌声,他们还带领大家学唱了这两首歌,不少学长都已学会。
第三项活动是请地质学家张青松学长做关于地震的报告。他的报告题目是:“地震预报与震灾预防”,内容包括:512汶川特大地震、地震能预报吗? 如何减轻地震灾害?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经验、地震灾区重建家园问题。他准备得很充分,不仅内容丰富,还收集很多地震图示及抗震救灾照片放映给大家看。他讲解了地震的分类,解释了震源、震中、震级、烈度等的含义,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介绍了世界和中国地震带的分布,讲述了我国二十世纪以来发生的大地震,包括海原地震,古浪地震,叠溪地震,邢台地震、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等。
张青松学长说,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还不能真正做到提前几天或几小时的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美国和日本等都以预防为主,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减轻地震的危害。我国是既重视预防,也研究预报,由于中国地震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群防群测和防震救灾机制不健全,地震烈度区划和抗震建筑规范难以真正实施,现在的状况是:预报不能,预防不成。地震一来,全民救灾。
张青松学长认为,这次汶川地震救灾,中央应对及时,国务院当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亲临地震灾区,颇有当年周总理亲临邢台地震灾区指挥救灾的风范。中央派出20万解放军、武警、消防、公安部队和医务人员到灾区抢救伤员,运输食品,安置灾民,稳定民心。救灾工作全国动员,各省包干。采取对外开放政策,救灾工作得到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同胞的同情和支持,改善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和地位。只要遵照周恩来总理对邢台地震救灾的指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全面胜利。
最后,张青松学长还介绍了北京地区的地震。北京城区地基较好,处于较安全地带,周边地区地震强度中等,频率不高。新建住宅按8度设防,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可以保证强震不倒塌。张青松学长刚讲完,就有学长要求发言。吴钦照和朱丗杰两位学长都是1976年最早进入唐山地震区的,他们亲眼看到了灾情和当时的救援工作。他们感受最深刻的两点:一是作为学工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对待任何项目的发明创造、设计施工都要考虑到防震的需要;二是要吸取地震的惨痛教训,要制定法律法规,严惩玩忽职守、贪污腐败、制造豆腐渣工程的单位和人员。
中大南大北京校友会常务理事闻一鸣校友应邀参加了联谊会。她1962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代表工学院的年轻一代,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由于时间关系,原来议程中的“畅谈2008年”,不得不改期进行。在方应暄、王萃年两位歌唱家带领下,大家齐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联谊活动在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