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趣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7-07浏览次数:1101


说“趣味”
喻方达/文

    “味”字,这个简单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了它生活才其味无穷。
    食要美味。中国饮食烹调要求色香味俱全,色香悦目,勾起食欲,不说五光十色的满汉全席,每盘菜俱是一件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即使是“小葱拌豆腐”也是翠白分明,引人垂涎欲滴。菜肴不仅有美的享受,更要吃而不厌。“东坡肉”肥而不腻,入口就化,就是怕胖的小姐也要尝上一块,这就是“味”的魅力。“辣妹子”爱吃辣,其中之味旁人是难以体验的。食而无味,如同嚼蜡,再有营养也宁可不吃。这就是中国的美味。
    戏要韵味。中国戏曲,尤其是京剧特别讲究韵味。京剧演唱技巧有五个字——声、字、腔、劲、味。前四个字是实的,而“味”字是虚的。唯独这个“味”字是很难唱出的。梅兰芳的演唱,温柔高雅,不尚雕琢,婉转流畅,韵味含蓄,成一代京剧旦角之宗师,其经典之作“贵妃醉酒”,就是以其唱腔韵味而传唱至今,久唱不衰。京剧唱腔没了“味”就不是京剧。韵味即是京剧的最高要求,也是戏曲审美的最高标准。
    书画要神味。中国书画不求真似,要求“神似”,这个神就是味。书法讲求流畅、遒劲。王羲之的字不仅写得好,而且越看越经看,一笔一划,一撇一勾均有神韵。中国画更讲求写意,李苦禅几笔画出一头牛,似像不像,但神态逼真,越看越像。这就是中国书画的“神似”,味在神中。
    交友要趣味。中国人交友向来提倡“趣味相投”、“觅知音”。古人常以文会友,以诗会友,如魏晋时阮籍、山涛等竹林七贤就是以诗会友。我喜欢京剧就以戏会友,每周和京剧票友在一起调上几段,享受京剧的神韵,真是味道好极了。我还喜欢打网球,每天早晨与球友一起挥拍竞技,“好球、臭球”笑声不断,既强身又有趣味,真正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功利,心情舒畅。时下流行网上交友,不见面、不认识,聊得起劲,这也是趣味相投。但也有些青少年沉迷于此,上了瘾,就有些臭味相投啦!交友讲知音,谈话要味道,“趣”为友谊的桥梁,“味”为友谊的核心,“有趣有味友谊长存,无趣无味吃喝一阵”。
    为人要品味。这个味就比较难了,即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审美情趣,更有处事为人的德行和胸襟,即其人生价值的取向。正如毛主席所说,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文学大师巴金,以其经典作品《家》表现出其文学天才魅力的,而其晚年的“讲真话的书”,更是反映了巴老高尚的人格品味——真诚、直率。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子坦荡荡”,可算一位品味高尚的人。
    如今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品味,这样人与人的相处也就会更融洽、更有滋味。人的社会地位不在财富多寡和官位高低,而在人的品味高低。
    “味”字,在我们生活中既是审美标准,也是交友的标准,更是为人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经历甜、酸、苦、辣、涩,那么他一生将会是“回味无穷”!
    
(作者为历史系1957届毕业生,现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