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平:一位七七级校友的母校情结
罗 静
由于文革原因,初中毕业就分配进工厂的王卫平当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致力于中美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使者。这一切,缘自她的“南大情结”。
多少年来,她带着一份浓厚的“南大情结”,把对母校的爱默默地书写在异国的土地上,深深地镌刻在每一次中美两国高校合作的崭新篇章里……现为美国圣约瑟大学中国项目主任的她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愿望:为母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尽力做一些工作。
南大:“就像我的家一样”
对王卫平来说,南京大学就是她的“家”。
她从小在南大长大,父母都在南京大学工作,一家人住在位于大钟新村的老中央大学宿舍里。她至今记得,楼房旁边曾经有片美丽的荷塘,周围种着桃树,每到蚕豆花开了的时候,那番景象令人陶醉。后来在大跃进中,池塘被填了,盖了工厂。
1970年,王卫平从南京十三中初中毕业。根据当时南京市的政策,69、70、71三届毕业生全部留城,但是家庭出身对工作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王卫平的父亲王德滋曾经担任南京大学教务处长,“文革”中被打成了走资派。王卫平因此被分配到与大钟新村一墙之隔的拉丝厂做工人。
王卫平在拉丝厂工作了7年。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开后,王卫平的母亲四处为她借高中的复习资料,有很多都是手抄的,悉心为女儿辅导中学数学的课程。由于王卫平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停课闹革命”,历史、地理知识几乎是空白,为了抢时间,每次都是父亲自己先看一遍,然后复述给她听,就这样一连用了12天,王卫平终于复习完了中学历史和地理的课程。考试的结果没有令王卫平和她的父母失望。1977年,王卫平如愿以偿地被录取到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在南大,王卫平和78级历史系的魏鸣相识于校学生会,他们因为彼此欣赏、兴趣相投走到一起。1982年1月,毕业后的王卫平留校任教;5个月后,她与刚刚留校的魏鸣举行了婚礼。“我们一家都是南大的,对南大的这份感情已经不是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
在南大法律系执教8年之后,王卫平获得澳大利亚拉卓贝大学奖学金攻读法学博士。自2000年起,她开始在美国圣约瑟大学担任中国项目主任,从此踏上了推进中美教育合作之旅。
合作项目首选南大
“建立任何项目,首选的第一个合作单位一定是南京大学”、“只要有可能就先想到南大!” 在王卫平日益浓稠的“南大情结”中,不能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她的父亲王德滋院士。父亲也是土生土长的南大人,在南大学习和工作了一辈子,“热爱南大,终身不渝”是他的真实写照。父亲常对她说,“南大的办学方针是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你可以在国际合作方面为母校多作贡献。”
2007年5月,太湖蓝藻突然大面积爆发的当天,王卫平和她的美国同事正在中国访问途中,在前往无锡湖滨酒店的路上接到蓝藻爆发的消息。因为酒店停水,他们不得不临时取消在酒店预订的房间,风尘仆仆地改变行程连夜直奔南京。当时,“蓝藻”给以前对此一无所知的王卫平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年7月,王卫平经宾夕法尼亚州环境保护部部长推荐,做客位于费城的美国自然科学研究院,为其在亚太的合作项目提供建议。在这个美国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研究院里,王卫平看到一些来自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在科学家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这一幕不禁让她心头一动,脱口而问陪同参观的该院院长:“如果南京大学学生象这些学生一样暑假来到这里,你们能不能安排他们和你们的科学家一起工作?”在得到院长肯定的答复后,王卫平又问道:“那你们能否为他们在费城的食宿费用提供资助?”院长表示可以考虑。联想到两个月前的“蓝藻事件”和该科学院在水的生态与治理方面的声誉,王卫平立刻行动起来,在圣约瑟大学、南京大学、美国自然科学研究院之间多方奔走、联系、商谈,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3月促成了“湖泊生态与管理项目”的落地生根。五个月后,一支由2名南大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带队、8名本科生、2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组成的精干队伍踏上了赴美科研之旅。在两个星期的科学研究中,南大师生分成四个小组,聆听了美国国家环保机构、费城自然科学研究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顶级科学家以及圣约瑟大学教授的专题讲座,并通过小组讨论和野外考察,专门针对太湖蓝藻治理开展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正如同学们所言,他们在两个星期里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张漂亮的结业证书和一次紧张的科学之旅! 10月,美国自然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及有关科学家来到中国,在南大环科院陪同下考察了无锡、常州一带的太湖环境及治理情况,并与南大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2009年春节期间,王卫平回南京看望父母。离宁返美的前一天晚上,她在父母家里与南大环科院领导一起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由环科院教授带领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到费城自然科学研究院与其科学家就专项太湖蓝藻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工作。当时,父亲王德滋也在场,并指出这个项目的方向应当是“以科研合作为主,讲究实效,不断深化。”
“地球公民”甘作“快乐使者”
待人热诚、做事认真、有激情、高效率是王卫平给予每一个人的深刻印象。“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可能做到最好。”秉持这样的原则,加之良好的性格、聪明的头脑,使她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顺风顺水,乐在其中。
当然,乐的前提是忙。她坦言“自己是个真正的地球公民”: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岗位在美国费城,部分工作在中国。她每年多次往返于不同国家之间,轻松地调节时间差、季节差,一下飞机就开始工作。“除了在飞机上不处理事情,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电邮和电话处理工作。”对她而言,手提电脑和手提电话不仅是她办事高效的重要保障,更成为她多年习惯的工作方式。她有3部手机,分别在中国、澳大利亚、美国使用,24小时开机,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她;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收到邮件,她会立刻处理,绝不过夜。有时,她在美国的同事看到她过了夜里12点还在网上工作,便关切地催促她去睡觉,但她的原则是事情不处理完绝不罢手,为了项目的事忙一个通宵是常有的事。
因为认真,王卫平自然格外地忙。身为中国项目总监,王卫平的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大到协议的设计与起草,小到酒店的位置与安排,她都得亲力亲为;每一个项目从决策思考、经费落实到人员安排、文字材料等所有的环节和细节都要顾及,而且所有项目的合作协议都由她亲自设计和负责英文本的起草。1999年,在考虑推广圣约瑟大学的MBA项目时,因为中国的在职经理们不可能离开工作岗位2年之久去美国念书,王卫平便想到与南京大学合作:请南大教授主讲5门课,学员修完的学分圣约瑟大学认可;余下的6门课中,圣约瑟大学派3-4位教授赴南大讲授,之后再组织学员于暑期集中去美国圣约瑟大学学习1至2个月,将剩余的课程学完。圣约瑟大学与南京大学合作的MBA项目受到国内管理人员的欢迎,后来还在苏州工业园区专门设立了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EMBA项目。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员的需求,王卫平还作为圣约瑟大学的教授亲自讲授一门MBA或EMBA课程,帮助学员熟悉美国MBA教学的方式方法,细心指导他们的英文阅读,案例分析和写作。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王老师”,在南京的MBA毕业生们聚会时总会想到她,“看看王老师在不在南京”。
尽管王卫平每天头脑里装着许多事情,但是不论谁打电话向她求助,她都不会以忙的名义婉拒,对母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几天前,一名南大学生为申请圣约瑟大学金融硕士的事情,给王卫平打了许多电话询问有关事宜,而每一次王卫平无论再忙也是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在王卫平的影响下,圣约瑟大学的中国项目办公室主任对中国学生也特别好,处处给予关照,被中国学生称为“象妈妈一样”。无论有多忙,王卫平每次回费城必做一件事:召集圣约瑟大学所有的在读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一起聚会,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认识,增进了解,成为朋友。
记者从王卫平随身携带的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事情,她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今年11月底,这也意味着今年她在澳洲家中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月。王卫平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是暑假,每年那短短几个星期内有数个项目同时进行,来自中国不同大学的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在圣约瑟大学参加暑期课程或培训,“很热闹”。王卫平“忙并快乐着”,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对她来说,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享受工作的状态。
春节前,回到南京父母家的王卫平如鱼得水,笑容绽放得更加灿烂。其实,就在与亲友们团聚的短暂时光里,她还在处理数不清的电话、约访和洽谈。而这些,大都与母校有关。
简直是“超人”的她,哪里来的动力与干劲呢?这位南京大学哲学系77级校友已经用她的人生历程给出了答案:“文革”经历造就了她坚韧乐观的意志,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而南京大学的培养则赋予她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回报春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