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年后,相聚在母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4-15浏览次数:1113


四十六年后,相聚在母校
——记地质系普查找矿与地质勘探专业母校聚会
李永徽


  我们地质系普查找矿与地质勘探专业4(3)级同学,1962年毕业到今天已四十六个春秋,年初终于相约又回到温暖的母校。2008年11月3日,正逢深秋,气候温暖良好,我们部分同学相聚地质系(现在称做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受到了我们的恩师中科院王德滋院士,我们的辅导员王赐银教授及现任的党总支书记熊永根教授的热情接待。
  这次回母校的同学虽然不多,但是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赶回来的。除了在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原同班同学徐均涛在南京外,参加聚会的有西北地质所的刁志忠夫妇,北京社科院文学所的毛崇杰,北京力学所的凌小惠、钱方夫妇,成都理工大学的速玉萱,内蒙包钢设计院的高庆善,西安地矿所的张小云,原镇江科委现在上海海外学人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程同及安徽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的李永徽等十余人。其他未到会的同学基本上在职返聘,事务繁忙,他们表示2009年校庆前后回母校相聚。
  这次相隔46年后返回母校,大家感慨万千,均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情,与老师们汇报交流。王德滋老师向同学们谈了二点:1、母校校训的意义和母校的发展,地球科学系改名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重要性;2、考了各位同学,当时在校时有哪些课程,教授老师是谁。王锡银老师当时是班上的辅导员,同学们回来看看感到非常高兴,他谈了当时师生的感情及当时的大环境。熊永根书记谈了地学院的发展、地学各方面的大环境及目前在全国社会上的影响。
  听了师长们的话,同学们深受振奋,鼓舞和鞭策,对母校的发展都非常高兴。大家也谈了一些感想,菱小惠、刁志忠同学谈了在美国和新加坡参加一些活动时,因为是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都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速玉萱同学谈到由于听了王德滋等教授的课程,在母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成都地院任岩矿课时得心应手,这都是母校恩师的培养。程同同学谈了许多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准备在2009年校友聚会时大家组织一场校友报告会,也让他做一场经验报告,以感恩母校,他并对这次同学聚会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时间已经过了中午2点,大家还抢着发言,不肯结束,同学们好象还有许多谈不完的话,说不完的事要向母校、恩师们汇报……。
  中午聚餐,校友总会高澎副会长应邀出席,并带来了一些“校友通讯”介绍给大家,同学们很受感动,参加午餐聚会的还有地学院的任震鹏副院长。午餐时,大家兴高采烈,边吃边谈,拖了很长时间才依依不舍结束。
  由于一些原因,返校活动计划有些改变,原订三天的活动改为两天。当天下午同学们一起,带着花篮、水果前往下关医院看望住院的陶世浩同学,大家祝他多保重,早日恢复健康。第二天,同学们游览了玄武湖,感到玄武湖大变样了,美丽多了。然后又到了鸡鸣寺,下午应徐均涛同学邀请,参观了“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后来大家相互告别,约好2009年再相会。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