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10-23浏览次数:1143



张明

    新生的到来,总会给校园增添更浓郁的青春气息,使校园变得更加单纯和清澈。晨练的时候,正赶上新生们军训会操。一张张依旧稚嫩的脸,却有着掩不住的兴奋和自豪。穿着这英武的迷彩服,迎着初升的旭日,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打着军体拳,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生第一次,很新鲜很浪漫。是的,他们没有理由不激动,不憧憬。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一切都是可以再修改的草稿,他们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他们不会想到,无声走过他们的,这个头已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也曾和他们一样是一个大一新生,也曾在朝阳下走过齐步和正步。此刻他的耳边想起的是一位伟人浓重的湘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蒂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一切都是新的,这新新校园总也看不尽看不够。新生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里结伴而行,有时还会有学兄学姐给他们作着介绍。他们的眼光是新奇的,不时兴奋地指指点点,发出惊奇的叫声和笑声。他们不会想到,默默站在他们身后的我,也曾按着校史的介绍,去寻觅大学最初的足迹,怀想一代又一代大师的风采。那时候,曾在心中设计自己的未来之路,坚信自己会矢志不渝,而今日,我心中为自己未能坚守的叹惋声却在他们的笑声中放大。
    清晨,有时会碰见老师带着新生在校园里辨认着各种树木虫草,我想这是老师们在培养着学生对专业最初的兴趣。一位老师指着地上的昆虫在说着什么,学生们密密围住老师,齐齐弯腰朝地上望去。他们是多么专注啊,一如当年老师带我们遍游金陵名胜,给我们讲乌衣巷、石头城的过往,倚着千年斜阳的我们,也是那样定气凝神,陶醉在历史和文化营造的光影里。而在走了这么久的路后,对考古的新发现已不再激动的我们,难得打开书本的我们,在倏然不觉间,离“文化”已经很远很远了。
    秋天的节假日里,总会从校园里涌出成群结伴的新生。他们手里拿着一张地图,开心地谈论着今天要去哪里,那种洋溢的热情,让人不由眼热心跳。大一时,我们是靠着坐公交车和走路去看南京的。路远没有现在好走,更没有计程车可打。可是,青春的热力是无边的,无畏的。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相拥着上路,我就在想,今天,就算一路有车相送,我愿不愿意去看看将军山?去游游江心洲?似乎,否定的声音占了上风。有太多的理由不能出游:家务事多,工作事多,孩子学习的事多。但我明白,其实最重要的只是,年轻的心丢失了,真纯的心散乱了。
年少时,总会沿着校园的石子小径,独自沉思遐想。思想不会很深刻,但总是在认真地检讨着自己的不足,规划着前方的道路。那是一种虔诚得没有一丝尘埃的思绪漫步。那天,就在为新生们的清纯、朝气和活力深深感染之时,一个清瘦的、戴着眼镜的男生迎面走来。他的表情略有些严肃,但却藏不住中学生的腼腆,他的双手插在裤兜里,努力做出成人的潇洒。那一刻,我惊呆了,他的面目酷似当年的我,连同走路的姿势。他就那样绕着鹅孵石铺就的小路一圈圈地走着,低头沉思。面对着这一个突如其来的昨天的“我”,我的思想仿佛凝固。我深信,上天在我步入不惑之年的这一刻,安排我与昨日的自己相遇,是为了让我反省从那一个“我”到今天的“我”,有了哪些令人羞愧的变化?人又该怎样保持昨天的真我,该怎样时时回首,时时自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似乎对这句古语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也很想把这句话送给初进校园的学子们,初涉社会的青年们,初坠爱河的恋人们,初入洞房的新人们,初创家业的朋友们。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