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大校友通讯》有感
稀 南
最近先后收到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寄来的《南大校友通讯》刊物,即2007年中大第十期、南大第三十七期合刊本,2008年春季号总四十期二本。阅读之余,殊感兴奋与欣慰,俨然如自己再返到半世纪前在母校的时代。余阔别母校已有五十多个春秋岁月,其中除1986年10月因去北京参加国庆活动而顺路访问南京返母校一趟之外,再没有其他机会。斯时曾拜会三位老教授并与多位同学会面畅谈。然至今三位老师均已作古,同学也寥寥无几。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南大校友通讯》刊物的内容大致报道校友总会活动及海内外各地校友分会成立和活动的情况,还有各地校友为国家社会科技作出重大贡献动态。
南京古称金陵,自三国东吴建都及六朝多代帝都,堪称为人才辈出之地。南京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和成立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1947年5月20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O”学生运动,就在当地发起并席卷全国。2007年校友总会曾组织举行“五二·O”六十周年座谈会,号召为继承爱国传统,为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和作出贡献。
校友会刊中还提到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校友应聘为学校兼职教授情况,沙祖康校友是1970年外语系毕业,服务于外交部,他先后被委任为伦敦、纽约、新德里、日内瓦等外交机构以及外交部机构任副司长、司长等职务,历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参赞,近来被委任为联合国副秘书长,从事外交生涯达40年之久,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再者介绍了在天津营商的杜厦校友,杜厦事业有成曾捐献三千万元兴建仙林新校区的“杜厦图书馆”。还有校友闵恩泽荣获国家主席胡锦涛颁发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闵恩泽校友于1946年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尔后留学美国,1951年荣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被委任为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他对中国石油化工有杰出贡献。另者,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研究所所长李林研究员对生化细胞有特殊贡献。南大商学院国际贸易系梁琦教授,她对国际贸易研究也有突出贡献。另一位校友宗兴当选为美国杜克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校董。其他还有原校长蒋树声教授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家正校友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骏校长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副校长程崇庆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更为突出有校友杨洁篪获委任外交部长,陈德铭被委任为商务部部长等等。以上所述仅是一小部分,难以尽述。社会在进步,国家在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确实需要更多的杰出人才,望母校再接再厉为国家培养更多尖端杰出人才,对人类作出应有之贡献。
(本文原载于2008年6月29日菲律宾《世界日报》,作者郑泗湖,又名郑世南,1955年毕业于南大历史系,上世纪七十年代移居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