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第三届校董会第四次会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7-08浏览次数:1282


惠教泽学 造福桑梓
我校召开第三届校董会第四次会议
杜厦校友捐款500万元设立“杜厦教育奖励基金”
宣传部

    5月18日上午,我校召开第三届校董会第四次会议。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校董会名誉董事长陈焕友,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校董会名誉董事杨卫泽,瑞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誉主席、校董会名誉董事长潘中来,天津家世界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校董会名誉董事长杜厦,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校董郭广银,我校校长、校董会董事长陈骏,党委书记、校董会副董事长洪银兴等近70位校董会成员及其代表出席会议。常务副校长、校董会秘书长施建军主持会议。
    会上,洪银兴书记致欢迎辞,向出席会议的校董及其代表介绍了我校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陈骏校长向出席会议的10位新校董颁发聘书,并作《南京大学第三届校董会工作报告》。施建军常务副校长作《二○○七年度南京大学捐赠收支情况报告》。党委常委、副校长薛海林向大家介绍了学校仙林校区规划和建设情况。校董会名誉董事长陈焕友、潘中来、杜厦和名誉董事杨卫泽分别表达了对南大近年来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对学校106周年校庆的祝贺以及对未来发展一如既往支持的决心。陈焕友名誉董事长在讲话中还就南大的校风谈了自己的感想(后附)。校董及其代表踊跃发言,积极审议了校领导们的报告,并对我校仙林校区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本次会议中,校董会名誉董事长杜厦与陈骏校长签署了一项500万元的“杜厦教育奖励基金”捐赠协议,用于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奖励和贫困学生的资助。杜厦校友曾在得知我校建仙林校区时,毅然拿出3000万捐助学校建设国际化校区“杜厦图书馆”。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他是南大校友中对母校捐资最多的个人。
    校董会名誉董事长陈焕友和洪银兴书记共同为我校“二○○七年度捐赠铜牌”揭牌。
    洪银兴书记最后表示,感谢各位校董、代表对学校工作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他特别提到,陈焕友老书记把南大评价为“诚”与“实”让人非常感动,洪书记说学校一定会更努力加大科技创新、国际关系的研究以及增进两岸学术的交流,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会开始前,全体参会校董、代表们为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起立默哀,以表无尽哀思。

在南京大学第三届校董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校董会名誉董事长、原江苏省委书记  陈焕友

各位校董、各位来宾、同志们:
    南京大学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百年名校。一百多年来,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为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江苏高校的排头兵,长期以来,南京大学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积极投身于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出江苏省和南京大学同发展、共繁荣的良性互动局面。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含着南京大学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科研学术成果的支撑。在南大第一届校董会成立时,我就担任名誉董事长,作为校董会的一员,我深切地感受到南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社会各界对南大的关注和厚爱,我为江苏拥有南大这样的知名学府感到由衷的高兴。
    今天在这里我想就南大的校风谈一点感想。我总的感觉是南大多年来,至少在我和南大四、五任校长、书记直接接触打交道的20多年里,南大上上下下从领导干部到教师学生都始终保持着一种好的风气,一个是“诚”,一个是“实”。所谓“诚”,是我感到南大对人对事的评论、处理比较客观、比较公正,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看风行事,不急功近利,说真话、说实话。所谓“实“,是我感到南大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做事认真、踏实、实在,对认准的目标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进而取得实效。这里我略举几例。
    第一个例子是大家都知道的胡福明同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在这里想特别指出的是,这篇文章在当时的社会氛围里由南大人写出来,这件事本身就是南大讲“诚”讲“实”的学校风气的集中体现。
    第二个例子,是南大组织撰写和出版《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一事。这套被誉为“迄今国内最大的跨世纪文化建设工程”的“丛书”,荣获国家图书出版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毛泽东同志早在70多年前的1938年就提出“对孔夫子到孙中山要给予总结”的设想,但经过近五十年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由南大当时已八十高龄的老校长匡亚明同志付诸实施。对此《丛书》的编纂,虽然当时我们省委是全力支持的,但如果不是匡老的积极倡导并亲自担任主编,主动向我们省委求助,我们有力也使不上呀!所以,前段时间,南大党委、校长授予我“丛书特别贡献奖”时,我就想《丛书》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匡老,同时归功于参与组织、编撰、出版工作的专家学者,也要归功于南大几任党委和校长们的全力支持,这种20多年为了一个目标默默无闻为中华民族做好事、做实事,不急功近利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同样性质的一件事,就是闵乃本院士率领团队埋头于介电体超晶格的研究,一干就是十九年,最后获得了已空缺了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南京大学也由此成为自2000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独立获此殊荣的第一所高校。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在1995年到1996年我们省委和南大经过一两年的反复酝酿到1997年初我们省委和南大共同合作开设了“江苏发展高层论坛”。“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24期,先后4任省委书记始终“前赴后继”地都认可并参加论坛。参加论坛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论坛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江苏省内的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也有企业家和省、市领导干部参加,便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还可争辩,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提高我们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如果没有南大多年来默默无闻为论坛顺利召开所作的各项具体工作,特别是十多年来洪银兴等校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和亲身参与,论坛也不一定能有现在这样的活力和影响力。最近,安徽省政府主办的《决策》杂志专门采访我,他们认为一个“论坛”能坚持十几年,按制度开了24次会议从不间断,真不容易,他们表扬我,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但我说,除了其他原因外,这个论坛能坚持下去主要是和南大的校风有关。南大对人对事看法和处理比较公正,比较客观,比较实事求是。如果他们不讲真话、实话,经常看风行事,那大家参加几次就不来了,论坛就办不下去了。
    希望南大继续发扬以“诚”为本,以“实”为先的作风,放眼世界,找出与国内顶尖大学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大学的差距,奋起直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在江苏的大地上,应该有世界一流大学,从而为江苏,也是为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更好地提供人才、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撑和推进。我们寄厚望于南京大学,衷心祝愿南京大学早日建成江苏大地上的世界一流大学!
  2008年5月18日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