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潜心微生物 半世耕耘在讲坛
——记微生物学家李季伦院士
崔艳蓉
李季伦(1925-),河北乐亭人,中央大学生物系校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知名微生物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微生物学报》和《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主编、清华大学和郑州大学兼职教授等。曾获农业部优秀教师奖(1984年)、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86年)、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北京市劳动模范(1988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0年)和“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1990年)等荣誉称号。
流年岁月,颠沛流离
李季伦的童年无忧无虑,受孟昭英先生的影响从小立志做一名科学家。然而,祖国命运跌宕沉浮,李季伦先生的前半生也颠沛流离,求知之旅坎坷崎岖。
中学时,北平和家乡沦为日本沦陷区,亡国之恨、爱国之情在少年李季伦心中生根。他在美国教会办的昌黎汇文中学读书,生活有序而平静,生物学课上讲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和遗传定律,使他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年学校被日本接管,他被迫转到北平志成中学。因不愿做亡国奴,次年趁 “太平洋战争胜利一周年庆祝大会”之际,他和同学逃离北平,中转洛阳,最终抵达重庆。半年多的逃亡生活,经历过跋涉的艰辛,感受过敌人搜捕和追杀的恐惧,尝过忍饥挨饿之苦,体验过身无分文甚至受骗的酸楚,然而,沿途同胞遭受的天灾人祸,更是触目惊心。祖国的深重灾难,他感同身受,当他登上秦岭高峰,看见苍松翠柏的壮美景观时,心中洋溢的是对苦难祖国由衷的热爱之情!
1943年7月,他考入中央大学生物系。入校不久,因患伤寒而休学一年。虽然学校条件很差,但在这里李季伦先生孜孜求知、倍感充实。很多基础课老师都是著名教授,如苔藓植物学专家陈邦_教授、无脊椎动物学专家陈义教授等。1946年于北大借读并结识了殷宏章教授(讲植物生理课)、吴素萱教授(讲植物解剖学)。后来他回南京中央大学上课,结识了沈其益教授(主讲植物生理学和真菌学)、耿以礼教授(主讲植物分类学)、段续川教授(主讲植物形态学)、王希成教授(主讲动物胚胎学)、欧阳翥教授(主讲神经学)和秉志教授(主讲进化论)等著名学者。大师们渊博的知识、正直不阿的精神,满足了青年李季伦的求知欲,影响着这个青年的精神世界。
1950年他被调至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任助教。大跃进期间,北京农大下放农村办学,他和俞大绂教授等被留校研制赤霉素,取得研究性成果,填补了我国此项空白。1959年他协助俞大绂教授等成立了微生物学专业,从此转入了微生物学领域。十年浩劫中,李季伦被下放到陕北延安地区,得了潜在性克山病;也被列入臭老九行列批斗过;然而他还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开始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喜人成就。积极向上的他在这一阶段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真涵,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体会“是劳动人民养育了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动荡的国内局势,颠沛流离的求知之旅,李季伦对祖国的热爱越来越深,诸多大师的爱国热忱、高风亮节、渊博的学识、严格的科学精神,都影响并激励他在生物领域不断探索。
和平年代,奋发有为
当苦难的中国终于走出罹难的岁月,李先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祖国倾尽全部的才智和心力。
1978年夏,李季伦参加了以卢嘉锡先生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赴美参加第四届国际固氮大会,结识了固氮生物化学研究的权威、美国科学院院士、威斯康辛大学生化系的 R.H.Burris教授;1979年,他启动了我国新疆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和分类的研究;1980年,他受农业部派遣到 Burris实验室从事固氮酶的生化研究。年过半百的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两年内完成了别人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Burris称他是我们国家的“优秀代表”。
1982年回国后,在农业部、自然科学基金和学校的资助下,继续研究固氮酶的催化机制,开展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非豆科作物联合固氮的研究同时还参与了我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和分类的研究。1989年获国家计划委员会资助,在北京农大建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获国家计划委员会等颁发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和“金牛奖”。1993年提出固氮酶可催化双位点放H2的模式;建立了我国玉米固氮螺菌Yu62菌株的基因文库,构建了节约玉米氮肥20%的耐铵固氮基因工程菌株。同时还深入研究了该菌的固氮调控机制。1991-1993年间,受农业部委托,分别主持了“非豆科植物结瘤固氮”和“田力宝基因工程菌肥”的肥效辩论和验证会。
在研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为农牧业生产服务方面,他在1989年受爱尔兰BioCon公司委托研制出高纯度的赤霉素GA3,随后又开发出赤霉素GA4+7 。早在1973年就开始研究牛、羊增重剂-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终于1993年完成中试。此外,他还首先发现了玉米赤霉烯酮也是高等植物的一类天然激素,获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1985年和1994年,李季伦等又分别成功研制出了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高效低毒多醚类抗生素-莫能菌素和马杜霉素,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这两个产品均在国内生产和销售,解除了美国公司对产品的垄断,解决了我国养鸡业中的一大难题。1986年,他完成了克山病病因的研究,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李季伦等从1986年起开始的阿维菌素研制工作,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的连续攻关,完成了从菌种选育到工业化生产及作为农用杀虫剂的研究工作,使阿维菌素在国内实现了产业化。近几年他领导课题组又开展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阿维链霉菌的研究,于200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北京农大建立了“农用微生物发酵工业生产实验基地”,他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后进行了聚β-羟基烷酸(PHA,用于生产生物塑料)和1,3-丙二醇(一种重要化工原料)的发酵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与郑州大学合作开展了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谷氨酸生成谷氨酰胺的研究。在近八十高龄之际,又开始了趋磁螺菌的固氮作用和纳米磁小体生物合成机制,以及深红红螺菌固氮酶的放H2问题等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硕果累累,桃李天下
他始终认为,国家的命运就是个人的命运。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为今天的中国而骄傲;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对自己的政治信仰始终不悔;作为一名中国的科学家,他仍希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固氮酶催化机制的研究中,首次证明了固氮酶催化HD形成是固氮酶的普遍特性,而且是绝对依赖N2的,并提出了固氮酶的双位点放H2模式。在与禾本科作物联合固氮螺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建立了我国固氮螺菌菌株的基因文库,构建了能节约田间氮肥用量20%的耐铵固氮菌株;深入研究了铵对该菌正调节因子NifA活性的调节机制。他与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启动了该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和分类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还研究了趋磁螺菌固氮作用的调节和纳米磁小体生物合成机制,以及深红红螺菌固氮酶催化的放H2等问题。在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研究方面,他先后研制和开发了赤霉素(GA3和GA4+7,植物生长激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肉用牛羊增重剂)、莫能菌素和马杜霉素(防治鸡球虫病)、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动植物杀虫剂)等农牧用微生物发酵产品,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首先发现由禾谷镰刀菌所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也是高等植物的一类天然激素;由胶孢镰刀菌所产生的串珠镰刀菌素是克山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等奖励。
人才培养方面,他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赢得桃李满天下。他编译了三百多万字的高质量教材,如《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生命科学进展》、《细菌的生活》、《真菌概论》等,其中与俞大绂教授合著的《微生物学》在我国微生物学界影响甚大,第二版获198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他曾讲授过本科生的《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发酵微生物学》、《真菌学》、《专业英语阅读》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微生物代谢调控》。1982年以来,李季伦共培养研究生60多名,其中博士生的28名,目前还有在读博士生6名。他对学生严而不厉,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虽已是耄耋老人,仍坚持言传身教,经常和学生一起试验而通宵不寐。他为人正直、豁达,常和学生探讨人生哲学,启发学生思索人生的价值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爱国情操、敬业精神和为人治学之道。
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一生走过的路崎岖不平,有时在平坦大路上前进;有时陷入低谷徘徊无所适从;有时涌向巅峰瞻望美好前景。虽然在我一生中曾遭受过种种挫折和磨难,但一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尽管成就不大,倒也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