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
郭丹
第一次进南大校园是两年前的夏天。按图索骥,寻到天津路校门,然后向保安问询文科楼的位置。对方回答很是热情,于是顿生好感。一路经过早已听闻的北大楼,驻足观望了一番,爬山虎掩映下的旧式建筑,果然气势不凡。运动场倒是规规矩矩,有军训的学生在酷暑下操练,严谨风气一目了然。到文科楼办完正事后特地游览了校园,最大的感受是,南大像一个植物园。试想,在这样的“植物园”里求学,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后来我如愿以偿,成为“植物园”的一名常客。
甚至可以说,南大校园里草木繁多是吸引我来此求学的一个很大的原因。窃以为,一所好大学,名师大家固然重要,花草树木也不可少。记得当初在网络上搜寻关于它的信息时就被校园植物资源网的介绍迷住了。我惊讶于其品种的丰富,惊讶于一所大学竟然可以给它的植物开出专门的网页。那完全是植物园的级别!我热爱植物,那是这个物欲社会里接近自然的最佳渠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理应拥有众多古木,一所“植物园”式的大学想必能为鼎盛人文提供生长的土壤。晨读也好,休憩也罢,在鸟语花香间打点校园生活势必会增添一份恬适和幽闲。
说来惭愧,在南大这两年,我甚少于树荫下苦读,只是偶尔翻看几页闲书罢了。但即便这样,我已然感受到它的妙处。很多个夏天的傍晚,我散步到大礼堂东北面的某处长椅上度过一段时光。在大树的荫庇之下,白天的酷热退去,只余微风拂面,岁月静好。脚下是青草地,仰首是葱翠的树荫以及远处青白色的长天。此情此景,静思或者阅读都成为一种享受。惟愿辰光静止,此刻长存。
有同学喜欢花卉,有空就拿起她的数码相机去校园中转悠。据说收获颇丰,还时常把照片发到博客里供看客赏玩。独乐不如众乐。我也曾把校园里的花花草草定格下来存进电脑里,后来有人看到照片,觉得那花草甚美,不相信是在校园摄得。为此我有骄傲,不因摄影技艺,全因自己身处这般似锦繁花之中。应该说南大是四季常绿的,但绿中也有点缀,多种花卉随季节变迁更替绽放笑靥。春天当然是姹紫嫣红,就连寒冬校园里也不乏花香。有一次,我在报纸上读到东大楼前有一株腊梅开得正盛的爆料,很生兴趣,于是课间便欣然踏寻。可惜花已落尽,心里虽然怨怪编辑的效率,但那种情愫却是真真切切。
有一个插曲。前不久一位老师因为工作的安排需要在夜间给我们补课,于是很多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我们围坐在一起,或交流,或恭听。这老师讲课极好,言辞恳切,很受欢迎。有次上课前,一名女生在校内摘得一朵无名小花带来,说是要送老师的。后来碍于矜持作罢。攀摘花木固不可取,而对师长的敬慕却是发自内心。
眼下毕业在即,知道做学生时日无多,于是整天捱在校园里,恨不得把一天当两天过。梧桐依旧苍翠,又会有新人来求学赏景,世间好处理应同享。至于自己,心中已有定论,除却诸多欢喜忧伤,南大于我,一巷一道皆风景,一草一木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