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观风云探乾坤
——记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徐士进教授
徐士进,男,1952年4月生,1986年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导。主要科研方向为地球信息技术、地质过程的示踪与模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攻关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译)作4本。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等奖,江苏省教学一等奖和国家教学二等奖。现任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中心主任;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学术委员副主任;江苏省地质协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2004年,他主持的《地球科学概论》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下乡插队,就把田种好;做学生,就把知识学好;当老师,就把课上好;承担课题,就把这个课题做出一个好的结果。当人生的风雨在别人眼里只是一种痛苦与怨忿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徐士进却在淡泊与平和中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段航程。
今年,当第三届全国教学名师的荣誉不期而至,这位国家级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仍像往常一样奔忙于学生、同事、项目的各种事务之间。对于因电话、来访而不得不多次中断的采访,徐士进教授总是笑着表示无奈而抱歉。
随着杯中的茶水再次被续满,徐士进教授宁静的目光中多了份深邃与恬淡。
教学上的勇者
“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徐士进对教师职业的思考始于他留校任教的那一刻起。他希望他的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给学生们一个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去读书、去思考,而不是让他们去死记现成的结果,这一直成为徐士进在三尺讲台上的不懈追求。
地质学入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喜欢学习,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科学思想的诞生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徐士进的这个愿望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90年代中期,国内大多数地质专业的授课教材内容陈旧,纸张泛黄,所有插图都是黑白的,难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关注国外动态的徐士进发现国外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图幅设计巧妙,印刷制作精美,深感有义务为中国的地质学入门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编写一部高水平的教材。
徐士进坦言,他喜欢挑战,喜欢创新,喜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早在读大学时,由于对数学的喜爱,他除了苦读本专业的书籍外,还旁听了大量数、理、化的课程;当计算机开始方兴未艾时,他又琢磨起计算机的用途,并在自己的科研中尝试计算机模型研究。这时,徐士进灵机一动:计算机是个很好的工具,为什么不能用到教学中来呢?1995年起,当一般人对计算机的了解仅停留在对幻灯片的观赏时,徐士进却开始了多媒体教材的探索和研究。他从有限的科研经费中抽出一部分作为开发费用,添置了电脑,购买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平时留心复印下来的好书、好资料这时也全部派上了用场。最终形成了包含7张光盘、上万个页面、30余万字、3千余幅图片、300多个动画的新型电子教材。那一年间,徐士进课题组的实验室从未在夜里12点之前熄过灯。那个春节,徐士进饭后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1999年,凝聚了徐士进无数心血的《地球科学——多媒体电子教材》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科院院士殷鸿福、李吉钧为组长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多媒体电子教材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并推荐“作为各类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教材”。这套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电子教材更被评价为“21世纪第一部电子教材”,先后荣获首届国家电子出版物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特等奖奖励。而徐士进教授领导的教学团队更由于“地球科学课程创新建设”而获得了2001年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荣誉,目前已被100余所高等院校使用。
学术上的仁者
“一个好的学术带头人,应该是把大家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共同去做并做成一件事。”徐士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国家级大项目的组织中,还是在带领课题组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他都以自己的正直、敬业、宽容与无私,以淡泊名利的仁者风范,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项目建设的征途中开辟出一条风景摇曳的康庄大道。
在《地球科学概论》出版之后,徐士进在地球科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之路上收获连连:2001年,徐士进主持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项目列入教育部“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为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士进良好的学科背景、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对博物馆学独到而创新的见解,让他出任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的专家组组长,并先后主持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研究和二期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投资2千多万、近30所全国知名高校共同参与的大项目,参与专家之多、意见之众、水平之高是不言而喻的。让众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单位、不同风格的专家们如期高质地完成这项系统工程,徐士进指挥“战役”的唯一秘诀就是:“一切以项目出发,以诚相见,尊重大家,我为人人”,正是以这种大公无私、宽容平等的人格魅力,徐士进将校内海家家、骨干凝聚在一起,以系列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由于在数字博物馆领域的出色成绩与口碑,2006年,徐士进正式受聘为国家科技平台“中国数字科技馆”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负责该项目的总体设计与规划。这是一个由中国科协、中科院、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大项目,参与单位达90家,既有专家成员,又有具体承担项目的技术骨干;既包括学科领域专家,又包括信息技术和博物馆学专家。徐士进的头绪更多了:项目的排布、技术方案的拟定、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的认可、资源建设单位的落实、项目的审核与验收,专业人员的协调与管理……面对如此庞大的体系与肩负的重任,徐士进虽然一无职、二无权、三无钱,但他坚持原则、敢说实干的作风征服了每一位与他有过接触的项目人员。
作为本学科的带头人,徐士进心系青年教师,为他们积极搭建舞台,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现为地科系讲师的董少春在读研时,觉得网络技术在地学中的运用这个选题很有意思,想以“网络支撑环境的建构与实现”为论文选题,这一想法得到了徐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不久,北京召开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全国研讨会,IBM、SUN等业界知名大公司都会在大会上作经验推广,这对董少春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当时经费紧张的条件下,徐士进仍然资助她和合作者作为惟一的学生代表去北京参会,使她们在开拓视野的同时对论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梳理。回校后,徐士进又耳提面命,归纳了多年来学生常犯的错误及远程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使她的论文写得非常顺利。2001年,董少春提前一年硕士毕业,并被徐老师慧眼识才,力排众议留在了系里做老师,理由就是他认准小董是个坐得住、静下心来做基础研究工作的人。
学科点要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徐士进深明此理。当年在白手起家创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过程中,为引进青年才俊,徐士进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经过七年的苦心努力,徐士进身边凝聚起一支科研背景不同、充满朝气的人才梯队,每一位都在这个富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中为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他应该起到的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已得到地学同行和高教专家的充分肯定。现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在徐士进的努力下已经成功地有了硕士点、博士点,而他本人也在“多栖”发展中收获了辛勤耕耘后的喜悦: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攻关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译)作4本,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地球科学概论”、”地球化学动力学”、“地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课程及远程网络教学研究中屡有建树。
生活中的智者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工作中,徐士进的博闻强记、引经据典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喜爱阅读在几十年的沉淀中已升华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这一习惯也是他对当今广大青年师生的殷切呼唤。
读书的习惯来缘于徐士进良好而严格的家教。他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喜文弄墨的父母与家人给了他耳濡目染的便利,家中藏书丰富,且多是唐诗宋词、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文史书籍,严格的家训加之宽松的教育,让小小年纪的他就在“开卷有益”的阅读中自由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大学期间,徐士进的理想非常明确,他希望自己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被别人尊重的人,能写一本留传后世的书。那时候,徐士进天天除了食堂、图书馆就是宿舍,三点一线的刻板生活让他收获了博学。
毕业后,徐士进分配在一个地质队工作,那时国家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到第一线劳动两年才能考研究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徐士进8小时内干好技术员的本职工作,8小时外复习备考。1980年金秋,徐士进如愿以偿地考回南大。
徐士进喜爱读书,不过不是读死书。他有个习惯,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在目录里挑出两章看,一章是自己最熟悉的,一章是最不熟悉的。最不熟悉的那章是看看自己能不能很快消化,最熟悉的那章则是挑毛病。他觉得读书要越看越薄,一本书看完了,可以用一张纸把这本书概述出来,这样才能消化书中真正的精华。徐士进还喜欢找有学问的人聊天,他感觉这样获取知识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与有学问的人聊天是一个相互撞击、相互刺激的过程,会迸发出许多新想法。
对徐士进而言,理想中的生活应该是工作和兴趣爱好能相吻合一些,这样人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读一些自己想读的书,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尽管千头万绪的工作占去了徐士进几乎一半的时间,他每天仍要留出至少两个小时看书。在他看来,看书已是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享受。今年暑假,他象往年一样带着学生赴川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并放弃了学校组织的赴国外考察的机会,埋头整理自己以往的《地球科学概论》的大纲。15个专题现已经整理过半,每一个专题都有几十张PPT,整理后的PPT无论是文字、排版还是图片的选择、动画的制作都更加精美耐看,富于视觉冲击力。他告诉记者,做这些的全部目的只为了一个心愿——撰写一部《地球科学概论》新教材!在新教材里,他将对以前不够完美的文字作进一步润色,对以前没有涉及的海洋、大气、全球变化等全局问题加以补充。他要重新挑战自己,让同学们在了解地球的同时关注地球、与地球和谐发展,使社会可持续发展。他要让自己的这本新教材内行看了觉得有深度,外行看了觉得有兴趣、有启发。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再次让徐士进的智慧之舟有了新的航向。
(罗静)